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士群体与新加坡早期文化空间的初创

来源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ihuaita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从早期中国驻新加坡领事左秉隆、黄遵宪对新加坡文教事业的贡献,流寓文人邱菽园主导的文学活动以及卫铸生、丘逢甲、康有为等过境文人的积极参与三个方面,论证了一批华人“类士群体”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建构新加坡本地文化空间、提高新加坡华人社群文化素养的中坚力量。这个类士群体的形成离不开两任驻新领事官所创办的文学社团的辛勤培育,离不开寓居星洲的文化名人邱菽园的强力推动,也离不开过境文人的积极参与。这三方面的力量各有优势,缺一不可。
其他文献
在国际经济交往日渐频繁的今天,国内对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英语翻译专业成为当前的热门专业之一。而将茶文化与英语翻译教学相结合,不仅能够丰富英语翻译教学的内
目的观察二维Simpson法和M型Teichholz法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误差率。方法采用二维Simpson法和M型Teichholz法测量50例AMI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