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1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中职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学生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低、师资建设不够等。针对当前中职教学的现状,笔者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期顺利地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中职教学 现状 形成原因 对策
  一、中职教学的现状
  当前,中职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①中职生的成绩差、起点低。笔者在12级新生中做了一项调查,发现很多学生的口语和写作能力较差;②大部分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导致有些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③面对基础差、起点低的学生,教师感到非常困惑,不知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来改变当前这种厌教、难教、无法教的状况。
  二、中职教学现状的形成原因
  1.学生原因
  一方面,学生不想学。很多学生报考中职学校时,往往是受父母的影响,自己并不了解要读的学校和专业。所以,大部分学生认为,是家长让我来读书的,导致他们的学习动力不足。这些学生在上课时要么无精打采、打瞌睡,要么看小说、玩手机游戏、发短信、聊天,对教师的批评也充耳不闻,依然我行我素,逃课、旷课,甚至到校外通宵上网的现象非常普遍;另一方面,有些学生想学,但学习效果不理想。通过调查,笔者发现虽然中职生和普通高中的学生同属于高中体系,但两者之间在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然而,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的教材结构上的差别并不是很大,致使许多中职生觉得学习内容太深、太难,根本听不懂教师在说什么,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学校原因
  首先,学校的招生宣传言过其实,造成学生进校后会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如有些中职学校专业课程的设置不合理、教材内容陈旧、专业特色不突出,导致有些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发现所学内容根本不适用于今后的工作,于是就放弃了学业;其次,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些中职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知识薄弱的现状因材施教,仍然采用传统的“注入式”、“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很少顾及学生是否学懂了,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改变中职教育现状的对策
  虽然中职生起点较低,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性差,但教师也不能就认定他们无药可救了。事实上,中职生兴趣广泛,有较强的求新、求异意识,只要教师根据中职生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就能使中职教育走出当前的困境,让中职课堂重新焕发活力。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1.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安排教学内容
  学校应科学地设置专业,并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增减或重组,尽量选择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结合的材料作为教学内容。如对于旅游专业,教师可以增加一些有关旅游题材的古诗、历史故事、文学典故、现代诗歌;对于餐饮管理专业,教师可以选择国内外大型饭店的成功管理经验案例;对于计算机专业,教师可以增加一些信息技术发展史方面的内容;对于服装专业,教师可以挑选一些服饰文化、模特表演之类的知识等。
  2.转变教师角色,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
  平等、民主是教学的一项重要原则。从知识的角度来看,教师和学生是知识的先知者与后知者的关系;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学生与教师一样,都具有独立的人格。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应尽量用表扬的语言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体会到成功,享受到尊重。当学生的回答片面或不正确时,教师可以鼓励和引导他:“你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理应得到表扬。不过,我希望你能再认真读读课文,用心体会一下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下次你一定会回答得更好。”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应想方设法地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学生就会迸发出意想不到的智慧火花。
  3.进行参与式教学,把课堂交给学生
  参与式教学与以往的学习方式不同,它是学生全程积极参与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置导入环节,让学生拥有良好的第一感觉。
  如有位政治教师每周都把一节课交给学生,让学生来做教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周由一个小组来上课,教师只从旁指导学生备课、查找资料、制作课件。上课时,可以由一个学生主讲,也可以由几个学生分别来讲。讲完后,先由学生集体评分,然后教师进行总结。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讨论问题的范围也越来越广。虽然教师的工作量看似增加了,但是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使课堂变得生动起来,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4.开放教学空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职生的兴趣非常广泛,他们常常沉迷于网络、电视、小说等中,却对教材中的经典文章缺乏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不能只紧扣教材本身来教学,还应深入挖掘教学内容。如在教学“求职信”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招聘会的模拟情境,既训练了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又让学生提前了解了就业市场,感受到就业的压力。
  以上是笔者对中职教学的一些探索,相信只要教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采取有效而新颖的教学方法,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教学效果也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向红静,叶安全.刍议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的诸多困惑与对应策略[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0,(6).
  (作者单位: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
其他文献
《基础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建构崭新的学习方式,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学习方式”正式作为一个教学理念,被提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国外非常重视学生的阅读。美国实施“美国阅读计划”,并推出必读书目;以色列向孩子倡导三句话——“书本是甜的;知识和智慧是抢不走的;学者是最受尊崇的”;日本在青少年中开展“每天晨读10分钟”活动。  语文学科
摘要:体育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要想优化体育课程教学,教师就要做到“三尊重”,即尊重体育课堂结构,有序进行;尊重教材的整体结构,循序渐进;尊重学生年龄结构,激发学习动力。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 教学方法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各地区和学校要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
数学的应用在当代社会越来越广泛。然而在传统教学中,往往出现随着知识面的拓展、内容的加深,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不断拉大,不少学生出现厌学情绪等问题。这些问题倘若解决不好,就会使数学教学步入困境,成为制约数学教学的“瓶颈”。为此,经过多年的尝试和努力,我们将系统工程的理论引入“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数学教学中,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一、打造数学教学的新理念    数学教学应
摘要:将本土文化资源“嵌入”高中语文教学,既落实了目标教学的“文化性”,又体现出高中语文教学的“文本性”。本文从展示课的实践教学和教师观课、议课的角度出发,总结出落实“目标”的三个误区,分析了应对策略,力求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关键词:本土文化资源 嵌入 高中語文 误区 应对策略  教学目标的定位与设计是否合理,关系到教学的成败。课题《本土文化资源“嵌入”高中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注重“文
随着独生子女群体数量的增大和家庭问题的复杂化,来自家庭与社会的压力以及同学间学习竞争的压力使不少学生存在着人格不健全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现在、甚至将来的生命质量。班主任应如何引导学生摆脱不健全的人格特质?笔者在工作实践中有以下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能认识自我,重树自信,储备生命能量    人格健全者应该有实现准确的自我认识,并有这种认识的敏感性。这包含几层意思,首先是有自我认识且这种认识是全
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语文教师去思考。笔者以《扬州慢》(姜夔)这节课的课堂教学为例,谈谈个人对当前语文课堂诗歌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抓住学科的基本特点,囊括学科的基本内容  根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因此,每一堂语文课都应该兼顾这两个基本特点,使语文教学更富有技巧性和知识性。  1.品味语言  如果语文课离开了语言文字的涵咏,就失去了语文的
美术活动是以培养幼儿创造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活动。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根据孩子的心理和年龄特点,笔者在实践中开展了多元化的美术活动,不仅激发了孩子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更鼓励了孩子用多种方式进行大胆的创造与表现,培养了他们对美的感受能力。  一、观察生活,萌发幼儿的审美情感和创作情趣  1.走进大自然,在与自然的“对话”中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  大自然是幼儿美术活动的最好课堂,春天的嫩芽、秋天的落叶、各种花卉
摘要:在体育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创设情境,善用游戏,引导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应努力开发丰富多样的体育项目,开发器材的多种功能,创设丰富的“玩法”,让学生依照兴趣自由组合,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发展的需要。另外,还要通过因人而异的积极评价,维护各层次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不断增强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关键词:小学生 兴趣 教学法 学校体育     体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所以,教师应当采用新的教学策略,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培养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使他们受到情
口语交际是一种教学策略和方式,是听说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笔者对此作了思考和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教师要以民主、宽容的态度,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1.培养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兴趣和情感  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听说能力,但现行的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的嘴巴很“紧”。长期以来,语文课只是教师的“讲坛”,学生习惯于当听众。在听讲和繁琐的一问一答中,学生慢慢失去了说的欲望,口语交际的能力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