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断肠草”铁棒锤夺命也救命!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g12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七八月间,在西藏、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等地的山林地带,不少植物时常被动物啃食得残缺不全,唯独有一种植物却丝毫无损。这种植物茎间疏生着反曲的短柔毛,叶片形状似伏毛铁棒锤,叶子稠密,一串紫色的花长在主干顶端。若挖出它的根,你能发现黑褐色的一个或两个纺锤状圆柱形的根,这种植物就是传说中的“铁棒锤”。
  说起“铁棒锤”可能很多人都不认识,但是武侠小说里说的“断肠草”,应该无人不知吧!断肠草不是一种植物,是一类有毒植物的总称,例如:大茶药、野八角、红毒茴、北乌头、伏毛铁棒锤……等几十种植物都可以被称为“断肠草”。
  铁棒锤为何又叫“断肠草”?为何牛羊都不吃它?原来是铁棒锤内服有毒,聪明的牛羊都知道啃了它的根茎,容易致命,但神奇的是,此药外用,却疗效非凡,能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腰腿痛、劳伤、毒蛇咬伤等病症,而且疗效立竿见影。因此,在藏区广为流传使用铁棒锤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手关节肿痛,不仅是藏区常见的疾病,在我国其他地区也普遍发生。此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人们,从6周的婴儿到70岁的老人都有可能发病。大部分类风湿患者会出现手关节肿痛,特别是在病情活动期间,类风湿主要累及手足等小关节,以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及腕关节受累最为常见,并且常常是类风湿关节炎最早出现症状的关节。
  藏医学理论认为一切疾病归纳起来可分为寒性病与热性病两大类,治疗时必须根据“寒者温之,热者寒之”的原则。因此,在藏区,传统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受凉引起的疼痛等寒性病时,常用铁棒锤这类热性药材和配方,而且疗效显著。
  其实,早在远古时代,藏族人就已知道“有毒就有药”的道理。这是因为藏胞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因中毒而导致一些病痛的解除,从而认识到植物的性能以及用于治疗的经验,铁棒锤治疗跌打损伤也是藏民族的独特智慧之一。
  今时今日,我们如何才能把藏民族宝贵的智慧结晶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让更多其他地区正遭受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等筋骨疼痛折磨的同胞们受惠呢?如果能把它制成方便携带和使用的外用膏方就最为合适了。
  因此,天然藏药铁棒锤止痛膏应运而生!除了铁棒锤,铁棒锤止痛膏还采用了老鹤草、透骨草等12味天然药材制成,祛风除湿,强效持久止痛。而且,膏方采用了热压工艺,最大限度保留藏药精华。
  贴膏药,简单便捷,但对于部分爱美的人士来说,未必会喜欢,原因是担心撕掉的时候残留有膏药,难以去除,影响美观。不过奇正的这款铁棒锤止痛膏,在传统祖传秘方的工艺熬制基础上,经过现代工业的改良,加入非常贵重的环保型促放基质,穿透力极强,更注重健康。膏药膏质柔软,却不流膏、不洇膏、不渗膏;只要轻轻一拍就可以揭下,重新粘贴,丝毫不受影响。因此,爱美的女性也完全可以放心使用。
  藏医药学是我国传统医药学宝库中的瑰宝,惠泽了一代又一代的藏族同胞。为了传承和宏扬传统藏医药,现代藏药在传统的基础上,将高新技术融入其中,衍生出各种各样符合时下人们使用的产品。但愿传统医药的宝藏能继续被深挖,与现代科学碰撞出更精彩的火花,让更多的人受惠。
其他文献
拉丁学名:Leptopoecile sophiae  形态特征:体小(10厘米)的毛茸茸偏紫色雀莺。顶冠棕色,眉纹白。雄鸟胸及腰紫罗兰色,尾蓝色,眼罩黑色。雌鸟色较淡,上体黄绿,腰部藍色甚少,下体近白。与凤头雀莺的区别为眉纹白,无羽冠,顶冠棕色,外侧尾羽有白边。  生活习性:在中国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及西部。是一种色彩鲜艳的小鸟,叫声甜美,栖于矮小灌丛,夏季于林线以上至海拔4600米,冬季下至海拔2
高高的“甲如薪”树呀,上端的枝叶繁盛,做成立在门巴族房旁的“拉薪”,经幡在飘扬!  高高的“甲如薪”树呀,中部树干齐整粗壮,雕成精美的经书夹板,莲师的真言装在其内!  高高的“甲如薪”树呀,根下部盘根错节,制成最好的“乍布呀”木碗,太阳的光芒被重现!  来自远方的贵客呀,门巴人用这最好木碗倒上最好的美酒,请您一干而尽吧!  在今晚用萨玛酒歌把您唱醉!  ——门巴萨玛酒歌  错那县的勒布沟泛指错那县
时光荏苒,整整5年了,每每重走这条神奇的天路都能获得不同的视觉与感官体验。只因为那变与不变的人、车、风景,带来的难忘记忆和瞬间永恒。    “……您乘坐的这趟列车是由北京西开往拉萨方向去的T27次列车,开车时间是20点09分,中途经过石家庄、太原、兰州、西宁、格尔木、那曲……”伴着广播员甜美的声音,我们的旅行生活开始了。  对于初次乘坐京藏列车的旅客来说,车厢里到处都充满了新鲜感。脚下是崭新的藏红
宁玛是佛教在西藏最早形成的传承系统,且与吐蕃王朝相辅相成,高度重合。之后遂逐渐形成噶当、萨迦、噶举、格鲁等。  吐蕃王朝之后,藏传佛教自此进入了各教派分头并进、各自发展成熟的局面,宁玛也成了佛教在西藏传播时间最久的一个派别。  直到今天,西藏最早修建完成的桑耶寺,以及由鲁梅大师在后弘期之始兴建的敏珠林寺等宁玛巴寺庙,仍将西藏古代佛教艺术瑰宝,沿袭留存到了现在。
谁说我把故乡遗忘  梦中我又常回到故乡  潺潺的迪吉优布河  秀美的加日交街  还有那棵挺拔的古达帕里白杨树  我在嘎萨河里摸小鱼  仁定林卡里我捉迷藏  跟着那爷爷在万佛塔下面  听那蒙古和尚讲的龙王的故事  ——歌词来自米玛次仁  现在,让我们离开枯燥的历史文献,重新将自己置于1945年的江孜老城,那是江孜贸易最红火的时代之一。  我们依据文献,采访口述和当事人的记录,力图通过文字重新再现江孜
2013年4月,中国科学家在海拔6500米的珠穆朗玛峰东绒布冰川垭口成功钻取了3根总长为300米的冰芯,其中一根“透底冰芯”长达142米,是目前为止在珠峰钻取的最长冰芯。  冰川是气候的产物,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比较敏感。冰川不仅是固体水资源,也是气候变化的一个监测器。我国有46000多条冰川,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的冰川,是恒河、印度河、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长江、黄河的源头,是众多江
时间 5天  难度描述 这条徒步路线只需翻越一座海拔约5000的垭口,但整体海拔较高,所以需在拉萨做好充分适应。徒步路线比较清晰,基本都有小路,只在快到垭口之时,有一些分岔路不好分辨,上下垭口为碎石路,小心滑坠。路线中有几次要涉溪而过,水流有点急,溪中的石头湿滑又不稳定,涉水之时要小心。  路线地形 从甲玛乡的农耕区开始,沿小溪甲玛雄曲往上溯,海拔上升,依次经过高原灌木丛、高山草地,直到最高点垭口
“邦典”不仅是藏族妇女生活上的装饰,也是藏族女孩进入成熟的标志。藏式围裙“邦典”的织造技艺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山南地区贡嘎县沿拉(萨)—泽(当)公路出发,在距离县城17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小镇名叫姐德秀。  坐落在雅鲁藏布江南岸的姐德秀,是西藏历史上煊赫一时的古代八大名镇之一,一直以来享有“邦典之乡”的美誉。在这个面积不算大的小镇里,仿佛空气中都飘荡着家家户户编织邦典的声音
米什,居住在西藏察隅地区的人,过去曾被称为“米什米什人”,也就是“不开化的人”。人是西藏人口最少并在西藏和平解放后被国家列为一个特别的族群,称为人,他们在身份证的“民族”这一栏,填写的是“其他”。  人从前生活在喜马拉雅山与横断山过渡地带的藏东南高山峡谷地区,陆续搬下来也就40—50年时间。在西藏民主改革以后,当地政府动员人下山,围绕在喜马拉雅山脉以东,横断山脉西部,以察隅地区为主的平均海拔100
LEXUS雷克萨斯诚意开启东方美学和工匠精神特展  近日, LEXUS雷克萨斯携手《周末画报》,在北京三里屯红馆正式启动“天工开物·匠心传承”东方美学和工匠精神特展。本次展览由日本著名建筑师青山周平参与设计,并力邀多位日本“国宝级”工艺美术大师亲临现场,以传世技艺呈现东方美学的独特神韵。以“匠心”为品牌信仰,LEXUS雷克萨斯希望借由这场东方传统工艺与现代时尚生活方式的跨时空对话,与公众分享“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