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庄子》中的“忘”及其美学意义

来源 :湖北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epuwa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忘”是《庄子》人生哲学的重要概念,是《庄子》面对丧己于物、丧性于形、丧真于心知等导致的人生困境,寻找精神超越的重要途径。在《庄子》中,“忘”主要是一种修养工夫,可以由梦而忘、由技而忘、坐忘;同时,“忘”也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状态和人生境界。对《庄子》“忘”这一概念进行研究,为我们理解审美心胸中无功利性的审美态度、艺术创作中无意识的自由创作以及人生艺术化等方面都提供了启发。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传统且经典的饮食模式,地中海饮食自被定义以来,就被大量的实证研究逐渐推崇为一种能够改善身体健康的积极有效的饮食方式,在人口健康领域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地中海饮食的定义与内涵梳理,分析与审视其健康与可持续效应。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大背景下,结合地中海饮食进行健康教育,以期为中国饮食模式的优化升级与居民人口健康素质的提升提供参考。
介绍了掘进机在工程实践中常见的几种调速方式,分析了每种调速方式的优缺点,提出了将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应用于掘进机截割电机调速。分析相关因素对临界转速的影响规律,将岩石内聚力作为环境变量来模拟截割过程中岩石硬度变化,利用仿真软件搭建了直接转矩仿真模型,通过改变内聚力大小分析截割电机临界转速的变化,研究分析直接转矩控制技术作为截割电机调速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本文以粤教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教学为例,从科学探究的各个步骤具体阐述教师通过开展实验创新设计,将实验变得更加新奇有趣和简单易懂,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发展的做法。
目前,关于煤矿井巷工程的造价管理问题已经引起了项目管理和经济管理行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为了实现煤矿井巷工程的造价精细化管理,切实提高煤矿建设和生产运营效率,有必要综合煤矿决策、设计、发承包、施工结算、生产运营等不同建设阶段进行统一的造价管理,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学生价值观的培育,成才之前先成人"。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的各种问题涌现出来,小学阶段学生的德育教育问题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正所谓,树人之计在于"德",在此背景下,我结合多年的班级管理经验,探讨小学班级德育管理的有效之策,希望能够为该方面的发展提出有效见解。
“凝神”是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命题,源自《庄子》的“凝于神(疑神)”和“神凝”。“气”是理解“凝神”的关键所在,庄子的“气”具有身体面向“,气”不仅充实身体,而且人的精神或心灵活动依靠“气”来承载和实现。“听之以气”揭示了“身(体)“”心“”神”与“气”的内在关系。由于“气”的内充作用,人能够通过听“气”实现体“道”,从而到达“虚”的境界,即应目、会心、畅神。从审美发生的过程来看“,凝神”即“用志不
商代已有原始瓷器且是原始青瓷。东汉时真正的瓷器诞生。魏晋南北朝被称为有大发展、大变革的“陶瓷时代”。隋唐五代迎来了其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亦为宋元时期达到顶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文将概括隋唐时期陶瓷发展及唐代形成“南青北白”格局的文化背景,并借助相关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记载分别从瓷窑的命名、烧造时间、分布地点,以及瓷器的制法、胎质、釉色、器形、装饰纹样等多个方面论述以展现越窑所代表的青瓷文化与邢窑所代
小学语文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它直接关系到小学生的未来发展,而作文是一项非常困难的课程,由于小学生的年纪还小,对写作没有太多的兴趣,因此,有些小学生在进行语文写作时,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对作文的思考上,缺少逻辑性和可读性。因此,在目前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积极探索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策略,并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从而真正地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这一背景下,文章从分析小学语文写作的内涵入手,
<正>水资源是国土空间规划必不可少的资源要素。随着我国经济加速发展,水资源污染破坏现象不断加剧,水资源供需失衡状况日益严峻,需要在国土空间规划中重新考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将以水定人、以水定地原则贯彻于水资源规划中。《水资源规划及利用(第三版)》一书从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基础理论入手,重点介绍水资源规划的方法,清晰论述水库兴利调节、洪水调节、电力系统、水力水能等方面的计算方法,为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提供
期刊
《齐物论》中“天籁”既有形下意义,亦有形上意义,也指作为人的境界的道。从文本出发,“天籁”切合齐物思想,可分为三层境界,这是“吾丧我”即得道的过程:第一层境界为自形下体道,通过形下实有的“天籁”发觉其可作为不被主体作用的客体而单独存在,从而意识到道的存在,使“吾丧我”发生;第二层境界为顺道通形上,是在察觉到道的存在后,顺应主体和客体的自然状态,通过偏缺的样态中的道,闻得无声的“天籁”,进入“道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