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孝论中的生态伦理观点

来源 :古籍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孝”是中华民族基本的传统道德之一。儒家经典中不仅有论孝专著《孝经》,而且在《论语》、《孟子》、《礼记》等著作中也载有大量关于“孝”的论述。儒家孝论之意义和价值及其对当今社会道德建设的积极作用,已有人作过不少深入地研究。但是,对其中包含的一种超越个人、家庭、社会的道德要求、关系到人类整体生存与发展的生态伦理观点,却尚未给予足够的注意和重视。
其他文献
国务院日前正式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战略布局,制定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
<正>(一)教书卖文,潦倒一生方东树(1772—1851),字植之,别名副墨子,晚年慕卫武公耄而好学之意,以&#39;仪卫&#39;名轩,自号&#39;仪卫老人&#39;。他出身於书香门第,曾祖泽,拔贡
<正>一、为《小尔雅》作义证的缘起胡承珙(1776-1832),字墨庄,安徽泾县人,清嘉庆十年进士。平生究心经术,精研小学,著有《毛诗后笺》《小尔雅义证》等。刊有《求是堂文集》六
杨炯,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据刘晌《旧唐书》本传记载,稍晚于杨炯的张说,评价杨炯“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
<正>《晚晴簃诗话》是从徐世昌的《晚晴簃诗汇》中辑录出来的。在历代诗话中,《晚晴簃诗汇》里的诗话总篇幅不算短,然前人从未有辑录,独立成书,此《晚晴簃诗话》全称应是《晚
期刊
<正>这里刊印的《钱澄之全集》,计《田间易学》十二卷、《田间诗学》十二卷、《庄屈合诂》不分卷、《藏山阁集》(包括文存六卷、诗存十四卷、尺牍四卷)二十四卷、《田间文集
<正>白朴一生活了八十多岁,再加上才华横溢,誉满海内,又喜登山涉水,漫游广远,可以说交游广阔,宾朋满天下。惜年代久远,作品散失,已不能窥其全豹。但以他个人词集《天籁集》、
<正>张岱(字宗子,1597—1680)是一位对大千世界的形形色色&#39;无所不好&#39;的人。他&#39;好游览,有刘同人(侗)、祁世培(彪佳)为山水知已&#39;(《祭周戬伯文》)。文集中除了
八十年代以来,有不少省整理出版了旧志及名胜志,如安徽出版了《黄山志》、《天柱山志》,江苏出版了《寒山寺志》,浙江出版了《武林志》、《西湖游览志》,山西出版了《恒山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