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学科中包含较多的抽象概念,如果只用讲解的方式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而几何画板的使用,可以帮助教师创设情境,丰富教学方法,把静态内容变为动态内容,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本文对几何画板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展开讨论。
关键词:几何画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新课改要求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使用现代教学工具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几何画板是一款现代化的课件制作软件,利用其强大的功能,教师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并通过课件展示给学生。几何画板的使用,创新了小学数学的教学形式,使教学更有效率。
一、实现动态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静态与动态的转换,是数学教学常常面临的问题之一。课堂大部分时间教师都会用语言或文字展示静态的教学内容。这要求教师有清晰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流利,而学生需要有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要了解学习的内容,学生首先要理解教师的语言或板书的文字。但是,如果教师的表达能力或学生的想象能力、理解能力不足,就很容易出现问题。应用几何画板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教师讲解图形的周长时,学生记住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但如果让其计算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展示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转化,使学生理解长方形拉伸后变成平行四边形,但是不管如何拉伸,边长都是固定不变的,即周长不变。这种动态演示的方法可以把图形的转化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克服教学中存在的难点。
二、把抽象问题具象化,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小学生思考问题以具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因此,教师可以采用信息技术与生活融合的方式,加强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深化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数形结合”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利用数形相互转换的理论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思考的主动性。学生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自主操作,带着自己的疑问学习,把不理解的抽象概念放到几何画板中,通过操作观察提高理解能力。
例如,圆的面积计算与以往长方形、正方形等的面积计算不同,不能按照之前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可以使用几何画板,把整个圆按照等分的方式分成多个部分,再把各个部分拼接起来,把圆的形成直观展示给学生。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讲解如何计算圆的面积。利用这种形象化的展示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快速掌握知识,同时还营造了一个快乐的学习氛围,寓教于乐,课堂不会僵化,学生更易记住知识。
三、丰富教学方法,进行拓展学习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大量的几何知识,所占比例较大,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些几何定义课本直接给出,没有叙述推理的过程。有的即使有介绍,也非常笼统,不详细、不完整。教师可以使用几何画板演示定义的来龙去脉,拓展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定义形成的过程,以便于进一步深入探究。
例如,教师讲解平行线的相关知识点时,以往因为受客观因素的制约,很难表达出平行线无限延长的概念,使学生对学习存在疑问。现在教师可以使用几何画板,演示平行线的概念,以及两条平行线的动态图像,加深学生的印象。
在讲解四边形相互之间的联系时,教师利用几何画板根据课上所讲的内容适当向外进行拓展,演示多种四边形之间的变化,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几何画板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工具,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诸多便利。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几何画板,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为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灵活使用几何画板优化课堂教学,把抽象问题具象化,降低教学难度,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断努力探索,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与水平。
参考文献:
[1]郑势佳.几何画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1):171-172.
[2]张海霞.几何画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z1).
[3]杜云云,徐海峰.幾何画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华夏教师,2015(6):34.
关键词:几何画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新课改要求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使用现代教学工具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几何画板是一款现代化的课件制作软件,利用其强大的功能,教师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并通过课件展示给学生。几何画板的使用,创新了小学数学的教学形式,使教学更有效率。
一、实现动态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静态与动态的转换,是数学教学常常面临的问题之一。课堂大部分时间教师都会用语言或文字展示静态的教学内容。这要求教师有清晰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流利,而学生需要有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要了解学习的内容,学生首先要理解教师的语言或板书的文字。但是,如果教师的表达能力或学生的想象能力、理解能力不足,就很容易出现问题。应用几何画板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教师讲解图形的周长时,学生记住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但如果让其计算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展示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转化,使学生理解长方形拉伸后变成平行四边形,但是不管如何拉伸,边长都是固定不变的,即周长不变。这种动态演示的方法可以把图形的转化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克服教学中存在的难点。
二、把抽象问题具象化,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小学生思考问题以具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因此,教师可以采用信息技术与生活融合的方式,加强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深化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数形结合”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利用数形相互转换的理论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思考的主动性。学生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自主操作,带着自己的疑问学习,把不理解的抽象概念放到几何画板中,通过操作观察提高理解能力。
例如,圆的面积计算与以往长方形、正方形等的面积计算不同,不能按照之前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可以使用几何画板,把整个圆按照等分的方式分成多个部分,再把各个部分拼接起来,把圆的形成直观展示给学生。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讲解如何计算圆的面积。利用这种形象化的展示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快速掌握知识,同时还营造了一个快乐的学习氛围,寓教于乐,课堂不会僵化,学生更易记住知识。
三、丰富教学方法,进行拓展学习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大量的几何知识,所占比例较大,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些几何定义课本直接给出,没有叙述推理的过程。有的即使有介绍,也非常笼统,不详细、不完整。教师可以使用几何画板演示定义的来龙去脉,拓展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定义形成的过程,以便于进一步深入探究。
例如,教师讲解平行线的相关知识点时,以往因为受客观因素的制约,很难表达出平行线无限延长的概念,使学生对学习存在疑问。现在教师可以使用几何画板,演示平行线的概念,以及两条平行线的动态图像,加深学生的印象。
在讲解四边形相互之间的联系时,教师利用几何画板根据课上所讲的内容适当向外进行拓展,演示多种四边形之间的变化,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几何画板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工具,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诸多便利。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几何画板,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为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灵活使用几何画板优化课堂教学,把抽象问题具象化,降低教学难度,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断努力探索,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与水平。
参考文献:
[1]郑势佳.几何画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1):171-172.
[2]张海霞.几何画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z1).
[3]杜云云,徐海峰.幾何画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华夏教师,2015(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