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ie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与城市相比,农村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在学习环境、教学条件、生源状况、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农村考生对高考相关试题的解答不是很适应。本文从分析高考书面表达题(即写作试题)的题型特点出发,针对农村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 农村高中 英语写作教学 存在问题 教学对策
  在高考英语中,书面表达题(即写作试题)因其较高的信度与效度,一直被全国卷及各省市自主命题卷采用,多地试卷赋分在25~30分之间,占了总分的近20%,是占分最大的主观性压轴题。然而,该考试情况却不容乐观,学生在高考书面表达部分,能拿到理想分数的人数不多,农村学生的答题情况更是惨不忍睹。以近几年福建省的高考英语为例,书面表达题的全省平均分仅12分左右(总分25分),零分试卷也不少。鉴于此,笔者拟从高考英语福建卷书面表达试题特点的分析出发,结合近年来的对教学跟踪调研结果的思考,对农村高中书面表达“教”与“学”的现状作一个整理分析,以期为农村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提供帮助。
  一、高考英语福建卷书面表达试题的特点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第八级(高中毕业的基本要求)对写作目标的描述是:“能写出语意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能在写作中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能根据用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或报告。”自2009年起,福建省开始实行新课改后的新高考,纵观这六年的书面表达试题,其总体上遵循“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的命制原则,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开放性。
  这几年的书面表达试题体现了半开放性的特点,即命题者提供给考生一定的材料(图、文或图文结合),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观点进行作文。题型限制中有开放,能较好地考查考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试题再现(2014福建卷):
  第二节 书面表达(满分25分)
  如何理解“成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引语(quotation),按要求用英语写一篇短文。
  “Success is the ability to go from one failure to another with no loss of enthusiasm.” ——Sir Winston Churchill
  内容要求:1.你对该引语的理解;2.你的相关经历;3.恰当的结尾。
  注意:1.短文开头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2.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具体信息;3.词数:120左右。
  The quotation from Winston Churchill tells us that
  本试题要求考生在理解引语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篇关于成功与失败关系的励志短文,留给考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较大,开放性较往年有所增强。
  (二)人文性。
  这主要体现在交际性和真实性上。首先,试题的设计体现了交际性特征,2012卷“假定你是某中学英语报的小记者,……请根据要求写一篇英语短文投稿”,包含了假定的作者(你是小记者)与明确的写作目的(投稿)等书面交际因素。其次,书面表达的话题多为社会热点,贴近考生的生活实际,真实性强。2013卷以漫画的形式讲述“以孩子为中心的三口之家,孩子是皇帝,父母是臣仆”的社会现象,符合考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历,让考生有话可说。
  (三)教育性。
  试题的话题内容有助于培养考生积极的情感、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向上的价值观,具有教育意义。2010卷以Water for life为题,让考生围绕全球水资源缺乏的话题,按照图片提示,对水资源短缺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考生在表述他们看法的过程中,明白了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增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针对试题特点,考生欲获高分,需要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包括分析材料情景,确定内容要点、写作人称、体裁及写作特点,正确使用词汇、句型,巧妙运用连接词,具备社会事件分析能力等。
  二、农村高中英语写作教与学的问题
  (一)学生在书面表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环境、条件、师资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村高中学生在书面表达方面较城里的学生存在更多的“先天不足”,比如词汇量少,语法不过关,对写作规则不熟悉,知识面窄等。
  1.词汇量少。由于农村小学、初中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的短板,农村高中学生拼读能力差,掌握的词汇量少,一般难以达到《课程标准》的3500个左右的要求,因此,学生在书面表达中往往捉襟见肘、词不达意,从而对写作产生畏惧心理。
  2.语法不过关。农村高中学生在词法和句法等方面掌握不扎实,导致在书面表达中,句法结构乱,语法错误多;语法结构过于简单,运用高级句式结构的能力欠缺,表达不地道。
  3.对写作规则不熟悉。由于系统的写作训练不够扎实,学生在书面表达中遗漏要点、行文不连贯、缺乏层次感、书写不规范、卷面不整洁等现象比比皆是。
  4.知识面窄。相对于城市而言,受农村所处环境的限制,加上农村英语教学资源短缺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学生普遍知识面较窄,缺乏思辨性思维,对于开放性试题的应答,常常打不开思路,甚至无所适从。
  (二)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上述学生问题与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对写作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些教师认为写作是高中毕业班的教学任务,因此在高一年级不专门进行写作训练,等到高三才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失去培养写作能力的最佳时机。
  2.读写训练脱节。多读多写、读写结合不仅能提高阅读能力,还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最佳途径。然而,有些教师生硬地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分离,甚至删减教材中相关的写作内容,使写作教学失去应有的依托。   3.忽视写作的过程性指导。在学生的习作过程中,教师少介入、不介入、没指导的现象比较普遍,学生写作后也缺乏来自教师方面有针对性的反馈。
  4.不重视学生知识面的拓展,教学中对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缺失,不利于学生应对开放性试题。
  5.校本教研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农村学校教师间交流合作的意愿普遍不强烈,加上缺少专业引领,难以有效合作开发写作资源,无法突破教学难题。
  三、农村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对策
  (一)立足农村实际,开展写作教学。
  教师首先要加强语言基本功教学,为学生书面表达练就扎实的语言基础。同时,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分工合作编写校本教材,创设农村特色的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信心。
  (二)重视写作基本功的训练。
  写作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知识不断积累内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写作教学要从高一年级抓起,加强基本功训练。
  首先,加强五种基本句型结构的教学:即S V;S V O;S V O O;S V P;S V O C。几乎所有的英语句型都是五种句型的扩展与延伸。因此,要重视这五种句型的教学,并进行扩句训练。
  其次,加强对学生进行一句多译或改写句子的训练。这有助于学生用不同的句型和结构进行思维,避免逐字翻译,与高考书面表达要求考生应用较多的词汇和语法结构是一致的。
  如:他一到达就给了我一封信。
  On arriving,he gave me a letter.The moment he arrived,he gave me a letter.Hardly had he arrived when he gave me a letter.又如:Suddenly I thought out a good idea.A good idea occurred to me.I came up with a good idea.
  再次,利用写作“五步法”,即审题、抓要点、扩词成句、连句成文、查错改错,对学生进行写作模式的训练。指导学生审题,罗列写作要点,使用正确的词汇和语法结构扩词成句,运用连接词连句成文,并对行文查错改错。教师可把一些同类的过渡性词汇进行归纳总结,如:but,however,instead,on the other hand,on the contrary;firstly,last but not the least,what’s more,in conclusion等。
  最后,注意书写和文体格式的规范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三)立足教材,以读促写。
  教科书编写的阅读文章是写作素材的集散地,是语言现象的展示厅,是语法规则的剖析室,是文章体裁的示范本。目前,新课标人教版每一单元的语言材料都围绕一个话题编排,体裁多样,题材丰富,为学生写作提供丰富的语言知识、语言素材和模仿蓝本。因此,教师应立足高中英语课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归纳相关话题的词块、句型,提炼课文结构,搭建写作支架,模仿写作手法,让学生通过阅读储备各种写作题材的话题及其相关的写作知识。
  例如: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三“Healthy eating”这一单元的话题是“健康饮食”,教师在教授课文“Come and eat here”时,可以提炼有关饮食话题的词汇:balanced,diet,energetic,lose weight等,以及文本结构“to find the problem—to analyze the problem—to solve the problem”。在通过“读”积累相关饮食话题的写作素材(包括词汇和语篇结构)之后,让学生完成“Speaking and writing”部分的写作任务:“Write a short passage to advertise your restaurant and its service.”学生可以仿写,较顺利地完成写作。
  (四)加强指导,创新评价方式。
  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限时训练,并在其写作中积极介入,给予写作技巧和写作策略的指导。教师的帮助包括文章内容的选择、行文结构的安排和语言的运用等。还要创新写作的评价方式,采用自我修改、同级互评和教师反馈的循环评价方式,改变“教师评,学生看”的单一模式。学生从自评和互评中受益,在不断的修改中形成新的思路,并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反馈和及时讲评,提高写作水平。
  (五)鼓励学生多课外阅读,关注社会,拓宽视野,提高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写作教学任重而道远,农村高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扎扎实实的基本功训练及多层面、扎实的写作指导,变革写作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多背诵、多积累,以作为写作教学的课堂延伸。只要师生共同努力,持之以恒,相信农村高中学生的书面表达现状定能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3)[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李少梅.农村高中学生英语学习中存在“三不愿”心理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1):173-173.
其他文献
合唱的最高境界是学生在唱准自己声部的同时听出其他声部的旋律并且不受其他声部的干扰,但是刚开始唱合唱的学生却很难做到这点,他们需要很长时间甚至几年的磨合才能达到这种完美的状态,这样就使合唱队在一开始合唱时就停滞不前,严重阻碍合唱队的进步与发展,最终变成合唱中的“老大难”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老大难”问题将永远存在,成为合唱队前进的障碍,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一种方式,就是不断对学生进行听唱训练,提高学
摘 要: 本文结合《绿色的画》一课,以“造型·表现”为主要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原色调配的颜色,使学生对画面构成特别的艺术效果有更直观的感受。  关键词: 原色调配 欣赏 搭配  教材分析:《绿色的画》以“造型·表现”为主要学习内容,在认识绿色及色相的基础上,了解两种原色调配而成的颜色叫间色。通过音乐欣赏,启发和感受绿色清净、凉爽的特点,进一步了解不同深浅的绿色主色调表现的程度变化,使学生基本能根据
数学概念是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及其本质属性在思维中得反映。恩格斯说:“在一定意义上,科学的内容就是概念的体系。”现代的一些学者认为:“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不断地建立各种数学概念的过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一般是通过感觉、知觉形成观念(表象),这是感性认识阶段。再经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形成概念,这是理性认识阶段。理性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
我曾迷失于“对话”盛行的高效课,认为吹拉弹唱、棋琴书画、热热闹闹的课堂就是成功的课堂;认为采用“一读二读三读四读”的模式就能横行天下。最近举行的江苏省小学语文名师团送培活动在射阳县明达双语小学徐徐落下帷幕,在众多名师中,常州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金磊老师执教的《珍珠鸟》让我受益良多。金老师的课堂令人如沐春风,让我认识了简单语文的内涵,深切感受到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的第一任务。  一、彰显人性,让心走到一
摘 要: 在高三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准”、“新”、“活”、“深”等关键,开展生动、高效、创新的教学活动,打造灵动的课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品质,以及增强学习效果。  关键词: 高三复习课 课堂教学 化学教学 教学实效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战场,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渠道。如何高效、创新地开展课堂教学,是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永恒的话题。笔
摘 要: 海南建国际旅游岛为海南各行各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这一新形势下探讨关注海南旅游业对文秘专业毕业生的市场需求,可对海南高职高专文秘专业学生培养提供指导性的方向。  关键词: 国际旅游岛 海南旅游专业 文秘专业毕业生 市场需求  一、引言  海南岛拥有全国独一无二的热带海滨旅游资源。国务院同意了海南为进一步发挥经济特区优势,在旅游业对外开放和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积极探索,并设立国际旅游岛
一节成功的语文课,是由诸多因素组成的,其中,板书设计是一个重要因素。  诉之于听觉的语言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这是人所共知的。课堂语言也如此,话说出口,转瞬即逝。诉之于视觉的板书填补了这一空白,二者可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教学板书可谓是一种可视语言,对于学生来说,好的板书,既是智慧的凝聚,又是艺术的结晶,能给予学生美的享受,更能给予学生启迪。在思想高度的指导下思考,得来的要比死记硬背的效果好很多。板书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这种观念表现得尤为突出。用数学眼光观察问题能培养学生的一种数感,一种生活问题数学化的感悟。因此,我在设计苏教国标本四年级下册《搭配的规律》这一课时,就努力发掘现实生活中的素材,为学生发现搭配规律提供有效保证。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有序、不重A的搭配规律现象。在整节课中,始终以训练学生的思维为主线,提高学生分析
摘 要: 本文主要从中学认知特点的研究视角,就如何提高认知能力及教学水平进行分析。  关键词: 中学物理 认知能力 教学方法  在物理学科中存在大量概念和规律,它们是在人类长期生活基础上对生产实践和实验的总结和归纳,每一个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无不经历了感知、想象和思维等过程。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要经历上述环节。以下针对物理学科学习阐述中学生的认知特点。  一、中学生的物理认知及其概念  物理学科
摘 要: “少教多学”的教育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木兰从军》一课的教学设计与反思,谈谈对“少教多学”理念的认识和思考:“少教多学”的课堂注重学生主体,教学合一;注重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注重教师的引导总结;注重高效的课堂训练。  关键词: 语文课堂 少教多学 《木兰从军》  近年来,“少教多学”的教学思想不断受到各界教师的热捧与探讨,其主张的教学理念不断运用于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