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陶艺设计作品选

来源 :文艺生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bin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斌,高级工艺美术师;北海艺术设计学院陶藝设计专业。
其他文献
杜大伟,1959年生于河南开封,祖籍安徽萧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任书法导报社副总编辑。以书法、国画、篆刻创作为业,从事书法、国画艺术理论研究、编辑工作40多年。多年以来在国内部分省市举办个人书画作品展览10多次;出版个人书法、国画、篆刻作品集20多部;编辑书画专著几十册。  2016年所观摩的书画展中,杜大伟先生在开封举办的画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是因为他举办了两三次画展,更主要的是我在
期刊
王绪生,字子衡,1965年生于甘肃甘谷。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委员。书法作品入展第六屆全国书坛新人新作展、第二屆全国草书艺术大展、第六屆全国楹联书法展、中书协成立30周年会员优秀作品展、首届“张芝奖”全国书法大展、“瘗鹤铭奖”全国书法作品大展、全国首届临帖书法大展、中国(芮城)永乐宫第六届国际书画艺术节暨全国“魏晋风度”新锐书法作品展、全国第三届草书作品展;获第二屆中国
期刊
杨强立,1965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当代画家、收藏家。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北京黄宾虹山水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湖南省文史馆员书画院特聘书画家、湖南诗书画艺术院副院长。出版有《杨强立画集》《杨强立山水画集》等。2019年在北京荣宝斋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  如何画好中国画?是技艺的问题,也是情感的问题,亦是智慧的问题。技艺在于笔墨、布局和章法,情感在于思想和感悟,
期刊
收藏的乐趣,全在于寻宝和考证的过程。试想,如果收藏没有寻寻觅觅寻宝、艰难辛苦考证而至苦至乐的过程,而只像到超市买东西一样,付钱走人,还有何乐趣可言?  本人十年前得到一件顶级画稿刻铜作品,经过三年的艰苦考证才搞明白其中的奥秘,兴奋持续至今。今天就对各位藏友分享一下自己对于刻铜认识的逐步提高以及这件作品的考证过程吧!  对于刻铜艺术的认识和认知,也有一个由浅入深逐步丰富、逐步清晰的过程。2003年以
期刊
湖南老公安阳红光的《共和国不会忘记》三部曲终于完成了。从第一部追寻因为各种原因而从人们视野里消隐的老红军战士并为他们造像,到第二部以情景再现的手法再现湖南公安民警为百姓生命财产安全而出生入死、惊心动魄的动人情景,再到此次展出的为因公牺牲或致残的公安民警们以及拍摄其家人的思念与伤残民警的现在状况的第三部,作为整体的《共和国不会忘记》以丰富的艺术手法讴歌公安干警为人民而舍生忘死的献身精神,并且以对于他
期刊
非常感谢《艺术中国》杂志社邀请我参加这次座谈。在座的各位老师,都是文学艺术界研究王憨山写意花鸟画的专家和艺术家,比我有更多的见解,更有发言权,值得我好好学习。我很庆幸能和王老有这么一段忘年交,他的艺术人生和作品对我影响很大,今天我在这里想谈些与王老师交往的感受。  我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认识王老的。这段缘分还是缘于父辈。记得那是齐白石纪念馆办纪念活动时,我父亲负责接待娄师白先生,当时王老也来了,我因
期刊
江南水乡,烟雾微茫。柳林江畔的虎形山村(益阳市牌口乡),就像一块镶嵌在铂金上的翡翠,妖艳迷人,水润清透而有底色,一摩挲就能散发出袭人的灵气。  传说黄帝南巡,走到金雞凼金鸡叫,走到老虎凼(虎形山)老虎叫,走到猫精山猫叫。因此,虎形山变得更神秘,也更美丽,波光腾异彩,草木斗奇辉。  在明朝洪武二年,虎形山刘氏先祖世麟公携家人自江西迁徙入湘之新康都,后来晚辈一支斐俊公又从新康再度迁出,一路辗转察看,相
期刊
巨画《炎帝万岁!炎黄子孙万岁!》,这是我22年前亲自见证作者王憨山老师创作完成的。今天与人闲聊,我还有些津津乐道。  该巨画创作的时间是1998年10月23日,地点在株洲市炎陵县桃源洞珠帘山庄。当时,株洲市人民政府为把“’98中国株洲炎帝节”举办得更加丰富更加完美,特邀省里和市内一批书画家举办了一个“丹青歌盛世,翰墨颂炎陵”的主题笔会。我作为本次活动的采访记者和工作人员,全程陪同书画家们参加了公祭
期刊
在望城,我两次去了秦石蛟的华夏剪纸博物馆。  那天的雨不小,我和采风团的作家艺术家们涌进了这栋陈旧的楼里,一大帮人呼呼地上楼竟有些拥挤。五层的剪纸馆,整个三层陈列着秦石蛟收集的百余年来的按剪法、地域、时间分类的剪纸。我走了一圈,还是喜欢六七十年代的剪纸,透着一种农耕民族的纯朴美好。为我们导览的秦求是博物馆创办人秦石蛟的孙女。秦求的讲解整合了剪纸走过的漫长一百年,为百年中国剪纸排理出一个清晰的线索,
期刊
随着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发展,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族美术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自古民族美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和灵魂,各地方民族美术是民族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地方民族美术的探索,对地方民族美术的传承与保护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正确认识地方民族美术  通常很多人会对本土的民族美术认识不够,忽略地方民族美术的自然、淳朴和真实的的特性,而认为本土民族美术是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