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抓字词之“眼”让语文教学更高效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x_come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语文的重要任务是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词语教学是为阅读奠定基础,为儿童独立阅读排除障碍。然而,纵观目前的课堂,不同的年段依然存在字词教学目标不明确的现象,在提高课堂效率的今天,字词教学也要抓重点,有的放矢。我们暂且称一篇课文中最重要的、最值得教的字词为“眼”,找出课文中的字词之“眼”进行深入教学,才能让字词教学实现丰富的简单。笔者就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例,谈一谈如何抓字词之“眼”。
  易错字为“眼”
  中低段学生以无意注意为主,注意力不稳定,注意的范围小,书写时多笔画少笔画的现象频频发生,有的教师在教学中缺少教学经验,对易错字只关注读音而忽视了书写和理解、或者教学方法不当,让易错字在学生心中形成第一印象,难以纠正。那么,在字词教学中我们就要善于找到这样的“眼”,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深入教学,才能提高汉字书写的正确率。如《梅兰芳学艺》一课中,教师发现学生书写“视”时容易出现“礻”“衤”不分的现象,于是这样教学:【出示“视”的古文字图片】。老师并作解释:这是古时候的“视”字,下面是大大的眼睛,【播放动画】古人在祭祀祖先时,将祖先的牌位排成一排,睁大眼睛恭敬地看,就是“视”。教师采用展示古文字,播放简短的动画,讲述汉字故事的方法让学生明晰字理,理解记忆更有效。
  适合积累的词为“眼”
  课文《做一片美的叶子》中有这样一个词语——形态各异,笔者这样组织教学:
  师:同学们,作者走近树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生:他发现每一片叶子都形态各异,他找不到兩片相同的叶子。
  师:板书“形态各异”,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生:一棵树上的叶子不是一样的吗?怎么会形态各异呢?
  师:问得真好,那我们就一起去寻找答案。(带领学生到学校的花园观察,要求是观察一棵树上的叶子,看看它们的形状是否一模一样。)
  生1:我观察的是桂花树,叶子好像不一样,有的叶子大有的叶子小,即使看起来一样的,摘下来比比还是有点区别的。
  生2:我也是,我找到两片看起来一样的,但是仔细再看,一片上有黄色的斑点,另一片上却没有。我没找到相同的树叶。
  师:是啊,一棵树上叶子的大小、形状、颜色都不会相同,这就叫——形态各异。那么“异”是什么意思呢?
  生:“异”就是“不同”。比如“异类,异常”。
  (PPT出示不同的叶片)
  师:你们看,这些是来自不同树上的叶片,差别就更大了,你可以“形态各异”说一段话吗?(大自然中的树叶形态各异,有的像 ,有的像 ,还有的像 ,真是 。)
  (学生自由发表观点)
  语文新课标对于字词教学的较高要求就是培养学生积累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形态各异”这个词不难理解,但是对三年级习作起步的孩子来说,无疑是给了他们一个学习写作的拐杖,相信有了这堂课的学习,孩子们在发现不同的事物时,都会想到用“形态各异”来表达。像这样值得积累的词语还有很多,如“红白相间”“心旷神怡”“嘱咐”“迫不及待”等等,我们要善于把握这些“眼”,挖掘它们的价值,帮助学生积累语言,习得习作、表达的本领。
  表达精妙的词为“眼”
  在教学《北大荒的秋天》一文时,笔者发现“燃烧”一词不仅出现在书后一类字中,而且在本课中它所表达的意思也有些特别,于是笔者决定以此为“眼”组织教学(出示词语:燃烧):
  师:你们有什么好方法来记住这个词吗?
  生:“燃”是火加个然后的“然”。“烧”就是把浇水的浇三点水换成火字旁。
  师:大家见到过什么东西燃烧呢?
  生:奶奶煮饭时灶膛里的草在燃烧。
  生:有的地方着火了,房子在燃烧。
  ……
  师:是啊,从这两个字的偏旁我们就知道“燃烧”少不了“火”。但是大家读读课文中的这句话,(出示: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作者把“燃烧”这个词用在这里,是不是错了呢?小组里可以讨论讨论。
  生:我们觉得没有用错。榛树叶子很红,像火,人们看到那么红的叶子心里很喜欢,“燃烧”就是表示这种喜欢。
  生:一大片红红的榛树叶子,多美啊!就像火印在人们的心里,暖暖的。
  师:你看,同学们真会读书,一样的词语,用在不同的句子里就表达不同的意思呢!真奇妙!让我们再读读这个词。
  “燃烧”一词用在这个句子里,可谓是点睛之笔,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榛树叶子之美,作者遣词用句的能力更值得学习。这样的妙处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一带而过,岂不是错过了一个让学生领悟中国语言文字之美的大好机会。
  一篇课文,词语教学必不可少,贪多则烦而无趣,求少则不得精妙。以上课例证明:找准课文中词语教学的“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生不仅学得兴趣盎然,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锻炼了思维,提升了学生理解字词、积累字词、运用字词的能力,让字词教学更高效、更实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如城小学)
其他文献
文章结合本校七位青年教师的The day I tried to cook和A restaurant的教学案例,从不同环节阐述如何将核心素养落实到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初高中英语教学本是一脉相承的两个基础教学阶段的教学,但随着高中英语教学不断深入和高中学生在知识、能力以及学习方法等方面与初中相比较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致使高一年级的学生对高中英语教学的不适应甚至有些反感。如何使高一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快适应高中英语的学习,因此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那么,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资料整理和多年的教学经验等方法入手对“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现状如何?究竟应如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基于项目的实践性课程,自2000年教育部正式颁布《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起便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可以说,各地各学科的一线教师或多或少都曾参与过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工作,但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许多教师在学生“选题指导”环节缺乏具体、有效的指导,导致课题本身在研究范围、对象和方法等方面存在不合适、不明确或过大过小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研究性学习的成效。  “选题指导”
为创造更加高效的教学课堂,“学思结合”这一教学理念兼顾教师对学生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能够实现两种能力的同步提升,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那么,践行“学思结合”这一教学理念有哪些具体策略和原则呢?笔者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为例,从四个方面谈一谈“学思结合”理念的相关原则与策略。  让学启思,促进学生主体发展  新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受到教师越来越多的重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谓自主互助,就是教师以小组学习为主要方式,形成生帮生、生教生以及生考生的学习模式,不断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正在发生着质的变化,曾经教师的“满堂灌”被如今的自主互助的教学模式所代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成了他们探索知识、获取成功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