藏传佛教造像的几种风格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lcimerq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达·久美林巴(1721~1798)是藏传佛教宁玛巴著名学者、佛学家和文物鉴赏家。此文译自久美林巴文集第四章《宝石鉴定》第三节《造像鉴定的渊源分类及特点考略》,系作者云游西藏各地寺庙和观察佛教文物的基础上,依据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撰写而成,对今天佛像鉴别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汉地造像 汉地造像分为旧期汉地造像和新期汉地造像。旧期造像出现在唐代,其材质为紫色合金,像体造型肌肤丰满,鼻梁扁平,嘴唇凸出,四方脸,眼睛细长,衣褶纹饰清晰,手掌短窄,手指凸现;新期造像为大明王朝时的造型,造像材质多用青铜,也用少量黄铜,以这种材质制作的佛像被称为本尊像和法事像,本尊造像体态精美,打磨上光工艺精细,法衣褶皱纹饰美,四方脸庞棱角稍微分明,目细长,莲座上下莲瓣对称美,连珠纹间距稀疏匀称,有些造像无连珠纹饰,造像正背面涂抹的热镀金质厚发亮,装藏底盖的十字相交杵上施有釉料或朱砂颜料。有些著名的本尊像底部刻有金刚十字相交杵纹饰,此类造像像体粗糙,材质多为黄铜。闻名的法事像无其他装藏物,只是以绸缎等布料替代装藏。
  大魏平和三年款合金弥勒佛坐像
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像
其他文献
LEXUS雷克萨斯诚意开启东方美学和工匠精神特展  近日, LEXUS雷克萨斯携手《周末画报》,在北京三里屯红馆正式启动“天工开物·匠心传承”东方美学和工匠精神特展。本次展览由日本著名建筑师青山周平参与设计,并力邀多位日本“国宝级”工艺美术大师亲临现场,以传世技艺呈现东方美学的独特神韵。以“匠心”为品牌信仰,LEXUS雷克萨斯希望借由这场东方传统工艺与现代时尚生活方式的跨时空对话,与公众分享“匠心
每年七八月间,在西藏、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等地的山林地带,不少植物时常被动物啃食得残缺不全,唯独有一种植物却丝毫无损。这种植物茎间疏生着反曲的短柔毛,叶片形状似伏毛铁棒锤,叶子稠密,一串紫色的花长在主干顶端。若挖出它的根,你能发现黑褐色的一个或两个纺锤状圆柱形的根,这种植物就是传说中的“铁棒锤”。  说起“铁棒锤”可能很多人都不认识,但是武侠小说里说的“断肠草”,应该无人不知吧!断肠草不是一种植物
截至目前,国家已累计投入资金40多亿元,在西藏实施了总装机容量达到近200兆瓦的光伏项目,直接或间接解决了无电或缺电地区60万以上人口的用电难题。  西藏的太阳能资源居全国首位,也是世界上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全区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辐射年均达6000-8000兆焦耳/平方米,超过同纬度平原地区一倍左右。数据显示,西藏日照时数也是全国的高值中心,全年平均日照时数在3000小时左右。  据介绍,在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常舒泰等人随十八军进藏;西藏著名学者、画家根敦群培去世。    1952年  “庆祝西藏军区成立美展”在拉萨举办。    1953年  “西藏画展”在拉萨举办。    1954年  安多强巴创作新唐卡画《毛主席派人来》,并在中央美术学院进修。    1955年  罗松西绕被选送到中央民族学院学习。    1956年  “西藏画展”在拉萨举办:安多强巴领衔绘制罗布林卡“达
王必可全军优秀教师,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原昆明陆军学院)教授。学院前身是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第四分校,1949年6月13日组建于江西南昌,陈赓大将为首任校长兼政委,历史上“三迁校址”、“十一易校名”,是建国以来全军参战最多、离战场最近、海拔最高的院校,共走出了近百名共和国将军。王教授在该院从事轻武器射击教学和训练已31年,担任各军兵种、特战队和武警部队狙击手的集训教练,以“好教法”、“好
地处唐蕃古道上的墨竹工卡县的甲玛沟,虽然远没有西藏其他风景名胜旅游区那么响亮的名号,可这里一乡建有两馆(松赞干布纪念馆和甲玛古代兵器博物馆),还保存着一座颇具规模的甲玛万户府的遗址,这在西藏乡镇中是极少有的。  吐蕃王朝建立前后,甲玛地方一度是西藏高原政治活动的中心,一部辉煌的吐蕃历史可以说就是从这里开始发端,这里见证了一个伟大王朝的兴起。而甲玛乡的两个博物馆,则是甲玛历史的见证。  松赞干布纪念
天神之子降生人间,赛马称王,降妖伏魔,救护生灵,安定三界。其间大小数百战,岭国山下,战旗飞舞,刀枪并举,马嘶人喊,激越慷慨。在生生死死的战火中,有壮士悲歌,也有儿女隋长,一场场气吞山河的神魔大战,宛如一幕幕雄浑壮阔的历史剧和充满奇异想象的神话剧,英雄、美人、圣者、魔王、暴君、奸臣等纷纷登场……在如歌的行板中,在妙音神曲的合奏中,英雄最终功德圆满,完成统一大业,回归天界。  英雄史诗《格萨尔》已在藏
有人把巴松错成为名媛之湖,环绕其四周的则是一个个宛若大家闺秀的村庄。2011年7月及11月,西藏巴松错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景区范围内开展了两次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和人文调查,以积累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人文本底资料,巴松诸湖及周边雪峰、山谷、村庄所蕴含的丰饶多元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必将引发人们对该地更多的探索和关注。  “千回百转始初见,疑似仙境在人间。”巴松错是藏传佛教中的神湖,又名错高湖,藏语意为“三岩
如果春天是一场盛大的表演,那么桃花就是林芝钦定的宠儿。在这样的季节里,2014林芝第十二届桃花文化旅游招商节在声名赫赫的“桃花村”嘎拉村隆重开幕。这里是尼洋河畔一处绝美的赏花秘境,也是体验工布人神秘而原生态生活的最美村庄。穿梭在一丛丛肥而不妖的桃花之下,工布人一边喝酥油茶,一边射起响箭,欢歌笑语的样子俨然是桃花源里安逸生活的写照;登高望林,碧色河水蜿蜒绕村而过,那团团茜色的桃花幻化为粉色云霞,如果
樟木的鸟种跟南亚鸟种有重叠,独特的气候和地貌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这座遥远的山沟就是一座自然博物馆,更是多少人心中魂牵梦萦的胜地。  时间如白马过隙,转眼已经是在西藏工作生活的第八个年头,这些年我是如此充实地拥抱着青藏高原,尽情地享受着人与自然在这片土地和谐地同生共长。在这片净土能遇见那么多美丽的生灵,每一次遇见都是最美好的邂逅,那一个个飞羽瞬间注定是我西藏生活最美的注脚。  成为“鸟人”之前,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