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碎石床湿地技术在云南省玉溪市星云湖抚仙湖出流改道工程中的应用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d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介绍了植物碎石床湿地处理低污染污水的工艺流程、参数确定、植物筛选等的方法及应用,为处理水量不大、水质变化不很大、管理水平不很高的低污染污水探索了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植物碎石床湿地技术;出流改道;应用
  0.前言
  星云湖与抚仙湖为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中的二个姐妹湖,二湖与隔河相连,现状为>Ⅴ类水质的星云湖水流入基本为I类水质的抚仙湖,使具有“纳污吐清”特性、湖水更换周期达167年的抚仙湖受到严重的威胁。为了尽早扭转这一趋势,云南省决定实施抚仙湖、星云湖综合治理出流改道工程。
  1.人工湿地的工艺流程及主要设计参数
  1.1试验工程
  1.1.1地点和目的
  试验地点选在星云湖边,直接对星云湖出流湖水进行试验,试验结果不但对工程的设计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而且有很高的科学参考价值。本试验选在星云湖南岸江川县路居镇大凹村湖边,距星云湖500米。本项目试验不但为工程上马提供设计参数,还将为以后工程的运行提供管理维护经验。
  1.1.2试验工艺流程及主要设计参数(以1000m3/d为例)
  (1)工艺流程。
  星云湖水→高等水生维菅束植物净化池→除藻池→一级水生物塘→一级植物碎石床→二级水生物塘→二级植物碎石床→植物砂滤池→出水
  (2)设计主要参数。
  ①进水水量:1000m3/d。
  ②进水水质:星云湖水体平均浓度CODMn7.13mg/L;BOD54.15mg/L;叶绿素a48.61mg/m3;TN4.602mg/L;TP0.257mg/L;非离子氨0.060mg/L。
  ③主要构筑物设计参数(单位:米)。
  A.一级水生物塘: (20.6+18.2)/2×7.5=145.5m2。
  B.第一级植物碎石床: (17.9+14.6)/2×19.3=313.6m2。
  C.二级水生物塘: (13.5+14.05)/2×9.2=125.1m2。
  D.第二级植物碎石床: (14.01+12.55+16.85)/3×24.1=348.7m2。
  E.植物砂滤池: (16.75+16.9)/2×8.9=149.7m2。
  A~E的面积: 1082.6m2。
  ④水力停留时间。
  A.一级水生物塘 5.59小时。
  B.第一级植物碎石床 1.81小时。
  C.二水生物塘 5.71小时。
  D.第二级植物碎石床 1.77小时。
  E.植物砂滤池 0.25小时。
  A~E的停留时间: 15.13小时。
  (3)布水。
  流程各单元均采用平行布水,各单元之间进出水采用上进下出或下进上出方式。
  1.1.3生态工程植物品种的选择
  生态工程的植物品种主要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高等维管束植物。
  (1)一级水生物塘。
  考虑到以后出流水水质净化工程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如水质、气温等生境条件。故一级水生物塘选用星云湖中的凤眼莲。
  (2)第一级植物碎石床。
  考虑到植物碎石床是本环境工程(即出流水水质净化工程)重要部分,同时此部分不在湖里和湖边带,故选用目前国内外人工湿地优良品种。经过近三年的筛选,主要植物为:芦苇、伞草、野姜花、风车草、菖蒲。
  (3)二级水生物塘。
  凤眼莲、大薸。
  (4)第二级植物碎石床。
  芦苇、伞草、美人蕉、马蹄莲、花叶芦荻。
  (5)植物砂滤池。
  芦苇、花叶芦荻。
  1.1.4试验结果
  本试验工程2001年9月5日建成栽种植物,经运行40个多月。40个月的运行试验结果说明,经本试验工程处理后的星云湖出水水质能够改善达到地表水III类水水质要求。结果见表2—1。由表可见试验湿地连续运行3年多的处理效果是很稳定的。
  1.1.5现场试验结果及在出流改道工程中的可适性分析
  从现场1000m3/d模拟试验测试结果(表2—1)可以看出:
  (1)采用本生态净化工艺,星云湖湖水出流水能达到地表水III类水标准。
  (2)本试验工艺除藻和去除叶绿素a效果好,去除率达99.87%和98.45%,成本又很低,不需耗能和不采用其它理化措施。
  (3)非离子氨的去除能力也高,可达93.33%。
  (4)BOD5去除率可达60.84%,CODMn去除率相对较低为:34.87%。
  (5)TP去除率可达68.83%,TN去除率达到50.0%,NH3-N去除率54.13%。
  (6)凤眼莲、大薸、芦苇、伞草、野姜花、花叶芦荻、美人蕉、风车草、马蹄莲比较适合本试验生长环境。
  若采用本模拟示范试验的人工植物碎石床工艺及在星云湖出流前用挺水植物净化处理,净化1m3水仅需1.0平方米面积,水力停留时间小于24小时,就能够达到抚仙湖、星云湖出流改道工程中星云湖出流水III类水水质要求。
  由于1000m3/d现场示范的条件和出流改道20万m3/d人工湿地条件基本相同,所以现场试验成果应该能够适应出流改道工程中的人工湿地。
  表2—1出流水污染控制环境工程现场示范试验结果表(1000m3/d)
  1.2人工湿地工程
  1.2.1挺水植物带工艺设计
  挺水植物带成U字型,占地总面积68.9亩,其中植物种植面积为54.2亩,沉砂区面积7.2亩,植物采用星云湖类芦苇。   1.2.2一期人工湿地工艺设计
  人工湿地及砂滤池的运行水位控制在有效水深1.5m;一级生物塘水深不低于2.0m;二级生物塘的运行水位控制在有效水深2.0m。
  第一期人工湿地占地面积为193.9亩,由处理系统1至处理系统4组成,含18个子系统。
  (1)各子系统流程。
  第一级植物碎石床→第二级植物碎石床→第二级水生物塘→第三级植物碎石床→砂滤池。
  (2)进水布水方式。
  一、二级人工湿地碎石床进出水采用穿孔管布水,从上部进水,从下部出水;二级生物塘采用“下—上—下”进出水方式;砂滤池采用上进下出方式布水,在顶部设置进水管均匀布水。
  (3)设计坡度。
  一、二级人工湿地碎石床设计底坡度0.3%~0.5%,设计水面坡度0.1%~0.2%;二级生物塘设计底坡0.3‰~0.5‰,设计水面坡度0.1%~0.2%;砂滤池设计底坡度0.2%~0.3%。
  (4)工艺尺寸。
  第一级人工湿地碎石床:35m×36m×1.5m,设计深度1.5m(内填碎石)。
  第二级人工湿地碎石床:35m×35m×1.5m,设计深度1.5m(内填碎石)。
  第二级植物塘:35m×32m×2.0m;设计深度2.0m。
  第三级人工湿地碎石床:35m×53m×1.5m,设计深度1.5m(内填碎石)。
  砂滤池:35m×18.5m×1.5m,设计深度1.5m(内填砂)。
  1.2.3人工湿地水力负荷设计
  (1)水力停留时间:19.3h;其中第一级生物塘:5.8h第一级植物碎石床:1.7h;第二级植物碎石床:1.7h;第二级生物塘:7.7h; 第三级植物碎石床:2.44h。
  (2)水力负荷:0.8~1.0m3/m2.d。
  1.2.4植物设计(一期)
  (1)植物品种设计。
  植物品种设计采用与实验相同的方案,主要品种有:凤眼莲、芦苇、伞草、野姜花、风车草、菖蒲、大薸、美人蕉、马蹄莲、花叶芦荻等。
  (2)植物栽种规格。
  1)植物碎石床:10棵/m2;2行/m2,每行5棵。
  2)水生物塘:50棵/m2。
  1.2.5人工湿地施工及初期运行
  人工湿地于2005年12月开始建设,2008年10月主遂洞贯通可通水进行湿地植物的移栽,通过近一年的植被养护,环保部门对人工湿地出流水检测结果为除TN、TP稍超标外,其他指标均达到地表水III类水标准。水质指标TN、TP超标主要因为进水量可能偏大(大于设计进水量1.16m3/s)及湿地植被生长不均和生长量未达到设计生长量。
  2.结束语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①建造和运行费用便宜;②易于维护,技术含量低;③可进行有效可靠的低污染废水处理;④可提供和间接提供效益,如水产、畜产、绿化、野生动物栖息等。但也有不足:①占地面积大;②易受病虫害影响;③生物和水力复杂性加大了对其处理机制、工艺动力学和影响因素的认识理解,设计运行参数不精确且因地域性强。另外,植物的生长状况对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效率影响极大,要达到其最优效率时,需2~3个生长周期,所以需建成几年后才达到完全稳定的运行。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分析毕业设计环节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性,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结合学院及用人单位的现况,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改革措施。  【关键词】高职;毕业设计;改革;研究  0.前言  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毕业设计作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重要的综合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学生综合应用所学技能与知识,通过资料收集与扩充进行独立的工作或团队协作完成设计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观念和看法,它又和方法论密切联系。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当今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唯物辩证来研究、认识和解决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社会价值、教育与人类的发展以及教育与社会进步等各方面的问题,就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我国多年的实践证明,教育的落脚点应放在学生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 要】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教育目的上是一致的,但它们的起源不同,实施机构不同,职能和培养目标也不同。这些根本性的区别决定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地位的高低之分,也决定了两者在课程设置上的不同。笔者就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普遍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合理化建议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职业教育;普通教育;教育;技术人才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办学模式不断创新,招生规模和毕业生就业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我们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素质的提高显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了。面对如此重任我校不断进行自查反思。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条件也很艰苦。学校由于经费紧张,难以支付全体教师外出参加各种培训学习的费用,而教师个人也很难承担这些费用,因而影响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因此,如何才能提高全体教师的整体专业素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
近年我国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对职校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各校都在探索适合自己区域经济、适合自己学校特色的教学改革之路。随着教学改革的大潮涌现了多种教学方法,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因而汽车的数量也随之增多。而对于汽车的维修也成为了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也给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更好的要求。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全面的掌握汽车维修的专业的知识,并且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具备娴熟的汽车维修的操作技能,是教师不断探索的目标。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如何提高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
【摘 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为指导,以新课程改革深入为契机,通过探究式教学下的建模教学,就是通过用数学的符号和语言,把它表述为数学式子,也就是数学模型,然后用通过计算得到的模型结果来解释实际问题,并接受实际的检验。目的是提高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更好的服务与教学。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建模教学;高中数学;影响  “教学模
【摘 要】本文就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点、质量管控策略展开探讨。对提升路面施工水平,优化技术应用效果,延长公路服务应用寿命,创设显著效益,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路面;施工技术;策略  1.路面施工技术要点问题  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令公路工程施工建设水平迅猛提升,承担工程规模日益庞大,进一步推进了路面施工技术的优化完善。当然,应用沥青混凝土进行路面施工建设过程中,仍旧包含一些问题。例如
【摘 要】提高经济效益是施工企业经营最终的追求目标,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保证。而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是铁路施工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也是企业发展的基础。项目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达到可能实现最低的目标成本的要求。成本控制工作实施程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铁路施工企业效益的好坏,对于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铁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