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读建构:让课堂品质走向更深处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ongbin0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课堂中教师缺乏对文本认真、深入地研读,学生缺乏独立分析、辩证思考的现状,探讨教师如何从深入研读文本开始,通过“课前预读,达成更全面的教学目标定位”“课中导读,帮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文本”“课后续读,让语篇运用更鲜活”,真正推动英语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关键词】课堂品质;预读;导读;续读
  【作者简介】王心喆(1984.08-),女,江苏无锡人,江苏省无锡市河埒中心小学,小教一级,英语教师。
  一般来说,有品质的英语课堂取决于教师对文本认真、深入的研读。而现下英语课堂中教师普遍存在为教而教,对文本定位停留在会读能理解,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缺乏独立分析、辩证思考的能力。问题的本质不在于课堂本身,可能首先是教师自身对文本的研读还不到深处,在课堂中没有导到关键处,而课外也未曾引向远处。因此,作为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品质,在开展教学活动前,认真分析文本,浸入文本探究编写意图、行文脉络,梳理知识点就变成必做的功课。
  本文以译林版《英语》六下 Unit6 “An interesting country”为例,探讨教师如何从深入研读文本开始,通过课前预读,达成更精准的教学目标定位;在课堂里更细腻的导读,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文本;课后更有帮扶地续读,让语篇运用鲜活起来,从而让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走向品质。
  一、预读,让目标定位更精准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课堂教学的设计必须围绕之、指向之并最终实现之。因此在课堂教学之前,对目标的定位一定要恰如其分。设定教学目标必须基于教师对文本的真正理解,因而,教师深入研习文本、预读文本至关重要。
  通过预读,不难发现译林版牛津英语6BUnit6 “An interesting country”的Storytime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以对话形式呈现了Mike、Wang Bing等同学讨论如何在课前查阅有关澳大利亚的信息。在这里,教材推荐了多种预习和查阅信息的方法:询问、上网、书信交流等。从中,可以看出编者的意图:作为高年级的学生,学习上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堂上知识的被动接受,还应学会通过多种渠道的自主学习来主动预习,主动提前获取知识与信息,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正是核心素养中所倡导的学会学习。第二部分呈现了Liu Tao在互联网上搜索到的介绍澳大利亚的英语短文,文章介绍了这个国家特有的动物、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及主要城市,这正是核心素养中所积淀的人文底蕴。抓住了这两点,在预读后,笔者发现了一些隐藏的信息:现实生活中,面对一个陌生的地方,绝大多数的资料都是以第三人称的方式来介绍相关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而教材则以第二人称的方式呈现了一个多彩的澳大利亚。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后者似乎更亲切,更有带入感。诸如“You will love our kangaroos and koalas. You will also like Sydney”这样的字里行间中,读者的心似乎也随着作者渐渐走进了美丽的澳洲,浏览着澳洲的城市,观赏着罕有的动物。由此,编者的意图呼之欲出: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学生学习You will...的句子,绝不仅仅是掌握句式,掌握语法,掌握书写,而更应该通过阅读与欣赏,品鉴出语言文字的自然与美丽。
  二、导读,让文本理解更透彻
  如果说预读是课堂文本教学水到渠成的前奏,那么随课生成的导读,就是渲染生发的间奏。在预读中所设计的目标,都要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导读才能真正实现。对于学生来说,教材中的每一个文本都是崭新的、陌生的,让学生全盘自然领会,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某一个词汇在这个文本中的意义、具体的细节如何构建起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课内的学习怎样才能联通课外的生发,这就是新文本中学生不甚明确而需要教师“导”的地方。
  就本课而言,文本对于学生来讲能够粗略的看懂。但由于文化差异,他们对于本课四个新单词kangaroo; koala; Australian football; Sydney除了要过拼读关之外,同样面临理解关。为了帮助学生更主动、更直观生成印象,在教学中,笔者采用了如下方式。
  教学活动:
  Watch the cartoon and fill in the blanks. (此处用图片形式呈现四个单词)
  T: What interesting things will we find in Australia?
  Ss: Interesting animals/ sports/ cities.
  T: What are they?
  Ss: They are kangaroos、koalas、Australian football and Sydney. (此处为图表式,需要拼写单词)
  T: Among these things, which one do you want to know best? (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单词,教师信息叠加)
  S1: I would like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koalas.
  S2: Please show us something about Sydney.
  …… (課件中使用超链接,学生随机说到某个单词,就能了解到相关信息。例:Sydney is the biggest city in Australia. The Sydney Opera House is the most famous building in Sydney. What place do you want to visit in Sydney?)
  T:What else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Australia?   Ss: Food/ Seasons/ Cities……
  可以发现,上述活动合理引出了四个新单词,并在呈现过程中顺势突破了读音这一难点。但是生活在热带的袋鼠和考拉的習性;澳式足球与美式足球的不同之处;为什么悉尼却比首都堪培拉有广泛的熟识度……以上这些,看和读都不能告诉学生。不过就这四个单词来说,学生凭借日常的累积以及关注、喜好程度的不同,事实上对单词的需求程度也不同。笔者在课堂中及时觉察到了这一点,为了突破学生的“兴趣匮乏”,将选择权交到学生手上。通过简单的引导“Which one do you want to know best”,即刻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自由点击单词、谈论想了解的内容,在解读完文本单词后,教师又顺势转提more about Australia,悉尼歌剧院、考拉、天气、食物、穿着,学生畅所欲言,真正找到话题点、兴奋点,教师的点评再一次恰到好处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知需求。在之后的汇报语段“我了解的澳大利亚”中学生就能灵活运用“I know that; I can see; We can find...”等多样化的语言组织语段,丰富表述,进行反馈,将生成与概括有机结合,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深化。
  三、续读,让语篇运用更鲜活
  教育意味着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由此可见,学习文本,理解语篇不应当是就事论事,而是应当透过语篇学习的表象看到学习的本质。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学生把自身的经验、知识、兴趣和观点与文本习得联系起来,整合知识与技能,形成语言形式的基本训练和综合语言能力的训练。这一过程,靠单纯地背诵文本里的几个句子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以创造性地将“知”和“做”结合,设计诸如复述、仿写、衍生阅读、课外拓展等活动来让学生实践文本阅读,以期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材中,学生要在了解某个国家相关信息(如动物、运动、城市等)的基础上,组织相应的语言介绍该国。但实施中,学生因为词汇量缺乏、语言环境差异等原因,对已有文本就一说一,全然信奉,很少论证为什么,为什么这样表达语句,为什么这样组织语篇。为了引导学生发现并鉴赏语篇之美,笔者进行了有效尝试。
  教学活动:
  T: Today, I’ll tell you about Australia. (出示介绍澳大利亚的语篇,使用句式You will find ...You will love ...You will like ...)
  T: Here’s another passage about Australia. Do you like it? (出示另一篇介绍澳大利亚的文字,使用句式Australia is ... Australia has ...)
  T: Compare the two passages, which one do you like better?
  S1: I like passage 1, it seems the writer is talking to me.
  S2: I like passage 1 too, it makes me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Australia.
  ……
  T:Show the passages about China, the UK and the UA.
  T:Choose the country you like and choose the way you like to rewrite.
  在这里,笔者想突破“介绍一个崭新环境”这一教学重点,但机械的句型搭建只能让学生被动地重复,不去思考为什么这样说,怎样说得更打动人心。于是,笔者设计续读情境:提供两类介绍性文字。其一,一般的陈述式介绍,例:Australia is a big country. Australia has a lot of interesting things. Kangaroos and koalas are interesting. Sydney is beautiful. Australian football is fun. 其二,以第二人称you开头的交流式介绍,即You will like/love…学生通过反复的对比诵读后,自主地去体验两种句式中所蕴含的情感差异,并且通过比较得出结论,使用第二人称介绍时,带给读者更愉悦的阅读感受。于是,在接下来的choose the way you like to rewrite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主动选择了以第二人称来改写描述中国、英语和美国。在论证中去学会自主鉴赏语言表达的不同风格,逐渐地感受和领悟语言文字的魅力正是比较环节设置的目的所在。笔者希望凭借这样的设计和处理,让学生有更深的领悟:文本学习不是语言的叠加,要学会在阅读中拓宽视野,丰富储备,提升能力,享受学习之乐。
  参考文献:
  [1]王蔷.促进英语教学方式转变的三个关键词“情境”“问题”与“活动”[J].基础教育课程,2016(5):45-50.
  [2]时龙.核心素养中的“理性思维”[N].现代教育报.
  [3]张玲.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 提高教材使用价值[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4(11).
其他文献
【摘要】仔细筛选TED视频演讲资源,选择适合高中生学习的视频资源材料,利用其提高学生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提升其英语语言技能。本文以一则TED视频资源素材为例,探讨如何将其运用于提升学生听、说、读、看、写这五方面的英语语言技能。  【关键词】TED;核心素养;语言技能  【作者简介】谢婷婷,福建福鼎市第六中学。  引言  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主要目的,使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
【摘要】口語是英语核心素养之一,需要教师和学生携手努力进行培养。本文以初中英语口语课堂为例,分析提高英语口语素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口语;初中英语;教学法  【作者简介】费宗芳,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宿迁分校。  英语口语的积累,需要扎实基础英语知识,增强英语实践训练。教师应当在分析学生学习现状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锻炼口语,提高自信心,扎实英语能力。  一、创设口语练习情景 
【摘要】培养初中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众多途径中,课外阅读是其中之一。同时也是新课程改革后,组成初中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随着英语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初中英语教育教学体系也逐渐朝着更加开放的模式向前发展,英语课外阅读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学科素养,还能引导学生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本文通过阐述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如何渗透核心素养的具体培养措施,以此提升学生的英语专业能力,推动初中英语教学的进一步
【摘要】在当今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互动教学模式是和当今的素质教育理念紧密贴合的,强调的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属于创新型的教学模式,本文就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模式的实践作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杨雪洁(1988.10-),女,汉族,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第一高级中学,教师,本科,研究方向:高中英语。 
【摘要】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学评价能够对自身有正确的认知,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与改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对小学英语课堂评价有效性实践进行探究,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措施,进而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评价;有效性  【作者简介】赵庆,宁夏银川市贺兰县第六小学。  随
【摘要】基于人教版 Go for it!初中《英语》八年级上教材,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探索在阅读教学中,科学有效地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认为教师应巧设阅读问题和应用批判性阅读策略,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真实有效地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思维品质这一维度落实于英语阅读教学中。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学科素养;思维品质  一、英语核心素养和英语阅读教学  王蔷(2015)认为,英语学科核
【摘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革,而且也让教育的方式面临革新。在小学英语教育中,将课程知识与网络手段相结合,并在教学课堂上灵活运用,可以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教育体验。让学生在课堂上的体验感更加强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优化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提高小学英语的课堂质量。本文简要分析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课堂的优化方法。  【关键词】网络环境;小学英语;课堂优化  【作者简介
【摘要】写作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重难点。写是一项基础工作,反映出学生的阅读水平与综合素养。无论是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与综合素养,教师都应当充分重视写作教学,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走出传统写作中的误区,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所以本文基于此背景下分析探索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创新读写任务作文教学,并提出具体的读写任务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英语;读写任
【摘要】在技工院校英语教学中,思维导图与教学实践的相结合是教学方法创新的有益尝试,不仅能够提升英语教学成效,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本文在介绍思维导图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思维导图应用在技工院校英语教学中的现实意义,进一步结合教学案例探讨了技工院校英语教学中思维导图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技工院校;英语教学;应用  【作者简介】陈晓语,江苏省扬州技师学院。  近些年来,社会经济的快
【摘要】初中英语作为初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及英语应用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应当注重提升初中英语教学效率。初中英语课堂提问教学是英语教学方式之一,教师应当注重对其进行有效应用,强化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因此本文将从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究英语课堂提问技巧与方法,为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