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转变,进行生物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生物教学 教学情境 主动学习 情境创设
新课程理念下,我们的学校教育面临着一大批教师需要转变观念的问题,那么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有很多教师有所迷失,这个迷失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自己已有经验的高度依赖,没有真正把学习的新理念加以运用。基于这样的情况,本文就教学情境的问题做了肤浅研究,供同行参考与交流。
然而,根据新课程理念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该如何创设良好的生物教学情境呢?下面从以下几点谈谈。
一、创设教学情境的理论依据
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来指导我们的生物学科的课堂教学。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1.学习观。学生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由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2.知识观。科学知识是个人和社会建构的,因而知识是暂时的,不是绝对的,知识只是看作通过个人的经验和探索发现的,即认知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渐构建起来的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
3.学生观。学生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即学生是现实客体的变革者,是知识发生过程的探索者,是新的认知结构的建构者,所以学生是知识建构的主体,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所以尽可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4.教学观。知识是在认知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下,学生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所以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加强学生与环境的互动。新知识是在与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的相互作用中逐渐生成的,教学过程就是促使学生不断从原有认知结构生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所以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为学生新知识生成打下基础,搭建平台。知识是在认知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逐渐形成。
二、创设教学情境的策略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非教师传授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教师或学习同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教材、其他信息),通过意义建构而逐渐获得的。教师只是学习者的引导者,教师教学过程就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环境,创设教学情境就是一种必要的措施。在生物学教学过程,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根据实践证明,有以下几个策略。
1.问题情境。指教师在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之前和探究学习过程之中,为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动力,教师精心设置一定的问题即疑问,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问题情境”。
2.现实生活情境。生活实践情境就是利用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生产实践常见的现象来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生活实践情境既符合学生的好奇心理,调动学生主动探究,又可以培养学生由现象深入事物本质的探究精神,非常符合科学家科学探究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热点焦点情境。时事热点焦点一直是学生十分关注的内容,时事热点焦点包括政治的、军事的、社会的以及科学的最新发展动态。教师将这些备受学生关注的时事热点巧妙地设置成教学情境,对促进学生探究学习兴趣有很大作用。例如:杨利伟的太空之行可设置成太空诱变育种的教学情境,时事热点情境的创设,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补充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夯实课内的基础知识,开拓视野,同时也只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
三、教学情境的实施方法
创设数学情境的策略有了方向,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实施呢?
1.语言描述。此方法就是教师直接用语言描述,用生动富有感情的语言进行叙述,在课堂教学中此方法最方便及时,又十分灵活,是我们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十分适合目前的教学实际。例如:可以用谚语“朵朵葵花向太阳”作为植物向光性的内容创设情境。
2.观察实物。生物学研究的是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物来观察,解剖是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手段,用实物创设情境既方便、直观、真实感强,容易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3.实验演示。生物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生物学上的许多原理,我们的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教师利用教材上的或者自己设计的实验来创设教学情境,不失为一种重要的手段,用实验方法创设情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而且培养学生仔细认真观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思考怎样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4.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多媒体具有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特点,而且多媒体的信息容量大,易操作,在课堂教学中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是目前教学中十分流行的方法。
四、创设教学情境需要注意的问题
1.创设的情境要紧扣教学目标,不能生硬随意创设。创设教学情境不是为了创设而创设,而是为了教学的需要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材的内容而创设,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积极营造学习的兴趣点,不要不加选择随意创设,这样容易使学生思维发生混乱,失去了创设情境的意义。
2.创设情境不能过多过滥,特别是不要过多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师认为创设情境有许多好处,可以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在课堂要不加选择地使用,特别是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满堂课都是放课件,学生参与的机会不多。这样会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例如学生被课件吸引,失去对知识的关注,久而久之对课件习以为常,失去兴趣。
总之,我们不能把“创设情境”理解为新课改的“潮流”,只一味地追求形式,相反,我们应该重视正确理论的指导,重视对实践的反思,重视对自身教学基本功的锤炼。只有这样,我们的创设情境才更有价值,我们的生物学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 生物教学 教学情境 主动学习 情境创设
新课程理念下,我们的学校教育面临着一大批教师需要转变观念的问题,那么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有很多教师有所迷失,这个迷失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自己已有经验的高度依赖,没有真正把学习的新理念加以运用。基于这样的情况,本文就教学情境的问题做了肤浅研究,供同行参考与交流。
然而,根据新课程理念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该如何创设良好的生物教学情境呢?下面从以下几点谈谈。
一、创设教学情境的理论依据
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来指导我们的生物学科的课堂教学。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1.学习观。学生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由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2.知识观。科学知识是个人和社会建构的,因而知识是暂时的,不是绝对的,知识只是看作通过个人的经验和探索发现的,即认知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渐构建起来的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
3.学生观。学生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即学生是现实客体的变革者,是知识发生过程的探索者,是新的认知结构的建构者,所以学生是知识建构的主体,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所以尽可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4.教学观。知识是在认知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下,学生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所以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加强学生与环境的互动。新知识是在与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的相互作用中逐渐生成的,教学过程就是促使学生不断从原有认知结构生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所以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为学生新知识生成打下基础,搭建平台。知识是在认知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逐渐形成。
二、创设教学情境的策略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非教师传授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教师或学习同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教材、其他信息),通过意义建构而逐渐获得的。教师只是学习者的引导者,教师教学过程就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环境,创设教学情境就是一种必要的措施。在生物学教学过程,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根据实践证明,有以下几个策略。
1.问题情境。指教师在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之前和探究学习过程之中,为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动力,教师精心设置一定的问题即疑问,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问题情境”。
2.现实生活情境。生活实践情境就是利用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生产实践常见的现象来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生活实践情境既符合学生的好奇心理,调动学生主动探究,又可以培养学生由现象深入事物本质的探究精神,非常符合科学家科学探究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热点焦点情境。时事热点焦点一直是学生十分关注的内容,时事热点焦点包括政治的、军事的、社会的以及科学的最新发展动态。教师将这些备受学生关注的时事热点巧妙地设置成教学情境,对促进学生探究学习兴趣有很大作用。例如:杨利伟的太空之行可设置成太空诱变育种的教学情境,时事热点情境的创设,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补充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夯实课内的基础知识,开拓视野,同时也只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
三、教学情境的实施方法
创设数学情境的策略有了方向,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实施呢?
1.语言描述。此方法就是教师直接用语言描述,用生动富有感情的语言进行叙述,在课堂教学中此方法最方便及时,又十分灵活,是我们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十分适合目前的教学实际。例如:可以用谚语“朵朵葵花向太阳”作为植物向光性的内容创设情境。
2.观察实物。生物学研究的是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物来观察,解剖是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手段,用实物创设情境既方便、直观、真实感强,容易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3.实验演示。生物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生物学上的许多原理,我们的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教师利用教材上的或者自己设计的实验来创设教学情境,不失为一种重要的手段,用实验方法创设情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而且培养学生仔细认真观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思考怎样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4.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多媒体具有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特点,而且多媒体的信息容量大,易操作,在课堂教学中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是目前教学中十分流行的方法。
四、创设教学情境需要注意的问题
1.创设的情境要紧扣教学目标,不能生硬随意创设。创设教学情境不是为了创设而创设,而是为了教学的需要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材的内容而创设,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积极营造学习的兴趣点,不要不加选择随意创设,这样容易使学生思维发生混乱,失去了创设情境的意义。
2.创设情境不能过多过滥,特别是不要过多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师认为创设情境有许多好处,可以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在课堂要不加选择地使用,特别是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满堂课都是放课件,学生参与的机会不多。这样会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例如学生被课件吸引,失去对知识的关注,久而久之对课件习以为常,失去兴趣。
总之,我们不能把“创设情境”理解为新课改的“潮流”,只一味地追求形式,相反,我们应该重视正确理论的指导,重视对实践的反思,重视对自身教学基本功的锤炼。只有这样,我们的创设情境才更有价值,我们的生物学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