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台北市长选举新“三国演义”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eisxh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北市长是2008年台湾地方”领导人”大选的前哨战,台北市的选票相当程度上可以左右大选选情:对蓝军而言,此战是检验马英九路线能否持续的重要指针;对绿营而言,无论胜负这都是2008年选前的重要热身战;而不论何人当选台北市长,多少都有机会问鼎2072年台湾地方“领导人”之位。
  2006年底台北市长的选举,对于台湾朝野主要政党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现状是北蓝南绿,民调显示,若“团结的蓝营”完整成形,则台北市选情如探囊取物,任何—“个初选胜出者,势将会在此次选举中夺标。台北市蓝营国民党方面,从2005年熙熙攘攘争夺至今,各方人马如蒋孝严、蔡正元、叶金川纷纷退选,目前只剩下丁守中与郝龙斌两人角逐党内初选。以2006年5月中旬的民调结果判读,郝龙斌的胜出,如无意外,应当是町以预期的结果。
  
  郝龙斌的人气
  
  5月初的叶金川退选事件,对泛蓝的政治人物而言,是一个不算轻的内伤。
  不论马团队如何严正撇清,马英九青睐叶金川、马市府团队全力辅选,以及马妈妈与马大姐马以南亲自站台助选加持,再加上台北政坛的各种耳语消息,件件都说明了马英九在台面下支持叶金川的事实。只不过叶金川本人在政治判断上的过于单纯,冉加上幕僚群的冒进、错失,使得叶金川在最后关头以一个批郝(龙斌)的负面文宣为导火线,受到基层民意反弹及国民党中央党部告诫,不得不饮恨退出国民党台北市长的党内初选。
  此一退选事件突显出马团队内部协调整合有严重的问题。
  郝龙斌是持续地维持高人气的支持度,但是他在扁“政府”曾经担任“环保署署长”的政治纪最多少受到一部分深蓝民众的质疑,而他的外省籍身份以及父亲郝柏村的政治背景在一部分本省籍或是本土派选民眼中则被视作一种“负债”。
  综观郝龙斌的政治形象以及人气指数。在目前国民党的两名初选候选人当中他显然占据了绝对优势,根据TVBS在5月6日所做的民调显示,郝龙斌的支持度已然高达四成。值得注意的是,郝龙斌在蓝绿两大类选民中,都有一定的支持度。
  另一名候选人丁守中曾是连战的门生,也是前“联勤总司令”温哈熊的乘龙快婿,他的形象清晰,更在选举广告中以一杯白开水自瑜。不过,他的党内人缘以及地方人脉恐怕都不算是强项,而在民间的声望更是无法与郝龙斌相提并论。甚至,在叶金川退选后,他也没有能够有效地接收“反郝挺叶”的选票及桩脚。
  
  “变量”宋楚瑜不容忽视
  
  在泛蓝阵营中真正的重要变量则是亲民党党主席宋楚瑜,一这位曾是2000年以及2004年大选里均获得第二高票的台湾地区领导人候选人,拥有曾经担任过台湾省省长、中国国民党秘书长,以及曾经登陆与胡锦涛等重要国家领导人共商两岸大计的政治光环与背景。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宋楚瑜虽然没有正式宣布参选台北市长,但他低调勤跑基层,俨然一个不可忽视的竞争者。
  要分析宋楚瑜是否参选到底,有下列几个因素必须考虑:
  就泛蓝内部而言,马英九对宋楚瑜的态度,或者说国民党对亲民党的态度是否“够礼让”、“够包容”、“够友善”?也就是说,马英九为了未来泛蓝更重要的“立委”选举,与2008夺回台湾执政大位的布局,是否够有智能、胸襟与气度,愿将台北市长宝座拱手让给宋楚瑜——以权力分享的“行动”来真正展现他身为泛蓝共主“礼让”、“包容”、“友善”的决心,这都会影响宋楚瑜最后山马的决心。但是,从马英九到日前为止的公开言论及动作来研判,要马英九放下泛蓝共主的身段去与宋楚瑜主动协调,在宋的民调数字尚未成长到一定程度之前,这种可能性恐怕不大。
  其次,就宋楚瑜个人政治生涯来考虑,参选台北市长是宋为自己在2008大选之前白创政治舞台、提升政治行情的一步好棋,也是给马英九这个政坛后生晚辈的一记回马枪。
  其三,就亲民党目前略显低迷的政党声势而言,宋楚瑜本人出马参选市长,自有母鸡带小鸡的造势功能。虽然国亲两党已经就台北市“议员”提名总量管制达成默契,宋依然会从政党自身利益着想,追求亲民党在台北市“议会”席次的极火化。
  第四,如若选前泛蓝协调市长参选人选不成,形成了郝龙斌代表国民党参选,谢长廷代表民进党参选,那么宋楚瑜就可能会重演当年陈水扁、赵少康、黄大洲的“三国鼎立”局势。此一局势一则可以让宋楚瑜掌握关键筹码与国民党谈判,再则也有可能险中求胜、夹缝求生。
  据笔者所悉,宋营在叶金川退选之后,全力抢攻叶金川桩脚,其支持者也得到部分正面响应,再加上过去两个多月宋楚瑜低调地扫遍台北市400多个里长,就台北市的各项基层建设问题实地作了调查研究。在这第一波的访问中,宋曾经饱受冷嘲热讽,但是他以招牌的诚恳积极作风化解了不少阻力,支持度由去年的不到10%,现在已经缓步爬升到两位数。按照宋阵营内部的自我评估,如果宋可以得到20%以上的支持度,并且逐步逼近30%的关卡,则选情仍大有可为。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不可忽视的是宋楚瑜的潜在政治动能尚未进发出来。况且,他的政治魅力与面对群众的选举技巧更是台湾政界中的顶尖高手。换言之,在选情紧绷的时候,台北市自主性甚高的蓝色选民与中问选民,是否会“一千命令、一个动作”地追随马英九所推荐的人选“弃宋保郝”?这不无疑问。
  
  谢长廷还在思量
  
  紧密牵连着郝龙斌、宋楚瑜选情的,就是绿营的谢长廷会否代表民进党参选台北市长一役。谢长廷在5月中旬公开表示陈菊受到“泰劳案”牵连可能败选,而他也只愿意接受“南叶菊兰、北谢长廷”的组合安排。在陈菊不退、谢系人马管碧玲又未有把握胜出的状况下,“北谢南叶”的棋局,恐怕只是海市蜃楼。
  如果先不谈高雄市长人选的组合,就谢长廷个人而言,参选台北市长是维持他个人政治热度与媒体曝光度,以及谢系人马组织动员能量的关键步骤。
  其次,谢长廷必须要考虑民进党内2008竞争大位的问题,“扁长情结”由来已久,一个民意支持度只有个位数字的陈水扁,是否会成为谢长廷东山再起的“挡路石”,有待观察。
  再次,谢长廷接下来要考虑的是如果蓝营分裂,他也不是没有低空飞过当选台北市长的可能性。就算落败,谢长廷为民进党在台北市长选战中奋力一搏,甚至为民进党台北市“议员”守住半壁江山,那他在民进党选民眼中依然是一号英雄人物,依然可以重演当年阿扁“落选市长参选总统”的戏码,仍会是民进党内极少数可以和马英九分庭抗礼的领导者。
  谢长廷日前所等待的是“黄袍加身”以及党内各派系的拱手输诚,而在这么一个“万绿拥戴”的氛围下,谢长廷何乐不为!谢长廷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反而会在“机关算尽”的万“绿”丛中脱颖而出。
  
  泛蓝人选的协调
  
  综合研判,2006年台北市长选战棋局,如果谢长廷最后接受民进党中央征召参选,势必形成“谢、郝、宋”三强鼎立之局,并可能出现下面两种局面
  第一,如果澍长廷能够成功地切割他本人与陈水扁“执政集团”之间的关联,在台北市,绿营的基本盘应该在30%上下。如果宋楚瑜民调能够攀升至20%以上,那么这一场赛局就会㈩现类似1994年陈水扁、赵少康、黄人洲最终因泛蓝分家导致“扁翁得利”的局面。
  第二,如果宋楚瑜的支持度无法突破10%,冉加上蓝色选民的自动弃保效应,这场选战就会变成1998年陈水扁、马英九、王建碹的局面,最后仍由马英九胜出。
  台湾地区报载,谢长廷对高雄市长选举仍维持一贯基调,支持叶菊兰,他表示,民进党要止跌回升,高雄市一定要赢,稳住高雄,再来谈进取台北;谢长廷说,届时如果初选结果是谢系立委管碧玲出线,他也会劝退管,让管碧玲和叶菊兰再协调,“这是最后一个机会”。
  同理,郝龙斌或丁守中胜出后,也只是代表国民党。此乃党内事务,不代表泛蓝,国亲仍须协调出唯一人选。
  总之,台北市长一役与其说是“蓝绿对决”,不如说是要看“马英九自觉”,马应跳脱法律人性格来搞政治——政治重协调重分配,是高度的“权力分享的艺术”。让亲民党让宋楚瑜,甚而未来还得让五金平“分享、参与”,这才是真正泛蓝团结的黏合剂啊!换言之,2006台北市长宝座还不是泛蓝阵营的囊中物,稍一不慎,就会大意失荆州的。
  
  (作者为台北大学教授)
其他文献
作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第一家实行员工持股改革的银行,建设银行的改革是按照中国金融业股份制改革的设计路径在走,是走在前面的尝试者。  下半年即将“回归”A股市场的中国建设银行,2007年7月6日夜间在香港交易所发布公告,称建行董事会将依据有关法规和公司章程,实施股东大会在2005年8月即已通过的《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员工股权激励方案》。  其所称的第一期激励方案内容为:符合资格的约2万名员工将自
民调显示,工党在支持率方面相对于自由党的领先优势不断下降,从9月的18%下降到10月的12%,11月初又降为6%,可见霍华德的选战策略初告成功。但这一次他要战胜“中国通”陆克文,胜数却并不高。    在总理3年一任制、连任届数无限的澳大利亚,现任总理霍华德已经连任了4届11年。面对来自党内外要求他退休的巨大压力,68岁的霍华德仍然坚持由他自己而不是财长卡斯特洛率领自由党去争取“五连任”。  为了摆
对于目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内地经济专家们颇有分歧,这毫不奇怪,因为经济专家看经济形势通常十个人就有十个意见。但按照经济学的经典定义,通货膨胀是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一次性或短期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个别商品或某个行业商品价格的上升都不是通货膨胀。  现在的情况是,一些商品价格上升非常突出,除了少数商品和水电等政府不让涨的商品,一般商品基本都在涨价。除了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明显上涨外,今年上半年生产资
现在已经不适合仅仅用土地问题来概括农民问题,而所有的问题包括土地问题归结为一点,是农民的权利问题。在这个社会的任何一个角落,只要农民的权利在制度安排上还有缺失疏漏,农民的权利还得不到平等体现,就必然有农民问题。     从收入结构看,土地在农民生活中的位置正在下降。在近两年的农民收入增量中,一半以上来自非农收入。大致可以说,农民生活的提升,今后将越来越不倚重于土地了。但是,我们还看到,现在农村中的
读写联动,即教师通过文章之载体,出发于文章内容,将教学设计与之相关的“读”与“写”的训练相结合,引导学生从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三维一体角度,通过对文本的研习,实施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课堂读写联动,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因此读写联动是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  下面笔者以法布尔的《蝉》课例研究为例,谈谈如何通过构建读写联动课堂来培养高职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在种种不利和不顺因素下,共和党角逐白宫的局势始终无法明朗。    布什政府目前四面楚歌,在最新一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辩论中,居然所有问鼎白宫的“本党同志”,都异口同声地讨伐布什总统的伊拉克政策。但是华盛顿要发生军事政变,基本属于好莱坞的炒作范畴(1960年代有过描述美国未遂军事政变的轰动影片《五月的七天》;9·11事件之前华纳电影公司酝酿拍摄另一场华盛顿军事政变的影片),布什总统窝窝囊囊地混完剩下一
澳门之所以能建立起一个和谐的社会,与保留较好的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文化并不一定存在着“殖民”或“被殖民”的问题,或者是所谓的“文化霸权”的问题,重要的在于“好”与“不好”。    “后殖民”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流行的学术符号。而澳门是葡萄牙管治400多年的地区,但无论是回归前还是回归后,澳门学界并没有对“后殖民”的论述,这究竟反映了什么?    澳门的文化底色是中华文化    我们或许可以说,
摘 要 培养文学性文本的读写素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以统编版《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教学为例,从篇章读写实践、学生思维训练、核心素养培育等三个方面探讨了“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学生读写素养落地的教学实施策略。  关键词 文学阅读与写作;单元学习任务;文本读写实施策略  笔者在统编教材的使用实践中,感受到目前一线教师最大的困惑是如何在单篇文本或单元群文教学中落实学生读写综合实践能力。  一
批判性思维是以求真致理为目标、以多元反思为特征、以质疑评判为手段的高阶思维形式, 其终极价值指向是创造力的充分释放和弘扬。美国长期把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教育摆在重要位置,这一点在《美国语文》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它全面体现在该教科书的助读系统、选文内容、练习系统和写作系统的完整序列中。  下面选择表现美国建国理想的第二单元第三课《在弗吉尼亚州大会上的演讲》的教学设计为例,予以具体的聚焦和深度透视。1.助
摘 要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是通向深度阅读的重要路径,在整本书阅读中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在阅读基础阅读、分析阅读、专题研读等不同阅读阶段,运用思维导图推进整本书阅读,能够体现学习主体独特、丰富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阅读思维的系统性,深刻性与独创性。  关键词 思维导图;整本书阅读;平凡的世界;运用  《平凡的世界》这部百万字的鸿篇巨著,围绕着孙家、田家、金家三个家族的生活史,全景式地展现了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