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数学作为高中教学中的重要学科,占据着高考中的重要分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都有了一定的改变,但是,从目前的高中数学改革的效果来看,对于数学的教学存在许多机遇,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不仅能够降低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还阻碍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本文主要分析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与目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数学教学 存在的问题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6
数学作为高中教学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具有强烈的逻辑性、抽象性和严谨性,这就会使学生感到数学学习的困难,制约学生成绩的提升。在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会给数学的教学上带来新的挑战和困难。本文结合多年的数学教学的经验,针对新课程改革下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观点,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法,从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出发,提出一些看法和观点。
1.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数学教学模式过于死板不重视学生学生兴趣的激发
虽然数学教学实现了新课程改革,但是许多教师依然延续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内容相对于旧的教材增加了许多新的知识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中以教材内容为教学依据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是许多教师还是延续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导致教学模式过于死板,课堂缺乏灵活性;教师的照本宣科,不仅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还会使数学课堂消极和低效。
1.2 学生缺乏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在新课程改革下,新课程会相对于旧课程的知识点较少,但是在知识点的理解上会相对于比较难,尤其是刚刚步入高中的学生来说,由于一直在接受传统的教学模式,一下接入到新课程和新的知识点,这就会使学生缺乏能动性和思维性,还会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没能够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就会不能够掌握学习的知识点,不仅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成绩降低,还会降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1.3 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教师形成了一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在教学中一般占有主导地位。在新课程改革下,虽然教师也具有一定的主导地位,但是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在新课程改革下如果依然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这会严重制约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占有主导的地位,只能够被动的学习,不利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2. 根据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2.1 从课堂教学出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的课堂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利用新课程改革为依托,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例如,在讲解《指数函数》这一章节时,就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演示细胞分裂的问题,从而引出指数函数的概念等等数学知识。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是新教学改革顺利进行。
2.2 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改革下数学教材的知识点相对于旧教材的在难度方面很难有所提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引导,加强对于学生的学习引导,多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以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在《直线的斜率》这一章节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出一定的问题,“什么叫做直线的斜率?什么叫做直线的倾斜角?直线的倾斜角的范围是多少等等。”
2.3 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再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在学习中越来越占有主导地位,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主动交流与沟通,去关心和尊重学生,已达到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目标。例如,在讲解立体几何时,教师可以借助自己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为学生演示三维向量的关系,让学生建立三维的立体概念,以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更加轻松的学习。
2.4 新旧知识相互结合,帮助学生巩固学习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新旧知识的结合,用所学过的知识来引入新的知识,让学生减少对新知识的陌生感,还能够巩固以前的学习内容。
结语
新课程改革对于数学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机遇与挑战并存,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及时发现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雷剑平.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新课程:下,2011(04).
[2] 程保益.试析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及改进对策[J].科教新报,2011(31).
[3]陈茂叶. 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走进中考——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的运用[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3)
[4]黄岩. 初高中数学教学的区别与衔接方法研究[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1(01)
[5]涂红. 新课标下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思考[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1(02)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数学教学 存在的问题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6
数学作为高中教学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具有强烈的逻辑性、抽象性和严谨性,这就会使学生感到数学学习的困难,制约学生成绩的提升。在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会给数学的教学上带来新的挑战和困难。本文结合多年的数学教学的经验,针对新课程改革下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观点,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法,从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出发,提出一些看法和观点。
1.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数学教学模式过于死板不重视学生学生兴趣的激发
虽然数学教学实现了新课程改革,但是许多教师依然延续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内容相对于旧的教材增加了许多新的知识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中以教材内容为教学依据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是许多教师还是延续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导致教学模式过于死板,课堂缺乏灵活性;教师的照本宣科,不仅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还会使数学课堂消极和低效。
1.2 学生缺乏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在新课程改革下,新课程会相对于旧课程的知识点较少,但是在知识点的理解上会相对于比较难,尤其是刚刚步入高中的学生来说,由于一直在接受传统的教学模式,一下接入到新课程和新的知识点,这就会使学生缺乏能动性和思维性,还会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没能够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就会不能够掌握学习的知识点,不仅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成绩降低,还会降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1.3 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教师形成了一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在教学中一般占有主导地位。在新课程改革下,虽然教师也具有一定的主导地位,但是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在新课程改革下如果依然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这会严重制约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占有主导的地位,只能够被动的学习,不利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2. 根据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2.1 从课堂教学出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的课堂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利用新课程改革为依托,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例如,在讲解《指数函数》这一章节时,就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演示细胞分裂的问题,从而引出指数函数的概念等等数学知识。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是新教学改革顺利进行。
2.2 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改革下数学教材的知识点相对于旧教材的在难度方面很难有所提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引导,加强对于学生的学习引导,多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以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在《直线的斜率》这一章节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出一定的问题,“什么叫做直线的斜率?什么叫做直线的倾斜角?直线的倾斜角的范围是多少等等。”
2.3 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再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在学习中越来越占有主导地位,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主动交流与沟通,去关心和尊重学生,已达到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目标。例如,在讲解立体几何时,教师可以借助自己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为学生演示三维向量的关系,让学生建立三维的立体概念,以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更加轻松的学习。
2.4 新旧知识相互结合,帮助学生巩固学习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新旧知识的结合,用所学过的知识来引入新的知识,让学生减少对新知识的陌生感,还能够巩固以前的学习内容。
结语
新课程改革对于数学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机遇与挑战并存,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及时发现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雷剑平.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新课程:下,2011(04).
[2] 程保益.试析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及改进对策[J].科教新报,2011(31).
[3]陈茂叶. 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走进中考——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的运用[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3)
[4]黄岩. 初高中数学教学的区别与衔接方法研究[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1(01)
[5]涂红. 新课标下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思考[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