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本土文化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教育与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da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初中美术教育逐渐受到了重视,为了满足美术教育需求,教师要积极挖掘美术教学资源,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而我国民族文化丰富,为美术教学提供了基础。尤其是新疆地区的本土文化资源种类较多,对这些本土资源进行有效应用,不仅可以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还能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激发学生的传承意识,大幅度提升美术教学的质量。基于此,本文对新疆本土文化在初中美术剪纸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几点有效对策。
  关键词:新疆本土文化 初中美术 剪纸教学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8.040
  一、利用新疆乡土文化开发教学资源
  初中生的思维认知水平尚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美术教师在进行剪纸教学时,应有效挖掘新疆本地的乡土资源,与教材进行有效结合,强化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初中美术教材中蕴含着许多传统文化知识,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资源,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也能促进对学生素养的培养。而对本土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让美术教学活动更加贴合生活,更加生动形象,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理解相应的美术知识,同时激发学生对美术和剪纸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在课前可以先对新疆传统的图案文化进行大致介绍,并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几种传统花样,如传统织毯土库曼式纹样、传统巴旦木纹样、吐鲁番民间图案纹饰等。学生在仔细观察后会对这些传统图案产生浓厚的兴趣。剪纸教学中传统图案占据很大的分量,教师可以将两者有效结合,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并让学生对当地艺术有更生动、形象的认识,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通过新疆风土人情开展教学活动
  在进行初中美术剪纸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这两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深入了解新疆人的衣食住行、习俗等文化。新疆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许多少数民族具有独特的节日习俗,教师应基于当地丰富的风土人情来开展教学活动,与当地的特色文化相结合来进行剪纸教学。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新疆特色乐器如弹布尔、热瓦普、卡龙琴、牛皮鼓等,通过剪纸表现出来,将学生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不断拉近。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后会更愿意积极投入到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在初中美术剪纸教学中应用新疆的本土文化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进而形成浓厚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学习传统文化和剪纸的兴趣和热情。
  三、开展美术实践活动,体会本土文化
  实地实物是本土文化的景观,也是本土文化资源中的一项主要内容。教师应在进行美术剪纸教学时有效应用新疆的本土文化,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开展美术实践活动,参观当地蕴含传统文化气息的实地实物,将教材中的美术知识与课外文化资源有机结合,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受。
  例如,新疆少数民族的剪纸很多都是以民族历史为题材的,将先民奋斗的历史作为剪纸图案的题材,用以纪念民族精神和历史人物。例如,玛纳斯是一位非常勇猛、彪悍、能征善战的柯尔克孜族勇士,他的一声大吼可以震裂山河,他带领柯尔克孜族人赶走入侵者,统一了部落,成为民族的英雄。柯尔克孜族的剪纸艺术中,玛纳斯便是一个非常鲜活的、具有艺术魅力的人物形象,另外还经常出现刀剑、族旗、牛羊等反映军旅的生活的图案。教师在剪纸教学中,可将这些历史人物、故事作为切入点,让学生自主探究,或者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新疆的本土文化,升华对新疆的热爱。
  总之,现阶段,许多学校都积极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各学科的教学中,剪纸是我国民间极具代表性的传统艺术,剪纸课程亦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应在剪纸教学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有效融入本土文化,促进初中美术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祝思雨《浅谈新疆地域文化优势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以喀什地区为例》,《藝术品鉴》2017年第4期。
  [2] 周靓华《上海本土文化元素引入中学美术课堂的实践与思考》,《新一代(理论版)》2020年第8期。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幼儿园中为了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传承意识与能力,教师需要主动地将主题教学与传统文化整合在一起,利用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来丰富学生的思想认识,发挥出主题教学作用,提高幼儿园教育效果。  关键词:幼儿园 主题教学 传统文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7.050  随着我国与其他国家的交往不断加深,中华民
摘 要: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如果能够在开展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将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其一,利于中国文化不断传承下去;其二,利于学生更加有效地了解西方文化,让中国文化更好地融合在西方文化当中;其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学习英语这门课程,最终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传统文化 英语教学 初中 弘扬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7.
摘 要:信息技术是小学教育重要的重要课程,而传统文化教学又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教学方式。基于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教学课程与传统文化教学有效融合,使学生能对文化知识与信息技术的共同学习,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与信息技术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 信息技术 传统文化 融合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8.051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将其融入
摘 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深刻地理解地理知识,帮助学生把地理与国情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了解区域文化差异,懂得尊重不同文化。初中地理教师还要研究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式,构建更加科学的地理教学体系,从学生的地理学科学习能力与兴趣需要出发,合理地组织开展初中地理教学文化渗透活动。  关键词:初中地理 传统文化 渗透路径 DOI:10.12278/
摘 要: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美术经过几千年的积淀、传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传统。而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本文立足于初中美术教学角度,分析了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方法,使学生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在美术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是学生建立正确“三观”的根基,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举措,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更好地学习传统文
摘 要:当前,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具有极大的负面冲击。不仅如此,校园中的不良风气导致学生养成不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長以及良好素质的养成有极其负面的影响。因此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学校应该借助传统文化资源,推动校园文化健康发展,促进学生素养得到提升。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 融入 DOI:10.12278/j.issn.1009-72
摘 要:在中职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一步有效融合传统文化经典的相关内容,确保学生能在学习中更充分地领会和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经典中获得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传统文化经典融入中职班级管理的实践策略等相关内容。  关键词:中职 班级管理 传统文化经典 实践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
摘 要:经过历史的长期发展,形成了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着古人的聪明智慧,对当今人们的生活和价值取向等各方面都有着深远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提出要大力发展和弘扬传统文化,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一个重新的认识。而针对传统文化在教育教学中的渗透,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这对于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发挥着重要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 传统文化 结合策略
摘 要:高职院校作为教育的主要阵地,思想政治教育却面临很多问题,比较明显的是在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有困难。为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必须抓住当前新形势,面对存在的问题,打破以往局限,在工作制度上加强创新,从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此,本文将深入分析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缺失与构建问题,进而提出有教育意义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 优秀 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 DOI:10.12278/j.iss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发展,传统文化与教育教学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我国教育部门对中华传统文化在各个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给予了更多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广博,有些内容可与生物知识有机融合。生物学科知识点多、范围广、内容抽象。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生物学科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上,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意识不强。把传统文化渗透到生物教学中,让中华传统文化与生物教学有机融合,旨在创建生动、有趣的生物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