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结合。怎样才能让时媒体技术为语文教学服务,从而一改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一些不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使之为语文教师教学手段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直观的表达工具,既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学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诵读动画有听、有看、有情感,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集文学、声音、图像于一体,合理使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视听感官的需要,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语文;动画;多媒体
随着当今社会知识信息的激增和。减负提素”工作的深入开展,传统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也不断推陈出新。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多媒体技术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的交互式特点,编制的系列各学科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手段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形象直观的表达工具,既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多媒体技术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机遇。下面就中学语文教学,谈谈多媒体技术在其教学中的积极应用。
一、动画模拟
采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表达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说明文<中国石拱桥》有关知识时,可制作一个课件,利用石拱桥空间图形的分、合、转、并、移、裁、展等多种形式的动画,再结合有关必要的解说和优美音乐,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在头脑中形成石拱桥的整体形象,同时辅以启发性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自我挖掘“中国石拱桥”相关构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优美流利的形象特征。动画模拟不但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解之苦,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的教学效果。
二、图像的运用
(一)图片展示:1、展示陌生事物。对于一些陌生的事物,在课堂讲述时时教师的口头解释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活灵活现的。这时候图片的展示就大显身手了。如职教基础版中专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的《内蒙访古》、我院校本教材第二部分第四单元第三课课文《中国园林的风格》。这些课文的课件制作就需要用到大量的图片。2、古地名的解释。可以展示历史地图来直观再现。我在我院校本教材《大学语文教程》第二部分第三单元第二课的《晏子对齐侯问》的课件制作中,就用AcdSee 播放了一幅春秋时期齐、鲁图,来展示“齐国”、“鲁国”等多个古地名的区域。3、课堂练习。课堂内的知识点小结、习题等需要板书的内容可以
事先制作成文字图片,为课堂内的教学节省了大量书写的时间,也就提高了教学效率。如果你愿意,还可以花点时间将投影的文字格式化并动画处理,达到板书所望尘莫及的美轮美奂效果。如果你这天感冒而嗓子不好,你甚至还可以将需要讲述的内容也制作成文字图片,配以背景音乐来展示。
(二)影片播放:播放与课文内容有关或相同的电影剪辑,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江苏盐城职业技术学校的何立平老师制作的职教基础版中专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短歌行》课件,将电视剧《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中曹横槊赋诗的那一段剪辑插入在课件中的朗诵之后,对比鉴赏,相得益彰。还有皂湖中学的张勇和朱卫东老师制作的人教版初中第五册第三单元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课件就采用了电视剧《水浒传》的一段剪辑,生动再现了鲁提辖那三拳的威猛暴烈。
(三)、动画制作 1、文字动画:重点句子或词语的强调、提示,在进入、展示、
退出时采用动画效果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动漫工具:制作一些如WINDOWS 中的Office 助手般的动漫形象,插入在图片,尤其是文字图片的展示中,充当鼠标、教鞭之用,更能增添吸引力。3、情景动画:将课文内容的相关细节制作成动画来演绎,可以增添生动性。而且课件制作的最终目标是是将知识的讲授过
程全部动漫化,将教师这一角色虚拟化,这也是课件制作的最高目标。
三、影视演播
利用多媒体的摄像、声像结合功能。可以采集有关图片资料。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简介课文作者的生平及其成就时。如果借助多媒体,就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
四、演示实验
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图文并茂、综合处理功能,可以将例题编制成一题多解的形式,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加以演示比较,通过比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灵活运用已学知识的好习惯。如在“求异思维的作文教学辅导”中,就可以引导学生用悖于传统的观点来进行作文。具体地说,传统认为“班门弄斧”是不大可取的,但反过来想,又是十分可取的,没有“班门弄斧”的怀疑精神,又那来的发展创新。又如”好高鹜远”传统认为是不对的,但一个人在理想的追求上,如没有“好高骜远”的精神,就谈不上憧憬和进步了。
五、控制模拟
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交互性特点,可编写出较强带有控制性的模拟演示,充分体现语文中的抽象与具体结合的动态效果。例如:<赤壁之战>一文的教学,就
可以借助多媒体把那种场面恢宏的战争场景展现给我们的学生,让他们通过那具体形象的画面,并结合课文中的相关内容,就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年孙刘曹三方
争夺天下时的激烈程度。通过带控制性的模拟演示,使学生深深体会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树立辩证的思想。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多媒体正逐步走入课堂。多媒体技术对于包罗万象的语文学科来说,是不可多得的辅助教学手段,它可以播放动听的音乐,可以方便地调用图表、文字、图片,可以显示优美的动态画面,把课本上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形象的艺术片,把抽象的语文变为形象生动的语文,使语文教学达到一种新的境界。
总之,多媒体技术以它丰富的多媒体形式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和乏味,丰富了学生的直观感受,让学生在无意识下主动、轻松地接受语文知识。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我坚信,只要我们大家共同为之去努力、去开发、去研究,语文教学的明天会更加辉煌、更加灿烂!
参考文献:
[1] 巧用多媒体 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陕西教育 - 2011(9)
[2] 浅谈多媒体在课本语文向生活语文转变中的作用 -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2011(12)
[3] 浅谈如何上好语文多媒体公开课 -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 2011(4)
关键词:语文;动画;多媒体
随着当今社会知识信息的激增和。减负提素”工作的深入开展,传统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也不断推陈出新。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多媒体技术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的交互式特点,编制的系列各学科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手段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形象直观的表达工具,既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多媒体技术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机遇。下面就中学语文教学,谈谈多媒体技术在其教学中的积极应用。
一、动画模拟
采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表达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说明文<中国石拱桥》有关知识时,可制作一个课件,利用石拱桥空间图形的分、合、转、并、移、裁、展等多种形式的动画,再结合有关必要的解说和优美音乐,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在头脑中形成石拱桥的整体形象,同时辅以启发性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自我挖掘“中国石拱桥”相关构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优美流利的形象特征。动画模拟不但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解之苦,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的教学效果。
二、图像的运用
(一)图片展示:1、展示陌生事物。对于一些陌生的事物,在课堂讲述时时教师的口头解释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活灵活现的。这时候图片的展示就大显身手了。如职教基础版中专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的《内蒙访古》、我院校本教材第二部分第四单元第三课课文《中国园林的风格》。这些课文的课件制作就需要用到大量的图片。2、古地名的解释。可以展示历史地图来直观再现。我在我院校本教材《大学语文教程》第二部分第三单元第二课的《晏子对齐侯问》的课件制作中,就用AcdSee 播放了一幅春秋时期齐、鲁图,来展示“齐国”、“鲁国”等多个古地名的区域。3、课堂练习。课堂内的知识点小结、习题等需要板书的内容可以
事先制作成文字图片,为课堂内的教学节省了大量书写的时间,也就提高了教学效率。如果你愿意,还可以花点时间将投影的文字格式化并动画处理,达到板书所望尘莫及的美轮美奂效果。如果你这天感冒而嗓子不好,你甚至还可以将需要讲述的内容也制作成文字图片,配以背景音乐来展示。
(二)影片播放:播放与课文内容有关或相同的电影剪辑,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江苏盐城职业技术学校的何立平老师制作的职教基础版中专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短歌行》课件,将电视剧《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中曹横槊赋诗的那一段剪辑插入在课件中的朗诵之后,对比鉴赏,相得益彰。还有皂湖中学的张勇和朱卫东老师制作的人教版初中第五册第三单元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课件就采用了电视剧《水浒传》的一段剪辑,生动再现了鲁提辖那三拳的威猛暴烈。
(三)、动画制作 1、文字动画:重点句子或词语的强调、提示,在进入、展示、
退出时采用动画效果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动漫工具:制作一些如WINDOWS 中的Office 助手般的动漫形象,插入在图片,尤其是文字图片的展示中,充当鼠标、教鞭之用,更能增添吸引力。3、情景动画:将课文内容的相关细节制作成动画来演绎,可以增添生动性。而且课件制作的最终目标是是将知识的讲授过
程全部动漫化,将教师这一角色虚拟化,这也是课件制作的最高目标。
三、影视演播
利用多媒体的摄像、声像结合功能。可以采集有关图片资料。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简介课文作者的生平及其成就时。如果借助多媒体,就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
四、演示实验
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图文并茂、综合处理功能,可以将例题编制成一题多解的形式,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加以演示比较,通过比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灵活运用已学知识的好习惯。如在“求异思维的作文教学辅导”中,就可以引导学生用悖于传统的观点来进行作文。具体地说,传统认为“班门弄斧”是不大可取的,但反过来想,又是十分可取的,没有“班门弄斧”的怀疑精神,又那来的发展创新。又如”好高鹜远”传统认为是不对的,但一个人在理想的追求上,如没有“好高骜远”的精神,就谈不上憧憬和进步了。
五、控制模拟
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交互性特点,可编写出较强带有控制性的模拟演示,充分体现语文中的抽象与具体结合的动态效果。例如:<赤壁之战>一文的教学,就
可以借助多媒体把那种场面恢宏的战争场景展现给我们的学生,让他们通过那具体形象的画面,并结合课文中的相关内容,就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年孙刘曹三方
争夺天下时的激烈程度。通过带控制性的模拟演示,使学生深深体会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树立辩证的思想。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多媒体正逐步走入课堂。多媒体技术对于包罗万象的语文学科来说,是不可多得的辅助教学手段,它可以播放动听的音乐,可以方便地调用图表、文字、图片,可以显示优美的动态画面,把课本上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形象的艺术片,把抽象的语文变为形象生动的语文,使语文教学达到一种新的境界。
总之,多媒体技术以它丰富的多媒体形式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和乏味,丰富了学生的直观感受,让学生在无意识下主动、轻松地接受语文知识。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我坚信,只要我们大家共同为之去努力、去开发、去研究,语文教学的明天会更加辉煌、更加灿烂!
参考文献:
[1] 巧用多媒体 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陕西教育 - 2011(9)
[2] 浅谈多媒体在课本语文向生活语文转变中的作用 -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2011(12)
[3] 浅谈如何上好语文多媒体公开课 -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 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