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轩:人生是一盒豆腐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x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劉轩身上,带着多重标签:台湾音乐圈酷炫的制作人,有“时尚电音之父”的称号;口才了得的主持人,4次入围台湾广播金钟奖,3次登上TedX的讲台,还拿过大陆综艺节目《我是演说家》的总冠军;创意无限的广告人,服务于玛莎拉蒂、阿玛尼等“豪门”。他潇洒地穿梭于截然不同的领域,过着堪称“花心”的人生。
  
  而写作则算是他“从一而终”的最爱:19岁起,他就写出第一部作品《颤抖的大地》。这20多年来,每隔几年,他必定会写出点什么,至今已有10余部作品。
  最新的书叫作《幸福的最小行动》,“之前我写的东西,属于那个叛逆的年代,是在寻找自己,分享心情。但现在我把它整理成一个生活论,属于有技巧、有方法、有理论的心理学书籍。”刘轩对《环球人物》记者细细解释。

父亲光环下的叛逆少年


  在台湾,《幸福的最小行动》叫作《心理学如何帮助了我》。后一个名字,显得很随性,很个人主义。“因为在台湾,大家都很了解我。”
  刘轩的父亲是大作家刘墉。这个作家父亲把教育儿子的点滴写成文章,出了书。网络时代很多人说“某某家的小孩我是在朋友圈看着他长大的”,刘轩就是所有人在他爸书里看着长大的,说他是台湾“最著名的儿子”,一点不为过。
  因为这种熟悉感,“我可以从一个比较个人化的角度出发,说心理学当年如何帮助了我,但大陆读者并不了解我的背景。所以我希望用一个幸福跟最小行动的概念,明确告诉读者这本书可以为你带来些什么。”
  对刘轩来说,成长中最大的“烦恼”,应该来自父亲的阴影。他的父亲不仅是畅销书作家,知名摄影家、记者,也是艺术界很有声望的中国画画家;他的母亲曾是纽约圣约翰大学的入学部主任,手下管理着40多个秘书。父母的成功,对刘轩来说,是幸运,也是负担。不知道自己要成为谁,又迫切想让大家看到自己,他时常感到委屈,也很讨厌“刘墉的儿子”这个称呼。
  从小,刘轩就被父亲训练写作文。出去玩都不能表现得太开心,否则父亲就想让他写点什么记录那美好的瞬间。22岁那年,他和父亲敞开心扉。“你知道我高中时为什么那么叛逆吗?因为我觉得我长大了,不该什么都听你们的。所以你叫我往左,我就偏往右。我有自己的想法,我该找到自己的位置!”父亲建议他当专职作家,他坚决拒绝,跑去旅行、做公益,宁可把写作当爱好。

在跌跌撞撞中找到自己


  小时候,刘轩很爱变魔术。他买来教人变魔术的书,还有一些道具,整天表演给大人看。“我觉得很酷。你明知道它不是真的,但却可以用一个技巧让它看起来就是真的,当时小不理解,后来才明白这里面其实有一种心理学,人都有盲点,如果你发现了并善加利用人们的盲点,就可以让奇迹发生。”他对此好奇极了,甚至在考入茱莉亚音乐学院之后,又去哈佛读心理学。
  但心理学并没有想象中美好。大学期间,刘轩有严重的拖延症。他曾去学校的心理系图书馆借一本关于如何克服拖延症的书,结果拖到过期没还,被图书馆罚钱!
  毕业之后,眼看其他同学都在创业,成功也好、失败也好,各有各的精彩,他自己似乎已与现实脱节,在研究所里与书本为伍。在毕业5周年的同学聚会上,刘轩就在哈佛大学里住着,却没有参加任何活动,整天躲在房间里面,自卑得像个留级生。
  第二年发生了“9·11”恐怖袭击,刘轩加入了灾后帮人们走出创伤的心理咨询团队,结果更加受挫。他发现面对这样巨大的苦难与忧伤,过去学到的理论与知识,没有一个能在当下派上用场。他无法让这些人停止忧伤,更无法让他们重拾快乐,甚至他自己都受此影响,有了抑郁倾向。作为一名心理学博士,他去了心理门诊寻求帮助。医生是一位年轻女士,刘轩觉得应该能谈得来,一股脑把心事全倒了出来。医生带着怜悯的表情听他说完,然后直接拿出了处方单:Zoloft(左洛复)50mg,一天一粒。
  刘轩遵照医嘱试了半年,感觉那段日子脑子里就像被蒙上了一层纱,不开心的思绪变得不重要,可开心的情绪也打了折扣。生活并没有什么改善。他停了药,决定彻底改变,搬回台湾,换个环境,重头再来。
  刘轩就像换了一个人,他当主持、玩音乐电台、制作歌曲、做广告,日子潇潇洒洒。他成了自带光环的人,而且很自由,想做什么就去做,有什么梦想就去实现。一路走来,也会时而迷惑:哪一面才是真实的自我?不惑之年的他,重新捡起了心理学。

那样的佛系不是佛系


  哈佛此前有一个排名第一的选修课,在大陆被称为“幸福课”。讲课老师塔尔·班·哈沙尔,是刘轩当年心理系的同学。“我们曾经有过几堂课是一起上的,他给我的印象是一个非常闷闷不乐的人。后来他有名了,自己也在书里写以前如何闷闷不乐。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不快乐,于是去研究快乐是什么,幸福是什么,进而得到体验,分享给学生。”
  刘轩的心理书籍也是自我的困惑和思考。2015年,他推出首部心理学作品《助你好运》,如今又出版《幸福的最小行动》。他说:“我的读者应该是二三十岁刚进入社会、刚开始摸索的年轻人,学校的理论跟现实有了碰撞,产生了迷茫。我希望能给他们一些选择,因为我自己体验了这么多种不同的处境,慢慢有了一些心得。”
  他写给年轻人的文字不同于鸡汤,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依托——积极心理学。刘轩说自己很认同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的学派。“过去几十年,心理学家认识到,心理学治疗好一个人,并不代表他此后就能重新拥有一个正向的人生。心理学最大的成就,其实是帮助‘悲惨的人’不那么悲惨。对个人来说,对社会环境来说,这就是一个正向的改变,一个良性循环。我发现,这和我小时候变魔术一样——让奇迹发生在身边。”
  微调,就是《幸福的最小行动》里的核心观念。比如,一个人想养成跑步的习惯,但一想到跑步那么累,就坚持不了几天。如果用“最小行动概念”设定一个再简单不过的行为,简单到做不出来都对不起自己,也许就能起到一点帮助。刘轩建议:每天到了锻炼时间,这个人只要穿上球鞋、系好鞋带,走到家门口,就可以了。而奇妙的是,往往等他走到门口,就会顺便走出去了。刘轩的一个朋友就是这样,现在已经开始挑战马拉松了。
2010年7月13日,刘轩(中)升格当爸爸了,他与父亲刘墉(左)、母亲一起秀出小宝宝的照片,并开心地比出与照片中女婴相同的势。

  已为人父的刘轩,不知不觉中还是被父亲所影响。刘墉有一句名言:“我有一颗很热的心、一对很冷的眼、一双很勤的手、两条很忙的腿和一种很自由的心情。”采访中,刘轩也告诉《环球人物》记者:“我很难讲自己是悲观主义或者是乐观主义,我是冷眼看真实生活,不愤世嫉俗,也不追随他人。”
  如今年轻人里流行“佛系”,在刘轩看来,“年轻人怎么可能没有欲望、没有梦想,只是现在的变化太快,让人很难去认定什么。如果想要自在,还是要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最怕的就是随遇而安,什么都好。那样的佛系不叫佛系,只是随波逐流”。
  电影《阿甘正传》里有一句经典台词: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拿到的会是哪一种口味。在刘轩看来:人生就像一盒豆腐,好不好吃,看加什么酱料。这个酱料的选择,来自你心里。
其他文献
1999年10月1日,天刚蒙蒙亮,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4层东北角的一个拍摄点上,挤满了十几个摄影记者,其中之一就是乔天富。  时隔20年,在北京解放军报社的家属院,退休5年的乔天富和《环球人物》记者回忆起那次难忘的拍摄经历。他从书柜中,翻出一本封皮有些老旧的画册——1999年11月,解放军文艺出版社为他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庆典大阅兵》。他翻阅画册,一一解说、如数家珍,向记者讲述了
陈建斌陈建斌执导的电影《第十一回》,他在其中饰演早点摊主马福礼。  陈建斌从酒店的房间走出来,接受这一天的最后一家媒体专访。从早到晚的采访车轮战把他折腾得够呛,每一次轱辘碾过,都得回屋缓几分钟,再出来继续说话。  在两架摄影灯的包夹下坐定,陈建斌神色如常,没有兴奋,也没有倦色。桌上一盘马卡龙,黄白粉绿,码得齐整,一点儿没动。不同的采访提纲散落各处,从五号宋体到初号黑体,各种大小型号。  51岁这一
徐学  两岸交流之初,在内地搞到一本台版书很难,见台湾作家更难,能近距离观察台湾作家更是难上加难。40年后的信息时代,天涯若比邻,台湾文友的样貌笑容和新出炉的创作,一下子就被推送到眼前。岛内80岁以上玩微信的作家并不多,从前是洛夫,我的手机里至今还有他生前的微信语音;现在是管管,我经常在朋友圈看到他的新鲜事。这不,最近他又出了一本幽默诗集《烫一首诗送嘴,趁热》,诗集的扉页上写着“九十岁的人生,十九
11月21日,江苏省南通市张謇生态颐生文博园里热闹非凡。来自法国、英国、日本、伊朗等国家的30多位在当地工作生活的“歪果仁(外国人谐音)”来到此处,参观了张謇故居、江海博物馆,还到博物馆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光看不过瘾,在黄酒酿造、陶艺制作等动手环节,他们跃跃欲试,撸起袖子打酒糟、捏陶器……親身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有的“歪果仁”表示 :“这样的活动让我们倍感亲切,就像回到了家乡一样。”
当下,对我来说,最难熬的事恐怕是坐地铁了。由于伦敦地铁建成早,如今许多基础设施已经相当老旧,如一些站点没电梯,令老人出行不便;一些地铁线路没空调,热空气长时间聚集在地铁隧道内无法散出,这让人们坐地铁有如“蒸桑拿”。我出门必经的一条地铁线路就是如此,每次走入车厢都闷热难耐。而对于民众要给地铁加装空调的呼声,伦敦交通局“体贴”地表示,将在2030年投入装有空调的新车。可见,给地铁降温没那么简单,其中涉
人物簡介:李云鹤,石窟壁画修复专家,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原副所长。1932年出生于山东潍坊,1956年起从事莫高窟文物保护工作,工作60余年,参与修复壁画4000多平方米,塑像500余身。2017年9月18日,李云鹤在榆林窟工作时留影。  86岁的李云鹤是敦煌最资深的壁画修复师,2015年到现在,他带着团队一直在进行榆林6窟大佛的修复工作。而冬季,是他一年中最清闲的时光——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河
因为在创业过程中不断被前辈大佬青睐和扶植,何小鹏经常被人称为“马云和雷军同时看中的男人”。他从UC优视公司起步,在阿里巴巴的身价达到数十亿元时“退休”,又在7天后决定开始人生第二次创业——出任小鹏汽车董事长,从互联网跨界到实体经济。  在《品格》节目的录制现场,穿着蓝T恤、牛仔裤的何小鹏显得很随性。这个节目是由安徽卫视、《环球人物》杂志、海棠映日联合出品,古井贡酒·年份原浆古20独家冠名的高端经济
1.努力安眠的人,往往更容易失眠。我前一天晚上跟风喝什么安眠糖浆,结果这辈子第一次失眠,一整晚。考前请务必保证睡眠质量。实在睡眠不足的话,硬撑到你最烂的那一科再打瞌睡。  2.比起安眠,更重要的是防蚊。我头天睡觉没拉蚊帐,被咬了七个包。考试的时候老想弯腰挠脚,监考老师把我当作头号监视对象。  3.家长应该给孩子和他们的男/女朋友约会的时间,既有助于放松心情,又可以一起复习。当年我不爱背单词,考试前
高盛的证券部门是其4个部门中收入和利润最多的,这个部门的高管也被看做未来华尔街的领袖人物。高盛现任总裁加里·科恩和首席财务官哈维·舒尔茨都曾任这个部门的主管。如今,又有一个年轻的名字将要冠以这个诱人的头衔,他就是阿肖克·瓦拉德汉(下文称瓦拉德汉)。  2014年2月10日,根据高盛的一份内部备忘录,41岁的瓦拉德汉成为高盛证券部门的联席主管之一,与另两位负责人伊莎贝拉·伊利特和巴勃罗·萨拉米共同执
“knock out”在英语里有“将对手击倒在地”的意思,也有“超级美女”的意思。最近英国14岁的少女萨莎贝宁顿成为名副其实的“knock out”,因为她在选美比赛中摘过桂冠,跨界到拳坛发展,又赢得了一个冠军头衔。   萨莎出生在英国兰开夏郡的伯恩利。2007年,母亲简哈里斯让当时只有10岁的萨莎参加“不列颠群岛小姐”选美,那是英国第一个为少年举办的成人风格的选美比赛。2008年,母亲又带她去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