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面对初中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疑有绝对的促进意义。本文依据教育水平、学生情况等的不同,因地制宜地为老师寻求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方式方法,以期为初中英语教学作出贡献。
关键词: 初中英语 主观能动性 教学问题
学生是学习的主导,学生才是课堂主角,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课堂效率。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本身学起来就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对于初中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在大城市还好,很多学生小学时就接触英语,教起来相对容易些,但是对于很多教育落后的地方,初中阶段学生才刚刚接触英语,对于这些学生而言,英语完全是陌生的,这样的情况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难度是极大的。面对这种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教育工作者需要做的就是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从一开始就爱上英语,自发主动地学习英语,这样才能真正克服初中英语教学的难关。本文对初中英语的教学现状作简要分析,提出如何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方法,为初中英语教学进言献策。
一、初中英语教学现状的简要分析
古语有云:师夷长技以制夷。我们要学习别人的东西来抵制别人,后来又有洋为中用的思想。西方的很多思想都比较先进,是值得我们吸收的。所以作为肩负教育下一代艰巨任务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及思想的教育。
我国的教育水平各地区参差不齐,不能一概而论,就教育水平比较发达的城市而言,学生本身的起点就要高些,身边的事物也比较先进,教育起来相对容易,但是对于中低水平的地区,学生的基础相对较差,平日接触国外的东西也比较少,老师讲起来显得很生硬,学生接受起来也比较陌生,学习处于一种很被动的状态。打个比方,大城市里的孩子可能在平日里打招呼或是简单的日常生活中就会穿插一些简单的英语,比如“Hello,how are you?”等,但是对于农村的孩子你可能问他abc,他都不知道是什么。这势必会产生两极分化,而且会日趋严重,绝对不利于我们教育的长远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农村孩子这个特殊的群体,生活环境比较差,思想比较落后,师资力量也相对比较匮乏,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不能忽略,绝对应该引起重视。我国的初中英语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面对日益发展的社会,这些问题亟待解决,并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
二、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意义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机械地传授知识,而是让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学习知识也不只是为了应付一时的考试,或是为了一时的掌握,而是需要学习一种技能以对他们的未来发展有促进意义。这一切都向我们透露一种讯息,教育工作者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的思想和内心得到同步健康的发展。
面对当今英语教学参差不齐的现状,如果只是不断加强师资力量或是教学设施等硬件的建设,而不从学生本身出发的话,就只会是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利于教育长远的发展。从学生实际出发,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真正地爱上英语,融入英语学习的氛围当中,不再把英语当做一种负担,当成一门外语来学习,而是作为一种兴趣、一种爱好来学习,这样老师在教学时就会比较容易,不必照本宣科般地教学,而是顺应学生需要,制订合适的教学计划。
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可以将传统学生的身份进行转变,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知识的真谛,进一步实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目标,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新课改提出的对于培养学生的全方位素质也与这一点不谋而合。
三、如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面对学生被动学习,教育现状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提出对于解决这一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且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积极作用。下面将简要阐述如何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
英语之于我们是外语,一般家庭的孩子从小就没有接触过,成长的环境也不涉及英语,所以很多孩子学起英语来显得困难,尤其是对于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而言,孩子上了初中才开始接触英语。对于这部分群体而言,英语学习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显得尤为吃力。老师上课开始就是讲abc,学生不知道由来,这从何理解,如何接受。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陌生,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对于解决这个问题有极大的帮助。加入生活元素,会使课堂变得亲切,如在学习打招呼的对话时,可以让学生模仿平时在生活中的方式,最后加上英语元素,让学生感受那种场景,便于理解。简而言之,就是在英语教学中给学生创设出平时生活情境,加入生活元素,让学生融入其中进行理解,激发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学习、探索,主观能动性得到有效调动,这对我们的教学是事半功倍的。
2.变传统课堂为开放课堂
中国孩子之于外国孩子,有极大一部分学生的自我创造性思维比较匮乏,思考问题的方式角度都比较传统,这与以往的应试教育有很大的联系。改变这种现象,我们需要从最基本的教学课堂予以改变,传统课堂就是学生整整齐齐坐在下面,老师严肃地在讲台上讲课,这不禁让学生觉得有一定的压迫感。我们可以将课堂变得开放些,譬如上课不需要学生坐得那么整齐,喜欢坐哪儿就坐哪儿,当然还是要遵守一定的课堂纪律的,或者上课前让学生们先讲讲生活中遇到的有趣的或是觉得对学习英语有帮助的小插曲等。总之,可以将传统课堂模式变得开放,在正式讲授知识前让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这样学生学知识就犹如一块干海绵对水的无尽吸收。
3.转变学生和老师的角色
英语不同于其他学科,学英语不仅是学习一门语言,更多的是学习一种文化,一种思维方式,是极具现实意义的。传统教学中学生只是机械地接受知识,显得被动,我们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是要变被动为主动,将课堂上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老师可以主动给学生上台讲课的机会,鼓励学生多讲,这样学生就会觉得自己肩上有一定的责任,需要向大家教授知识,那学生就会主动进行课前准备,查找相关资料,等等,这对于学生对知识的熟悉和掌握都是有重大意义的,最后,学生还要上台讲解,这样学生的表达能力会有极大的提升,同时教师可以检验学生的吸收情况。老师和学生角色互换对于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有积极意义。
4.课后作业多元化
以往的课后作业老师布置的最多的就是背单词、背课文、做习题,等等。我们现在提倡的是素质教育,一定要改变这种模式。学生的个人情况都是不同的,欠缺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老师如果一概而论,可能效果就不好,甚至有的时候会有副作用,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适当记录学生的情况及需要,在安排作业的时候有针对性地安排,每个学生都可以不一样,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安排他和外国人交流等。这些可以让学生有存在感,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习英语。
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对初中英语教学有极大的作用,但各地区的教育水平不同,学生的情况也不同,需要取得最好的教学成果,就需要老师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情况去寻找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方式方法,以为初中英语教学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高艳霞.初中英语“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新课程视窗,6.
[2]谭晓敏.初中英语自主学习的几点思考和策略.经验交流,2013(4).
[3]李海霞.如何发挥学生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主体性.前沿观察,50.
关键词: 初中英语 主观能动性 教学问题
学生是学习的主导,学生才是课堂主角,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课堂效率。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本身学起来就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对于初中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在大城市还好,很多学生小学时就接触英语,教起来相对容易些,但是对于很多教育落后的地方,初中阶段学生才刚刚接触英语,对于这些学生而言,英语完全是陌生的,这样的情况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难度是极大的。面对这种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教育工作者需要做的就是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从一开始就爱上英语,自发主动地学习英语,这样才能真正克服初中英语教学的难关。本文对初中英语的教学现状作简要分析,提出如何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方法,为初中英语教学进言献策。
一、初中英语教学现状的简要分析
古语有云:师夷长技以制夷。我们要学习别人的东西来抵制别人,后来又有洋为中用的思想。西方的很多思想都比较先进,是值得我们吸收的。所以作为肩负教育下一代艰巨任务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及思想的教育。
我国的教育水平各地区参差不齐,不能一概而论,就教育水平比较发达的城市而言,学生本身的起点就要高些,身边的事物也比较先进,教育起来相对容易,但是对于中低水平的地区,学生的基础相对较差,平日接触国外的东西也比较少,老师讲起来显得很生硬,学生接受起来也比较陌生,学习处于一种很被动的状态。打个比方,大城市里的孩子可能在平日里打招呼或是简单的日常生活中就会穿插一些简单的英语,比如“Hello,how are you?”等,但是对于农村的孩子你可能问他abc,他都不知道是什么。这势必会产生两极分化,而且会日趋严重,绝对不利于我们教育的长远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农村孩子这个特殊的群体,生活环境比较差,思想比较落后,师资力量也相对比较匮乏,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不能忽略,绝对应该引起重视。我国的初中英语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面对日益发展的社会,这些问题亟待解决,并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
二、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意义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机械地传授知识,而是让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学习知识也不只是为了应付一时的考试,或是为了一时的掌握,而是需要学习一种技能以对他们的未来发展有促进意义。这一切都向我们透露一种讯息,教育工作者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的思想和内心得到同步健康的发展。
面对当今英语教学参差不齐的现状,如果只是不断加强师资力量或是教学设施等硬件的建设,而不从学生本身出发的话,就只会是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利于教育长远的发展。从学生实际出发,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真正地爱上英语,融入英语学习的氛围当中,不再把英语当做一种负担,当成一门外语来学习,而是作为一种兴趣、一种爱好来学习,这样老师在教学时就会比较容易,不必照本宣科般地教学,而是顺应学生需要,制订合适的教学计划。
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可以将传统学生的身份进行转变,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知识的真谛,进一步实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目标,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新课改提出的对于培养学生的全方位素质也与这一点不谋而合。
三、如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面对学生被动学习,教育现状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提出对于解决这一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且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积极作用。下面将简要阐述如何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
英语之于我们是外语,一般家庭的孩子从小就没有接触过,成长的环境也不涉及英语,所以很多孩子学起英语来显得困难,尤其是对于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而言,孩子上了初中才开始接触英语。对于这部分群体而言,英语学习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显得尤为吃力。老师上课开始就是讲abc,学生不知道由来,这从何理解,如何接受。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陌生,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对于解决这个问题有极大的帮助。加入生活元素,会使课堂变得亲切,如在学习打招呼的对话时,可以让学生模仿平时在生活中的方式,最后加上英语元素,让学生感受那种场景,便于理解。简而言之,就是在英语教学中给学生创设出平时生活情境,加入生活元素,让学生融入其中进行理解,激发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学习、探索,主观能动性得到有效调动,这对我们的教学是事半功倍的。
2.变传统课堂为开放课堂
中国孩子之于外国孩子,有极大一部分学生的自我创造性思维比较匮乏,思考问题的方式角度都比较传统,这与以往的应试教育有很大的联系。改变这种现象,我们需要从最基本的教学课堂予以改变,传统课堂就是学生整整齐齐坐在下面,老师严肃地在讲台上讲课,这不禁让学生觉得有一定的压迫感。我们可以将课堂变得开放些,譬如上课不需要学生坐得那么整齐,喜欢坐哪儿就坐哪儿,当然还是要遵守一定的课堂纪律的,或者上课前让学生们先讲讲生活中遇到的有趣的或是觉得对学习英语有帮助的小插曲等。总之,可以将传统课堂模式变得开放,在正式讲授知识前让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这样学生学知识就犹如一块干海绵对水的无尽吸收。
3.转变学生和老师的角色
英语不同于其他学科,学英语不仅是学习一门语言,更多的是学习一种文化,一种思维方式,是极具现实意义的。传统教学中学生只是机械地接受知识,显得被动,我们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是要变被动为主动,将课堂上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老师可以主动给学生上台讲课的机会,鼓励学生多讲,这样学生就会觉得自己肩上有一定的责任,需要向大家教授知识,那学生就会主动进行课前准备,查找相关资料,等等,这对于学生对知识的熟悉和掌握都是有重大意义的,最后,学生还要上台讲解,这样学生的表达能力会有极大的提升,同时教师可以检验学生的吸收情况。老师和学生角色互换对于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有积极意义。
4.课后作业多元化
以往的课后作业老师布置的最多的就是背单词、背课文、做习题,等等。我们现在提倡的是素质教育,一定要改变这种模式。学生的个人情况都是不同的,欠缺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老师如果一概而论,可能效果就不好,甚至有的时候会有副作用,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适当记录学生的情况及需要,在安排作业的时候有针对性地安排,每个学生都可以不一样,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安排他和外国人交流等。这些可以让学生有存在感,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习英语。
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对初中英语教学有极大的作用,但各地区的教育水平不同,学生的情况也不同,需要取得最好的教学成果,就需要老师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情况去寻找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方式方法,以为初中英语教学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高艳霞.初中英语“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新课程视窗,6.
[2]谭晓敏.初中英语自主学习的几点思考和策略.经验交流,2013(4).
[3]李海霞.如何发挥学生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主体性.前沿观察,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