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影片开始时,一脸稚气的孩子躺在车上熟睡,被父亲叫醒:“家正,到啦,弹琴啦!”这个到捷克表演的孩子,才11岁。
5年之后,曾经的孩子已脱去稚气,很是老练地指挥着校内乐团,并教训着师弟们:“人生不要黑白,我要给你们带来色彩!”
17岁,他带领着乐团赢得比赛。镜头前,同学们神采奕奕地回到学校,高呼“We are the best”,他却冷冷地站在一旁,面若冰霜,“我玩音乐,不是为了比赛。”
这个名叫黄家正的香港少年是纪录片《音乐人生》的男主角,为音乐而生,也因音乐走进导演张经纬的镜头。与此同时,《音乐人生》也证明了张经纬这位“半道出家”的导演终成正果,该片于2009年一举拿下最佳纪录片、最佳剪辑、最佳音效三项金马奖。
2009年12月7日,张经纬与《音乐人生》来到广州番禺,出现在2009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上。
让世界了解中国
本届大会以“生活中的阳光”为主题,推出“广东日”、“亚运日”、60春秋中国视野媒体联播、“广州之夜”、中国纪录片制作方案国际交流、国际纪录片制作日、纪录片节目买家面对面等活动。
与《音乐人生》一起走进番禺长隆大酒店国际会议中心参与展播的,还有来自60个国家和地区的160部中外优秀纪录片,其中64部影片入围终评。
对于纪录片导演来说,已经在广州举办了6届的国际纪录片大会是一个不错的舞台。通过这个舞台,在小众范围内传播、甚至带有媒体人自娱自乐性质的纪录片直面市场,与商业片同台竞技。
作为金马奖的获得者,张经纬导演说:“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音乐人生》走进广东市场。”对于香港制片人来说,同为泛粤语区域,广东是香港片进入大陆市场的前沿阵地。
大会组委会执行主任徐志彪说,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已经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纪录片交易交流活动,汇集了来自全世界的发行商和播出商。在这个舞台上,组织者希望借此让世界了解当下的中国和发生在这片大陆上的故事。
生活中的阳光
今年纪录片大会最大的宗旨是给广州市民带来全新体验,将评优主题定为“生活中的阳光”,邀请世界各国反映、发现和寻找日常生活中欢乐、幽默和乐趣的纪录片、纪录电影和纪录动画片参加,还首次吸收其他主题类影片报名评优,让更多中外优秀纪录片进入大会评优单元。
作为本土媒体,广州电视台今年选送了6部纪录片:《变脸——致安东尼奥尼》、《民勤的春天》、《男人美玉》、《十七岁的桥》、《新房子》、《爱上莎士比亚》。
这些纪录片将镜头对准这些年南中国沧海桑田般的变化。或走进一个广州正面临消失的渔村和生活于期间的普通人家;或记录一个遭受洪水失去家园的普通人,与其他灾民一起走上重建之路的故事。
主办方希望通过这样的展播,向世界展示本土文化和社会风貌,同时争取让广东的纪录片“走出去”,在软实力市场贴上更多的Made In Canton。
5年之后,曾经的孩子已脱去稚气,很是老练地指挥着校内乐团,并教训着师弟们:“人生不要黑白,我要给你们带来色彩!”
17岁,他带领着乐团赢得比赛。镜头前,同学们神采奕奕地回到学校,高呼“We are the best”,他却冷冷地站在一旁,面若冰霜,“我玩音乐,不是为了比赛。”
这个名叫黄家正的香港少年是纪录片《音乐人生》的男主角,为音乐而生,也因音乐走进导演张经纬的镜头。与此同时,《音乐人生》也证明了张经纬这位“半道出家”的导演终成正果,该片于2009年一举拿下最佳纪录片、最佳剪辑、最佳音效三项金马奖。
2009年12月7日,张经纬与《音乐人生》来到广州番禺,出现在2009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上。
让世界了解中国
本届大会以“生活中的阳光”为主题,推出“广东日”、“亚运日”、60春秋中国视野媒体联播、“广州之夜”、中国纪录片制作方案国际交流、国际纪录片制作日、纪录片节目买家面对面等活动。
与《音乐人生》一起走进番禺长隆大酒店国际会议中心参与展播的,还有来自60个国家和地区的160部中外优秀纪录片,其中64部影片入围终评。
对于纪录片导演来说,已经在广州举办了6届的国际纪录片大会是一个不错的舞台。通过这个舞台,在小众范围内传播、甚至带有媒体人自娱自乐性质的纪录片直面市场,与商业片同台竞技。
作为金马奖的获得者,张经纬导演说:“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音乐人生》走进广东市场。”对于香港制片人来说,同为泛粤语区域,广东是香港片进入大陆市场的前沿阵地。
大会组委会执行主任徐志彪说,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已经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纪录片交易交流活动,汇集了来自全世界的发行商和播出商。在这个舞台上,组织者希望借此让世界了解当下的中国和发生在这片大陆上的故事。
生活中的阳光
今年纪录片大会最大的宗旨是给广州市民带来全新体验,将评优主题定为“生活中的阳光”,邀请世界各国反映、发现和寻找日常生活中欢乐、幽默和乐趣的纪录片、纪录电影和纪录动画片参加,还首次吸收其他主题类影片报名评优,让更多中外优秀纪录片进入大会评优单元。
作为本土媒体,广州电视台今年选送了6部纪录片:《变脸——致安东尼奥尼》、《民勤的春天》、《男人美玉》、《十七岁的桥》、《新房子》、《爱上莎士比亚》。
这些纪录片将镜头对准这些年南中国沧海桑田般的变化。或走进一个广州正面临消失的渔村和生活于期间的普通人家;或记录一个遭受洪水失去家园的普通人,与其他灾民一起走上重建之路的故事。
主办方希望通过这样的展播,向世界展示本土文化和社会风貌,同时争取让广东的纪录片“走出去”,在软实力市场贴上更多的Made In Can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