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应用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j_l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历史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为了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结构,促进创新意识的提升,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大对学习方法的研究。近年来,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的研究性学习手段在教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而将其与历史教学进行有机的融合势必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针对高中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应用展开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方式;应用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充分应用研究性学习方式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求知欲,在丰富学生历史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提升历史成绩,这也是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的共同目标。基于此,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共同致力于如何更好地应用研究性学习手段,在拓宽学生高中历史知识渠道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方式的重要性
   任何学科的教师都希望学生在自己的教导下,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高中历史也同样如此。与灌输式教育手段不同,研究性学习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1],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在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指引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取问题的答案,从而满足自己的求知欲,继而加深印象,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与此同时,教材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学生未经历过的,所以,在学习相关知识时显得有些吃力。而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应用,让学生重走历史,利用自主探究切身感受历史人物的经历,并与自己当前的境遇进行对比,有助于自身的学习。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应用策略
   1.设置合理的思维展开点
   高中历史横跨多个领域,知识结构错综复杂,这也难倒了广大的高中生,无数的高中历史教学工作者也为之头疼,力求寻找合适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梳理复杂的历史知识网络。而在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指导下,历史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设立科学、合理的思维展开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2]。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历史课堂上来,设置问题引发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充分享受整个思考的过程。面对知识错综复杂的高中历史,大多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相应的问题,这也对广大的历史教学工作者提出了要求,要结合产生的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思维展开点。比如,在教学“人类的进化”章节时,教师需要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元谋人、老北京人、类人猿等不同种类的群体,让学生记住不同群体所具备的外貌特征,之后向学生展示几幅图片,让学生判断每幅图片人物的群体所属。
   2.开展丰富多样化的课堂活动
   传统的课堂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强制灌输,讲授的過程中教师随机提出问题,由学生举手回答。这种传统的课堂模式极其乏味,长此以往,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大打折扣。而在研究性学习课堂上,历史教师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纷纷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活动,比如主题辩论赛、历史知识竞赛、历史歌曲比赛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从根本上吸引广大学生的眼球[3]。
   比如,在一堂“论秦始皇的功与过”的辩论课上,由教师设定正反方,正方的论点为“秦始皇的功大于过”,反方的论点为“秦始皇的过大于功”,双方辩手查阅历史资料,并以此展开辩论,让学生针对自己的论点各抒己见,让学生在参与辩论课堂的同时,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这种新兴的课堂模式在提升课堂趣味性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历史知识。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的广泛开展,高中历史教育工作者将目光逐渐转移至学习方法的研究,摆脱传统学习理念的束缚,高中历史以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为主,在这样的要求下,研究性学习手段便应运而生。通过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提升其参与历史课堂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本文首先阐述了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方式的重要性,明确了研究性学习方式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所具备的优势及其对高中历史学习的有益之处。最后从设置合理的思维展开点、开展丰富多样化的课堂活动两方面论述高中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应用策略。通过在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上应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在提升课堂趣味性的同时,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结构,达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唐旭.高中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应用[J].新课程,2017,8(1):149.
   [2]林丹译.高中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应用[J].人文之友,2019,65(10):226.
   [3]马小文.高中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应用[J].速读(下旬),2018,37(11):193.
其他文献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后,中小学都特别提倡学生多阅读,努力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阅读活动也必不可少。而数学绘本的加入,为小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兴趣支持,带来了崭新的学习体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从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数学绘本的阅读这个角度来展开具体的论述。   关键词:数学绘本;小学生;阅读活动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机遇。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摘 要:民间美术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种类之一,也是一种优秀的教育媒介。以民间美术为教育体裁,在农村高中美术教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美术素养,近年来已成为农村地区高中美术教育的重点话题,为了积极响应新课程的教育发展要求,在高中美术课堂中结合民间美术开展教学活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在此,从民间美术在农村地区高中美术教学课堂中的应用价值出发,分析民间美术在教学中的特色及优势。   关键词:民间美术;农
摘 要: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绿色环保理念渐渐被社会重视起来。因此,在当前高中化学教学改革过程中衍生出了绿色化学思想,这种思想是指现如今环保任务加重的背景下使化学学科与绿色环保结合起来,为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以及环保思想打下基础。因此,根据相关文献对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绿色化学思想渗透策略进行讨论,集思广益,希望对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绿色化学提供思路。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绿色化学思
摘 要:在高中阶段进行生物教学时,教学模式的科学转变是其教育工作发展的必然需求,教师需要对其进行合理优化,在此过程中,合理构建高效课堂可以实现整体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教师需要对其加强重视。分别从教育环境、微课资源和实验教学三个方面综合探究高中生物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在开展高中生物教学时,科学构建高效课堂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使学生更为
摘 要:高中学习对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以及将来的发展有重大的作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高中閱读对于帮助学生认知世界、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观念有重要的作用,阅读是学生与文章作者交流的一个媒介,对于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有重要作用,由此可见,阅读在高中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对新时期如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做一探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批判
摘 要:教师线上教学内容的呈现效果决定了线上教学的成败,大多数教师对线上教学是陌生的,线上教学需要教师用陌生的手段,远离听课的学生,通过互联网这种媒介进行教学,这是一种相当前卫的授课方式。教师要向主播学习直播技巧,学习隔空传递重点信息,这就是学无止境,这就是教学相长。   关键词:美术教学;线上教学;个性化教育;小组学习   一、高中美术线上教学现状   1.教师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方式   传
摘 要:目前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中化學实验课堂教学的发展创新已被提上了新的日程,特别是对高中化学教师来讲,作为一线教学的直接参与者和实践者,对高中化学实验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更清楚,需要认真分析高中化学实验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在新的条件和背景下发展创新高中化学实验课堂教学;如何使高中化学实验课堂教学更高效地为高中化学教学提供实验数据支撑,从而帮助高中
摘 要: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首先阐述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其次提出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的主要应用措施,最后做出总结。   关键词:物理实验;应用意义;应用措施   一、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由于高中物理学科知识点复杂且难度较高,所以需要物理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降低学生理解和学习的难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
摘 要:叙述了政治学科守正与创新的关系,提出了新时代下政治学科在坚守德育功能的基础上,如何进行创新教学的新举措。   关键词:政治;守正;创新;源泉   高中政治学科是学生思想教育的主渠道,为满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身心得到健康发展,高中政治学科教学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探索多种创新课堂教学形式,然而在探索课堂教学的创新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忽略了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因此守正自然成为高中政治学
摘 要:伴随新课改的逐渐深入,教师除了要讲授数学知识,还需着重提升高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而培养高中生数学方面的核心素养,才可满足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实现高中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策略展开探究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一、把“阅读和思考”材料当作依托,拓展提升高中生的数学思维   “阅读和思考”在高中阶段数学教材中是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