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北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抽样调查报告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除贫困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是教育所独具的强大功能,作为消除贫困的一项重要间接措施,教育扶贫对于我国消除贫困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申请的省教育厅项目《湘西北贫困地区教育扶贫的困境与对策研究》,拟从湘西北贫困地区教育扶贫面临的困境出发,探讨了教育扶贫阻断家庭贫困代际传递的原理以及教育精准扶贫的价值。为顺利完成课题研究任务,本课题组成员采取问卷调查、电话调研、走访座谈等形式,对湘西北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形成了本调研报告。
  一、抽样调查各对象基本情况
  1.成立调研工作组
  项目主持人親自担任调研组长,全体课题组成员参与,并聘请湘西北籍贯的在校大学生以及当地教育战线工作人员20余名。调研之前,准备工作做到了确实充分。高春贵负总责,刘琼、张立群、刘光明分别负责问卷制作、调查对象联系、调研数据统计分析、后勤保障、调研报告撰写等工作。
  2.开展点对点调研
  印制了调查问卷,并通过网络资料查询、电话、微信、当面座谈等方式,开展了调查。共抽样调查市级教育局5个、县级教育局20个,参与扶贫工作高校5所,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600多名,中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1000余名,扶贫干部100多名,当地农户500多户,镇村中小学幼儿园500所。
  二、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1.抓救助,贫困学生资助工作有力有效。以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学生为重点,加大资助力度,完善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覆盖学生资助体系,资助面达到全覆盖。筹措各级教育资助资金,救助各类贫困学生。投入大额资金,为义务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了学杂费并免费发放了国家教科书;为义务段贫困寄宿生补助了生活费;为近建档立卡贫困普通高中学生免除了200-800元不等的学费;为农村义务段中小学生实施了每生每天4元左右的营养改善餐补助。
  2.抓培训,贫困人口技能教育扎实开展。教育局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做为一项重要内容认真进行了安排部署,把职业技能培训纳入市、州、区、县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对接当地特色产业发展需要,优化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增强教育技能扶贫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不同渠道累计争取资金投入,改善了职教学院和市、州、区、县职教中心基础设施条件,校容校貌、食宿教学场地、实训场所不足等方面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各级各类培训。
  3.抓建设,贫困镇村办学条件持续改善。以贫困镇村学校为重点,加强标准化建设,优先改善办学条件,优先保障经费投入,贫困镇村办学条件大为改观、经费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4.抓队伍,贫困山区师资建设全面加强。以贫困镇村师资为重点,加大补充力度,各市、州、区、县按照编制标准对中小学校重新进行了核编。据不完全统计,2010-2019年招聘的义务教育特岗教师主要分配到贫困镇村学校任教。强力推动城乡教师教师交流轮岗,有200多名教学骨干到贫困镇村送教下乡。在乡镇工作津贴的基础上,全面落实了乡村教师生活补贴,有效缓解了贫困镇村教师数量不足、素养不高、队伍不稳等突出问题。
  三、目前教育精准扶贫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湘西北一些地区,往往将扶贫资金和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发展等能够体现政绩的扶贫项目上,个别干部对待教育扶贫更多的是当做一件政治任务加以落实,甚至多地都出现了形式化、政绩化的教育扶贫现象,随之而来的是教育“形象工程”等行为。这样只做表面功夫的教育扶贫工作是完全没有意义的,既违背了教育扶贫工作的初衷,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也没有得到改善。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湘西北贫困地区教育扶贫面临的最为突出的困境有以下几方面:
  1.贫困镇村办学条件还不达标。村办独立公办幼儿园数量较少,少数村小(教学点)服务半径偏大,部分农村学校现代化教学设备短缺,标准化建设任务依然繁重。
  2.贫困镇村教师结构性短缺。教师多数年龄老化,队伍不够稳定,骨干教师数量少,体音美、英语和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紧缺,教非所学、学非所教现象比较突出。
  3.贫困镇村学校规模偏小效益不高。贫困镇村学生人数在20人及以下的教学点占教学点总数的30%,基本上实行复式班教学和教师包班制,教学质量和安全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对进一步加强教育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
  1. 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在基础教育中要增加价值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技能教育和创造性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对教育救助对象进行包括心理辅导在内的全面教育,帮助儿童及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就业创业教育中增加文化观念、心理素质和能力教育。
  2.加强政府的主导地位。全面落实国家、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出台针对湘西北贫困片区乡村教师实际的支持计划实施细则,增加政府投资,提高湘西北贫困片区教育经费保障水平,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快推进城乡教育福利一体化。
  3.加强贫困大学资助政策项目整合。由市、州、区、县党委政府出台管理实施办法,建立“统一规划、统筹使用、渠道不变、各计其功、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资助工作机制,由教育部门资助中心牵头,将教育、民政、扶贫、团委、工会、妇联以及社会力量等资助项目资金进行有效整合、统筹安排,做到“收入一个笼子、计划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实施统筹资助、精准资助和重点资助,进一步提高资助工作的力度和实效。
  4.加大贫困人口技能培训统筹力度。主动对接当地特色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贫困镇村、贫困人员转移就业特点、需求和地域经济特色,依托市、州、区、县职教(培训)中心主阵地,由市、州、区、县政府统一领导,将教育、人社、农业、扶贫等部门技能培训资源进行有效统筹,聚焦重点,聚合力量,按照“需要啥、培训啥”的原则,做到技能培训的计划、项目、内容、人员、课程、时间“五统筹”,免费对所有贫困劳动力开展定向、定岗、订单式实用技术技能全员培训,使每个贫困人口有技能、能致富。
  5.改革贫困镇村师资均衡配置机制。按照“管总量、不管分量”的办法,适当放宽贫困镇村学校编制配备要求,优先保证贫困镇村教师需要。进一步提高城乡优秀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和跟班学习比例。各级财政应设立贫困山区教师培训专项资金,加大培训力度。适时扩大边远山区教师生活补助实施范围和补贴标强化均衡配置师资,为贫困地区乡村学校定向培养教得好、留得下、稳得住的优秀教师人才。
  作者简介:高春贵系省教育厅项目《湘西北贫困地区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9C1261)主持人,其他三人均为课题组成员。
  (湖南文理学院 湖南 常德 415000)
其他文献
摘要:在国家相关发展战略深刻影响下,如何推动乡村振兴成为了相关工作人员和人民重点关注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如果能够充分认识到在党建方面所存在的各种不足,便可以为乡村振兴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从而形成较强村级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具体来看,村支部作为基层政权中重要组织结构,必须要发挥自身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明确要抓住党建工作核心内容,推动基层党组织领导力不断提升,带动志愿服务活
期刊
摘要:“石色”是指矿物质石色颜料,它提取于大自然,在旧石器时代就被人类使用,并经历了由盛而衰的历程。石色具有光泽感,呈现的色相纯质美丽;色性十分稳定,经久而不变色,覆盖力极强;其肌理多变,具有厚重感,因而它的绘画应用留存了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瑰宝,因此探究石色颜料的色彩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石色颜料;概述 ;色彩特性  (一)中国传统石色颜料概述  在传统中国画中,除了墨色以外,常
期刊
摘要:严复的进化论对当时中国人的思想方式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本篇文章将对严复的进化论思想进行具体阐述。文章主要分为四部分,分别从思想的背景、来源、具体内容以及思想的局限性来对严复的进化论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文章中还着重强调了赫胥黎与斯宾塞与严复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关键词:严复;进化论;物竞天择  一、严复介绍进化论的目的  严复生活的年代,正处于中国内忧外患加剧之时。先后有着许多的挽救民族危亡的行
期刊
摘要: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发展前景以及潜力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人工智能在发现病变方面是大有作为的;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在医疗影像设备、影像诊断及其智能服务等诸多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术研究及演讲都在积极讨论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与挑战。本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示了AI医学影像发展前景、目标,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人工智能,医学影像  引言  在21世纪全新的社会环境中
期刊
吡唑醚菌酯是一种既可以防病治病又可以促进植株健康生长的新型杀菌剂,通过调查我国小麦病害的用药防治情况,结合观察小麦的生长发育周期,制定了含50%吡唑醚菌酯WG的药肥混用方案在小麦病害防治、增产上的相关试验,探索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返青期使用含50%吡唑醚菌酯WG的药肥混用方案后对小麦纹枯病具有较好的提前预防作用;在返青期和扬花期使用含有50%吡唑醚菌酯WG10克/亩的药肥混用方案对小麦增产成果显著,增产幅度为9%-41%;最佳混用方案:50%吡唑醚菌酯WG10克/亩+12.5%氟环唑SC40克/
摘要:我国戏曲艺术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世界文明瑰宝,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戏曲文化更是经过不断的打磨,形成了一种我国独有的艺术体系,融合了多种民间艺术。而戏曲音乐作为该艺术形式的重要元素之一,音乐的表现可以更好的突显出是戏曲人物性格、情感,更是提升戏曲表演的舞台效果重要手段。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戏曲音乐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趋向。  关键词:中国文化;戏曲音乐;历史进程;发展趋势  中国戏曲音乐在经
期刊
摘要:历史由它的材料和对它的叙述呈现。不同书本中的历史是带有不同观念和逻辑线索的叙述。作为一个雕塑实践者,对雕塑的了解主要来源于对它的“触摸”,这种近距离的实践者角度与史学家和评论家的宏观视角经常是分裂的。现代时期是一个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时期,一个崇尚理性、追求创新精神的时期。创新是新思想,新创意,新领域,新的眼光去看旧的问题。  关键词:雕塑;创新  一、各个时期雕塑艺术中的创新精神  
期刊
摘要: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这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握的基本规律。我们党始终根据国家发展的形势创新党建理论,让党建理论符合我国国情的历史发展方向,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建设理论。  关键词:党建;发展;创新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建设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新时代党建理论,彰显了政党建设在国家富强和民族自信中的基础地位和主体作用,强
期刊
摘要:自古以来,哈萨克族逐水草而居,在不断地迁徙中深受当地地域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哈萨克族舞蹈文化。舞蹈作为哈萨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其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核,在民族文化传承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区域文化的视角来对新疆哈萨克族舞蹈特征展开分析。  关键词:哈萨克族;舞蹈;韵律;习俗;服装;  一、逐水草而居的民族特性  在历史的长河中,哈萨克族逐水草而居,一部分哈萨克族
期刊
摘要:红军长征遗址遗迹研究与长征史研究相辅相成,相关文献资料非常丰富,还有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红军长征遗址遗迹研究史料颇丰,搜集史料要注意方法。长征行军客观环境艰难导致大量原始史料丢失,经事后抢救的史料因记忆等多种因素影响难免有失偏颇,利用时史料鉴别非常重要。  关键词:红军长征;遗址遗迹;史料  史学大家罗志田先生在分析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可能走向的一篇文章中认为“新世纪的史学必须是开放性的,史学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