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课潜入堂渗透细无声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S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1-0279-02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在达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应考虑地区和城乡的不同特点,选取学生关心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创造性地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引导学生思考、感悟提供基本的文本依据。地方文化是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的具体体现。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有很多涉及到关于地方的内容,但因为是部编版教材,其中包含的课本材料内容地域的广阔性较强,选取的素材案例没有充分考虑地区和城乡的差异,本地特色的针对性不强,影响了学生的认知兴趣和课堂的实效性。地方文化应该成为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应该是每一个地方人的义务和责任,特别是作为品社教师,更应该成为地方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我校是一所具有悠久办学历史的小学。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一贯致力于地方传统文化建设。学校经常性开展延平孝德诗文朗诵比赛、家乡孝德手抄报、孝老爱亲演讲比赛等活动。在新课改中,学校把孝德活动作为校本课程的主旨,大力推进课改进程。有感于品社教师在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方面的历史责任,我在实际教学中作了如下探讨:
  一、在品社教学中开发和运用地方文化资源。
  地方文化资源进入《品德与社会》课程有一个开发和运用的过程。对地方文化资源要根据多样化和选择性的原则,经过挖掘、整理、筛选、分类、整合,才能有针对性地加以利用。如:四下《品德与社会》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一单元目标: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了解家乡的优秀人物,并愿意向他们学习。抓住这一教育机会,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家乡,再向学生展示家乡各地优美风景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中蕴含的美丽传说和历史故事。通过比较让孩子们在欣赏、回忆、互动中感受家乡的美。因此,在品社教学中开发和运用地方文化资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品社的兴趣,拓展课程资源,增强品德与社会学科的直观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有利于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
  二、在品社教学中渗透地方传统文化。
  1.利用地方文化因素,加强德育实效性。
  品社教材是地方文化的一个缩微品。翻开家乡的地方志、人物传记,我们会看到,从古到今,有很多名垂史册的人物出自我们家乡。他们是我们家乡的骄傲。如:宋慈(1186-1249),南宋司法官。字惠文,建阳(今属福建南平市)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法医学家,被称为“法医学之父”,著有《洗冤集录》。西方普遍认为正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又如,詹红荔,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庭长,27年默默耕耘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忠于职守,用爱心感化矛盾,用行动弘扬法治精神,挽救了一批又一批少年犯和问题少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受到了人民的广泛赞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生动的事例,深深地感染着学生。他们纷纷从身边的普通人群里发现一些不平凡的人,发现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为家乡的建设贡献力量。他们同样是我们家乡的骄傲。
  2.渗透优秀地方文化,促进学生道德升华。
  我们品社教材中,不仅积淀着丰富的古代德育知识,也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的优秀地方文化。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在传授知识,进行人文教育的同时,认真分析挖掘教材中的地方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与真正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地方文化。如在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我们尊敬的老师》时,告诉学生我们家乡南山镇也有一个很有名尊师重教的故事《程门立雪》。《程门立雪》是新教材第三册第八单元的一篇成语故事。本课通过描述宋朝著名学者杨时和同学去向程颐老师請教问题时,不愿意打扰老师午睡,宁愿在风雪中等待这一故事,使学生体会他尊敬老师的情感和爱学习的好品质,同时知道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培养尊敬师长的情感。课文情节生动、感情真挚,当学生们看到自己家乡古人优秀,引起学生共鸣,纷纷效仿学习,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促进学生道德升华。
  三、善于抓住契机,弘扬地方文化。
  开展寻访家乡历史名人和遗迹活动,继承和弘扬地方文化。
  1.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特有节庆、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艺术及渊源。学生通过广泛阅读有关家乡的文选典籍,初步了解家乡婚嫁文化、饮食文化、节令文化等传统文化形式。
  2.开展考察活动,考察家乡的名胜古迹与由来,考察家乡的历史名人和遗迹,考察家乡某些地名的由来,考察家乡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特点,访问民间艺人,了解传统工艺。
  3.组织学生为宣传家乡的地方文化开展实践活动。鼓励搜集相关资料:以作业的形式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搜集家乡相关资料:“古代神话传说人物”、“成语故事”、“歇后语、谚语”、“历史人物事迹”、“传统节日传说故事”。与有关部门合作,制作广告牌或网页张挂在学校“艺术长廊中”或校园网上,宣传自己的家乡。
  四、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为大力弘扬我们地方的传统节日,我组织了一次“传统节日知多少”知识竞赛活动。在竞赛内容中,主要针对常见的传统节日,有的以故事形式出现,有的以诗歌出现,有的以辨析题出现,形式多样,这不仅让学生对节日的时间有了清楚地了解,更进一步对节日的来历有了更明确的认知。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和创新精神;同时也通过这种有意义的调查研究,加深了学生对家乡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他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总之,优秀的地方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材料,它能切实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效地优化学习方式,激活学生思维,对于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来说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引入地方文化资源,走出教材、走入生活,走出校园、回归自然,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也最终会走入学生的心中。
其他文献
多智能体系统通过智能体之间的交流协同完成复杂任务,具有鲁棒性、可靠性以及灵活性等的优点,在无人系统集群、无线传感器网络等工程领域上具有广泛的运用。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协同完成任务的个体往往具有不同形式的动力学模型,以多智能体搜救任务为例,高精密的传感机器人具有连续时间动力学,而执行机器人需由离散时间动力学模型表达。此外在多智能体网络中,由于干扰的存在以及系统有限的通讯带宽,连续的通讯方式很难实现。事件触发控制方法使得智能体与邻居的信息交换与个体控制器的更新仅在自身的触发时刻进行,不仅可以避免个体间连续的交流
血液透析服务中心的患者调度是充分利用透析资源的关键。已有的研究中所提出的几类方法难以有效求解大规模问题。因此,需要开发更高效的优化方法来求解加权综合单目标决策模式下规模较大的血液透析服务中心患者调度问题。另一方面,本问题也属于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需要设计相应的高维多目标优化方法对其进行求解。
  在加权综合单目标情况下,设计了血液透析服务中心患者调度列生成算法。对比分析了该整数规划模型列生成求解中常用的两种分解方式,为了保证分解后的主问题得到快速且精确的求解,基于患者需求对原模型进行分解并给出了相应
【摘要】绘本故事在幼儿的教育中地位越来越重要,以其能够满足幼儿发展需要为优势。学前教育过程中,以绘本带动情境,以情境带动教学的逐渐的被普及,从而突出了绘本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本文以走进绘本教学、剖析绘本教学以及深入绘本教学作为基本路线,将绘本教学的奥秘,误区以及方式体现的淋漓尽致。  【关键词】学前教育 绘本教学 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期刊
【摘要】在语文教材中,话剧是一种比较独特的形式,它从很大程度上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内容和渠道,也让语文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充满趣味性。教师要科学合理的利用好这些独特而富有创新性的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其内在价值,构成语文教学的“活剧”,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体现出话剧的独特教育价值。  【关键词】话剧 语文教学 活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
【摘要】近2年教学实践告诉我,只要我们引领学生学会阅读,教给其读书方法,开展多彩的读书活动,“海量阅读”其实不是农村孩子遥不可及的梦。  【关键词】海量阅读 阅读实践 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11-0199-02  一、普通农村小学阅读现状  笔者曾经辗转三个农村中心小学,任教多个年级,通过调查、采访,发现目前农村小学生
期刊
【摘要】高校不仅需要把日常宣传工作做好,还必须具有对舆情进行监测的意识,把握好自身的网络平台,尽早预警、提前防范、掌握主动,可辅助其他相关部门进行科学决策,了解师生的思想动态,维护校园稳定,进一步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创业就业、项目科研、招生管理等多维度的变革,成为高校自我创新和高效发展的新兴驱动力。本论文拟通过研究和分析网络行为管理工具,收集校园网用户访问互联网多样化资源信息的轨迹行为
期刊
【提要】目前随着全封闭式学校的增加,住校生的数量也大幅增加,特别是中小学也开始进行封闭式管理,这就导致了住校生的年龄普遍低龄化,与此同时住校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增加,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这都为新时期的学生管理加大了难度,為学校的学生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十几年的教育实践,我现在把这些问题加以论述并谈谈自己的一些不成熟体会及做法。  【关键词】学生交往 宿舍卫生 学生个性 爱心教育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音乐欣赏教学是以具体的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内涵的一种审美活动。如何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趣味、实效的听赏方式是音乐欣赏课成功与否的关键。笔者在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进行了音乐欣赏课与多模块整合实践的“综合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音乐欣赏的探索。  【关键词】音乐欣赏 聆听感悟 整合实践 综合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 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要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当然不能等出了问题再忙于应付,而关键在于日常生活中的引导和教育。  【关键词】心理健康 班级环境 人生观 心理常识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1-0239-02  现代教育对教师尤其是对班主任老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1-0278-01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最长的叙事诗,诗中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对造成焦仲卿与刘兰芝爱情悲剧的原因,人们一直认为元凶是焦母。一是焦母对刘兰芝的嫌弃,“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二是焦母与刘兰芝积怨已久,“吾意久怀忿,会不相从许。”三是焦母作为女人天生的嫉妒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