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高中历史教学的课堂讨论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2008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本文从三方面进行探索:1 精心命题是保证课堂讨论质量的关键;2师生双方的充分准备是搞好课堂讨论的前提;3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搞好课堂讨论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地学习,并去研究和探求真理;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改变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观念,让学生多问“为什么”。
   一、精心命题是保证课堂讨论质量的关键
  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维的诞生。”命题的原则是要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贯彻教学大纲,着重于对基础知识内涵的理解和掌握。命题的范围应是有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重要历史人物,以及与当前形势和社会发展联系密切的热点问题。
  在命题的技巧上,笔者的主要做法是:
  (一)注意命题的综合性。如“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已走向反动,而东方国家的资产阶级却表现出极大的革命性,试结合史实分别指出这种反动性与革命性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此题涉及教材《世界近代现代史》和《中国近代现代史》中六章十节的相关内容,这就帮助学生打通因教材章节所带来的知识割裂,使相关的知识体系化、网络化。
  (二)加强命题知识的横向联系,即学科联系。因为历史与政治、语文及地理联系密切,命题时充分利用这种联系,将知识的触角延伸到相关学科和现实生活中去,以推动学生思维的迁移、融合和借鉴,加大知识贮量,使之为创造性思维服务。如通过对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列宁新经济政策的讨论,联系到我国1958年的大跃进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使学生从历史和现实中借鉴教训,得到启示,深刻地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正确看待当前出现的国企职工下岗和再就业等社会现象。使学生的认识源于教材,却又高于教材。
  (三)注意命题的多角度和新颖性,使学生对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从各个角度、种种联系中进行分析、比较和辨别,捕捉其规律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获得有生命力的知识。如“试分析匈牙利事件和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的性质,若苏联不出兵,你认为捷克斯洛伐克将向何处去?” 讨论中,学生们对苏联若不出兵,捷克斯洛伐克的前途提出了三种设想:一是改革取得较大成效,但被苏联开除出社会主义阵营,如南斯拉夫那样,成为不结盟国家;二是随着改革的深化,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捷共领导人把握不住社会主义方向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三是捷共出现邓小平式的领袖人物,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改革获得极大成功,给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则可能避免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那么整个世界历史将可能重新改写。“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就这样被点燃了。
   二、师生双方的充分准备是搞好课堂讨论的前提
  教师事先公布讨论题,提出目的和要求,布置必读的参考资料,提供某些带启发性的思考点。并事先确定 3至5个主要发言人,其余为补充发言人,或按坐位每10人为一组,选出代表汇集小组意见作中心发言。学生则要根据讨论题认真钻研教材,查阅有关资料,写好发言提纲,人人都做发言的打算,发言要力求做到:不离题,不超时、态度认真大方,尽可能讲普通话,口齿清楚,措词得当。
   三、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搞好课堂讨论的核心问题
  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和诱思,高屋建瓴,掌握好火候。当出现沉默时,老师要拨开话题,打破沉默,启发学生发言;当讨论进入高潮,特别是出现争论时,教师要因势利导,紧扣主题,将讨论引向纵深,最后做好总结。总结时,要表扬质量较高的发言和积极性高、进步快的学生。要特别鼓励学生对书中或前人的一些传统观念提出大胆质疑,对前人尚未揭示的规律勇于探索,即使有不妥之处,得出的某些结论不尽成熟,甚至走入“误区”,教师也要满腔热情地肯定其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找出不足,分析原因,走出“误区”,变不足为圆满,变错误为正确,使学生的认识产生质的飞跃。如在讨论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时,有学生将我国目前的经济困难与美国当年的经济危机等同起来,认为要照搬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对此,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回忆资本主义的发展史,着力揭露美国无法解决的内在矛盾,认清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接着,笔者在实事求是地介绍我国目前面临的经济困难之后,启发学生畅谈改革开放2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目前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目前的经济困难只不过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的阵痛,是局部的、暂时的,与美国当时的经济危机呈现的“大萧条”、“大恐慌”是根本不同的。只是某些现象有相似之外,况且在程度上也轻微得多。如我国目前下岗待业人员约为1100万人,这对一个拥有12 亿人口的大国来说算不了什么,与美国当时约有占劳动人口1/4的1500万人失业更是不可比似的。从而正确理解党中央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倡导有中国特色的“罗斯福”措施,不失为借鉴国际经济发展历史经验的明智之举,这对克服暂时的经济困难,确保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很有积极意义。
  开展课堂讨论,收到了如下效果:
  (一)开辟了宽松的民主教学环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了学术气氛,学生普遍反映:“课堂讨论一道题,课外狠下十分功”。
  (二)“逼”得学生带着问题去细细咀嚼教材,认真查阅资料,写好发言提纲,并积极争取发言。这样,既动了脑,又动了手,还动了口,印象自然深刻,记忆必然牢固,从而实现了基础知识的再认和深化。
  (三)提高了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写发言提纲,培养了学生对各种历史资料的搜集、阅读、综合和运用的技巧。通过发言和争论,又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从而较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四)在讨论出现高潮,特别是发生争论时,学生本能地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和冲动,从而使学生获得跳跃性的提高。
  (五)课堂讨论的收获,使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历史的兴趣,进一步激发了求知的热情和自信心,形成了“兴趣——用功——提高”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讨论未俊峰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0年 第20期
  [2]浅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讨论和课堂气氛陈文昌 《学园:教育科研》2010年 第15期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将从档案管理角度分析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及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现状和档案信息管理网络化的优势,提出了加快推进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 企业档案 信息建设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信息化已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大趋势。促进企业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提升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各企业档案工作发展的当务之急。  
目前伴随着我国城市经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并且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也是促进了地铁工程发展得越来越多,但是在地铁发展的过程中,其牵引系统以及辅助
5月11日,全省党校工作座谈会在省委党校召开.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东奇出席会议并讲话.rn杨东奇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
期刊
一rn沿着崎岖山路,闻着馥郁花香,我们向中越边境进发,去探访新发现的“胡志明洞”.这是怎样的一个山洞?越南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国人民的好朋友胡志明主席为何曾经住在这个山
在中央空调中自动控制系统的有效应用,发挥出了巨大的应用价值,其不仅实现了一种良好的节能降耗的效果,而且也使得系统的控制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所以,自动控制系统在中央
“母语既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也是一种文化的灵魂,母语的消失,意味着一种文化没有了自己的灵魂,而一种没有了灵魂的文化不会是生动而充满活力的,它终归要逐渐消逝。” “Mothe
在现代路桥工程建设发展过程中,检测技术应用具重要意义,是路桥工程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我国道路运输安全保证.就目前来看,检测技术在路桥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效果并不好,保证发
对大多数进行进出口贸易的中小型企业来说,物流金融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融资难、资金流动慢、资金链易断裂等问题,因此物流和金融的结合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从物流金融在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其在控制领域同样也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改进效果,不仅仅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越来越常见,其具体的控制技术手段也越来越先进,比如对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