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等职业学校中,计算机作为其基础课程对学生的整体发展来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对于计算机这门课程来说,是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一门课程,为了大体支持教育部所提出的以就业为导向,加快对职业教育的创新,对于计算机老师来讲应该以就业为主要目的,对教学方法等做出不断的完善。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职业教育;就业导向;课堂教学;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7-0165-01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模式混乱,教学方法陈旧单一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技术更新得十分迅速的学科,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与改变,那么计算机教师就需要不断地对计算机的一些新知识进行钻研与掌握,进而才能够在计算机的教学中得以胜任。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许多教师往往把更多的时间利用在了对新技能的掌握上,而对于计算机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的研究并没有放在重要的位置,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仅仅采用单调的口授模式来向学生们传授知识,本身对于计算机这门学科来讲就是相对复杂的学科,再加上中职学校的学生们的一些基础知识本身就比较薄弱,那么仅仅采用课堂灌输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再加上对一些计算机知识的难点无法得以较好的理解与掌握,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们产生厌恶的心里,从而大大降低了学生们学习的效率。
(二)评价方法陈旧,忽视技能考核
在中职学校中,为了考评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会相应地实施计算机考核,但是目前传统的计算机考核方法并没有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其考核的内容重点是对教材一些重点知识的记忆与掌握,而对于学生们实际的操作能力等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现有考核方式过于重视对结果的考核,而忽略了对学生们学习过程的考核,那么相应的学生们就会重点对所要考核的知识进行掌握,进而忽略了实际的操作能力,那么对于学生们以后的就业来讲就没有与其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进而出现了教学与实际的工作需要脱节的现象,从而对学生们的就业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除此之外,对于目前的一些计算机的考试、考证来讲,其重点也放在了对学生们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核上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学生们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对知识的掌握上面,那么不免会出现即使学生成绩十分优秀,但是在工作岗位中却什么也不会的现象,进而发生学校与工作严重脱节的现象。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改进措施
(一)就业导向型的质量观
对于中职学校来讲,仅仅树立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观念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注重是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质量。在积极响应2005年5《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所强调的“职业学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号召之外,更多的是学校应该更加注重现今市场对人才技能方面的需要,并且根据这些需要来对原有的一些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与完善,把实践教学放在首要的位置,进而以为社会培育出所需要的人才为主要任务,实现教学与实际工作上的脱轨。
(二)能力本位的教学观
除了对于学生们专业技能的不断培训,中职学校还应该注意对职业道德与遵守职业规范上的培训,因此所谓的“以能力为本位”中所谓的能力不仅仅是指专业技能,还包含了一个人的职业道德能力、表达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等等。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中职学校还要注意对学生们全方位的发展,进而在以后的就业中能够提高其自身的竞争优势与综合能力。
(三)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观
为了将学生打造为就业型人才,那么在教师的教学方法上面就应该做出相应的改革与完善,应该改变原有的仅仅口授为主要教学方式的方法,注重对学生们学习兴趣的培养,进而大大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对基础知识的传授方面上,教师应该引进一些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可以以播放一个小视频与图片的方式来帮助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与学生们多互动,时刻掌握学生所不理解的问题,进而对其做出重点的讲解。通过借助教学设备教学,不仅方便了学生们对一些知识的更好理解,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了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教师还要更加注重学生们的亲自实践能力,因此在对知识进行讲解之后,教师们可以将学生们带入计算机房,对自己所学过的知识进行亲自的实践与操作,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的思考能力,对于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与步骤等,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最终完成完整的操作,在学生们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进行来回的巡视,对于个别学生的一些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与改正,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对知识真正的掌握能力,还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进而实现学校与工作的良好衔接。
(四)大力吸引企业的参与
中职学校要想为社会培育出符合要求的专业型技术人才,那么其前提就是时刻地了解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而根据其具体需要来有目标地对学生们进行塑造,因此对于中职学校来讲,应该大力吸引企业参与其中,可以与他们签订人才协议,定期地为相应企业培育出他们所需要的人才类型,进而从根本上实现学校与工作的接轨。
(五)不断提升教师们的教学能力
教师教学能力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对学生们的教学质量,因此中职学校还应该大力提高教师们的教学能力,鼓励他们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进而不断提高其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在这其中,学校可以为计算机教师们施行定期的培训,使他们不断了解与掌握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从而针对自身的缺点,使自身的教学方式做出不断的改进与完善。除此之外,中职学校还可以对教师们的教学情况制定一系列适当的奖惩制度,对一些表现十分优秀的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对于一些表现不是很优秀的教师给予适当的批评与惩罚等,进而鼓励教师们创作出更多的有利于学习的教学方法、积极努力的工作,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对学生们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吴庆松.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探讨[J].才智,2011
[2]张伟波.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探讨[J].信息系统工程,2012
关键词:职业教育;就业导向;课堂教学;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7-0165-01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模式混乱,教学方法陈旧单一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技术更新得十分迅速的学科,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与改变,那么计算机教师就需要不断地对计算机的一些新知识进行钻研与掌握,进而才能够在计算机的教学中得以胜任。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许多教师往往把更多的时间利用在了对新技能的掌握上,而对于计算机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的研究并没有放在重要的位置,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仅仅采用单调的口授模式来向学生们传授知识,本身对于计算机这门学科来讲就是相对复杂的学科,再加上中职学校的学生们的一些基础知识本身就比较薄弱,那么仅仅采用课堂灌输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再加上对一些计算机知识的难点无法得以较好的理解与掌握,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们产生厌恶的心里,从而大大降低了学生们学习的效率。
(二)评价方法陈旧,忽视技能考核
在中职学校中,为了考评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会相应地实施计算机考核,但是目前传统的计算机考核方法并没有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其考核的内容重点是对教材一些重点知识的记忆与掌握,而对于学生们实际的操作能力等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现有考核方式过于重视对结果的考核,而忽略了对学生们学习过程的考核,那么相应的学生们就会重点对所要考核的知识进行掌握,进而忽略了实际的操作能力,那么对于学生们以后的就业来讲就没有与其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进而出现了教学与实际的工作需要脱节的现象,从而对学生们的就业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除此之外,对于目前的一些计算机的考试、考证来讲,其重点也放在了对学生们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核上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学生们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对知识的掌握上面,那么不免会出现即使学生成绩十分优秀,但是在工作岗位中却什么也不会的现象,进而发生学校与工作严重脱节的现象。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改进措施
(一)就业导向型的质量观
对于中职学校来讲,仅仅树立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观念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注重是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质量。在积极响应2005年5《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所强调的“职业学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号召之外,更多的是学校应该更加注重现今市场对人才技能方面的需要,并且根据这些需要来对原有的一些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与完善,把实践教学放在首要的位置,进而以为社会培育出所需要的人才为主要任务,实现教学与实际工作上的脱轨。
(二)能力本位的教学观
除了对于学生们专业技能的不断培训,中职学校还应该注意对职业道德与遵守职业规范上的培训,因此所谓的“以能力为本位”中所谓的能力不仅仅是指专业技能,还包含了一个人的职业道德能力、表达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等等。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中职学校还要注意对学生们全方位的发展,进而在以后的就业中能够提高其自身的竞争优势与综合能力。
(三)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观
为了将学生打造为就业型人才,那么在教师的教学方法上面就应该做出相应的改革与完善,应该改变原有的仅仅口授为主要教学方式的方法,注重对学生们学习兴趣的培养,进而大大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对基础知识的传授方面上,教师应该引进一些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可以以播放一个小视频与图片的方式来帮助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与学生们多互动,时刻掌握学生所不理解的问题,进而对其做出重点的讲解。通过借助教学设备教学,不仅方便了学生们对一些知识的更好理解,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了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教师还要更加注重学生们的亲自实践能力,因此在对知识进行讲解之后,教师们可以将学生们带入计算机房,对自己所学过的知识进行亲自的实践与操作,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的思考能力,对于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与步骤等,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最终完成完整的操作,在学生们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进行来回的巡视,对于个别学生的一些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与改正,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对知识真正的掌握能力,还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进而实现学校与工作的良好衔接。
(四)大力吸引企业的参与
中职学校要想为社会培育出符合要求的专业型技术人才,那么其前提就是时刻地了解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而根据其具体需要来有目标地对学生们进行塑造,因此对于中职学校来讲,应该大力吸引企业参与其中,可以与他们签订人才协议,定期地为相应企业培育出他们所需要的人才类型,进而从根本上实现学校与工作的接轨。
(五)不断提升教师们的教学能力
教师教学能力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对学生们的教学质量,因此中职学校还应该大力提高教师们的教学能力,鼓励他们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进而不断提高其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在这其中,学校可以为计算机教师们施行定期的培训,使他们不断了解与掌握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从而针对自身的缺点,使自身的教学方式做出不断的改进与完善。除此之外,中职学校还可以对教师们的教学情况制定一系列适当的奖惩制度,对一些表现十分优秀的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对于一些表现不是很优秀的教师给予适当的批评与惩罚等,进而鼓励教师们创作出更多的有利于学习的教学方法、积极努力的工作,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对学生们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吴庆松.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探讨[J].才智,2011
[2]张伟波.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探讨[J].信息系统工程,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