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压输电线路的作用是输送与分配电能,并且是联络各个发电厂与变电站使之并列运行,因此,高压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是对高压输电线路的基础工程、杆塔工程以及架线工程等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检修
中图分类号TM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62-0114-01
1高压输电线路的基础工程
高压输电线路的基础就是指杆塔埋入地下的部分,基础的作用是保证杆塔在运行中不发生下沉或者受到外力的作用时,不发生倾倒或者变形。基础施工的质量好坏,对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有极大的关系。
1.1岩石嵌固基础
一般来说,岩石嵌固基础比较适用于无覆盖层或者覆盖层较浅的强风化岩石地基,该基型的主要特点是底板不配筋,基坑须掏挖,上拔比较稳定,具有较强的抗拔承载能力。必要时,可以把主柱的坡度设置成与塔腿主材坡度一致,这样就可以减小偏心弯矩,还可以省去地脚螺栓。这种基型利用了岩石本身的抗剪强度,而且钢筋与混凝土的用量都比较小,也减少了基坑土石方量,而且在浇制混凝土时不须使用模板,可以减少施工费用。
1.2岩石锚杆基础
岩石锚杆基础可以用于中等风化以上的整体性较好的岩石。该基础型式就是在岩石中钻孔、插入锚杆,然后灌浆,使岩石与锚杆紧密的粘结,这种基型也是利用了岩石的强度,从而减少了钢材与混凝土的使用量。但是该基础型式需要鉴定岩石的完整性。
1.3掏挖基础
掏挖基础分为半掏挖与全掏挖两种,该基型比较适合用于无地下水的硬塑粘性土地基。一般在基坑施工可成型的情况下,在挖基坑时不须干扰原状土,以免在开挖过后再进行填土。掏挖基础在承受上拔荷载时,原状土的凝聚力与内摩擦角可以发挥作用。据统计,由于各个施工线路的地质条件不同等原因,通常采用该基型相对比用阶梯型基础可以节约混凝土与钢材分别为8%至20%与3%至7%。
1.4 阶梯型基础
阶梯型基础较适合用于各种塔型、各类地质,该基型的主要特点就是采取大开挖,利用模板浇制,然后在成型后再填土,该基础主要是利用了混凝土与土体重量抗拔,基础底板刚性抗压较好,不须配钢筋。然而阶梯型基础需要的混凝土量较大,埋置较深,比较容易塌方或者有流砂地区很难达到设计要求,所以在这种地区应尽量少用阶梯型基础。
1.5斜插板式基础
斜插板式基础的明显特征就是塔腿主材坡度与基础主柱坡度相同。塔腿主材角钢就是插入基础混凝土中,这样可以使基础水平力对基础底板的影响降到最低。一般在正常情况下,基础土体上拔稳定、下压稳定和基础强度计算可以忽略水平力的影响。
2高压输电线路的杆塔工程
高压输电线路的杆塔按照受力的特点可以分为耐张与直线型。杆塔的选择,对输电线路的建设速度与经济性,还有供电的可靠性以及维修的方便性等影响都比较大,采用合理的杆塔结构、型式,是杆塔工程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一般来说,在丘陵、平地或者在便于运输与施工的地区,应该优先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杆和钢筋混凝土杆。我们应该积极推广预应力混凝土杆,逐渐代替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杆。一般还需要考虑到运输与施工时的实际困难,或者是重直档距大时,可以采用铁塔。
3高压输电线路的架线工程
一般来说,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的架线施工应包括:①架线前的准备工作;②导地线的连接;③弛度观测;④紧线以及附件安装。架线施工时,从展放方法来讲,可以分为张力展放与拖地展放。张力放线,就是利用牵张机械使导地线始终保持一定的张力,保持对交叉物始终有一定安全距离的展放方法。拖地展放线盘处不需制动,线拖在地面行进的方法,拖地展放这种方法是不需要用设备,比较简单,但导线的磨损较为严重,劳动效率低,在放线时需要大量的人力,特别是在山区放线时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然而张力展放这种方法可以保证导地线展放质量,放线效率比较高,但是使用的机械比较笨重和费用昂贵。张力放置的导线均不落地,因此有效的防止了线材的磨损,提高了施工的质量。
通常在放线的过程中,要仔细检查导线,不得有磨损、断股、金钩情况。例如单股损伤不超过其直径的一半时,钢心铝线与其它导线不超过导电部分的5%时,需要将毛刺、棱角修光处理。在补修金具的有效长度内,一般在钢心铝线出现铝部分损伤面积超过25%时,单金属绞线损伤面积超过25%,连续损伤面积虽然在允许修补范围内,而且损伤长度已经超过一个补修金具所能补修的长度,或者是破股、金钩已使钢心形成无法修复的永久变形者,都必须切断重接。
输电线路放线工作必须要在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100%,杆塔结构组装完毕时,螺栓已经紧固的时候进行,而且要在耐张塔受张力方向的反侧,必须要打好临时拉线,以防止杆塔受力过大或塔身变形产生位移,影响到弛度观测。并且临时拉线与地面夹角一般不宜大于45度,其所能平的张力值,应该要符合设计规定。
4高压输电线路的检修施工
通常来说,检修施工就是根据巡视、检测、试验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旨在消除缺陷、提高设备完好水平,预防事故,保证线路安全运行而开展的工作。
例如遇到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暴风、冰灾等外力的破坏下。例如偷盗线路器材造成送电线路倒塔、采石放炮崩断导线、断线金具等停电事故,都必须尽快的进行检修施工。一般来说在事故发生进行抢修施工时,时间都是非常紧迫,都是来不及设计的,所以都必须在抢修施工完成后,补有关变动的工程图纸,交给有关的运行部门技术管理存档。在停电的输电线路上工作,除了遵照线路施工应遵守的安全措施外,由于线路已直接与变电站的开关相连,线路随时都有来电的可能。所以说,检修人员在施工开始之前先要与调度联系,取得作业许可。然后在需要检查施工线路上进行验电,在确认线路上确无电压,就可以在线路施工点两端各挂一组短路接地线。通常输电线路的短接地线必须符合:接地必须使用软铜线,截面不小于25mm2,以保证在短路电流短路时不至烧断,接地线的接地端用金属棒做临时接地,直径应不小于10mm,打入地中深率不小于0.6mm。
通常在检修施工工作结束后,必须要注意参加线路检修施工的所有工作人员以及施工的工具等已确认全部从杆塔、导线以及绝缘子上撤下时,才能拆除接地线。一般在拆除接地线后,输电线路就已经有电了,所以检修人员不能再登上杆塔或者在导线安全距离范围内做有关检修的任何工作。然后再清点接地线组数无误并且按照有关规定交接后,就可以向调度汇报,恢复送电,完成输电线路检修施工任务。
参考文献
[1]李佛阳.浅析高压输电线路的状态检修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2]易军.高压输电线路设计与施工技术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检修
中图分类号TM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62-0114-01
1高压输电线路的基础工程
高压输电线路的基础就是指杆塔埋入地下的部分,基础的作用是保证杆塔在运行中不发生下沉或者受到外力的作用时,不发生倾倒或者变形。基础施工的质量好坏,对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有极大的关系。
1.1岩石嵌固基础
一般来说,岩石嵌固基础比较适用于无覆盖层或者覆盖层较浅的强风化岩石地基,该基型的主要特点是底板不配筋,基坑须掏挖,上拔比较稳定,具有较强的抗拔承载能力。必要时,可以把主柱的坡度设置成与塔腿主材坡度一致,这样就可以减小偏心弯矩,还可以省去地脚螺栓。这种基型利用了岩石本身的抗剪强度,而且钢筋与混凝土的用量都比较小,也减少了基坑土石方量,而且在浇制混凝土时不须使用模板,可以减少施工费用。
1.2岩石锚杆基础
岩石锚杆基础可以用于中等风化以上的整体性较好的岩石。该基础型式就是在岩石中钻孔、插入锚杆,然后灌浆,使岩石与锚杆紧密的粘结,这种基型也是利用了岩石的强度,从而减少了钢材与混凝土的使用量。但是该基础型式需要鉴定岩石的完整性。
1.3掏挖基础
掏挖基础分为半掏挖与全掏挖两种,该基型比较适合用于无地下水的硬塑粘性土地基。一般在基坑施工可成型的情况下,在挖基坑时不须干扰原状土,以免在开挖过后再进行填土。掏挖基础在承受上拔荷载时,原状土的凝聚力与内摩擦角可以发挥作用。据统计,由于各个施工线路的地质条件不同等原因,通常采用该基型相对比用阶梯型基础可以节约混凝土与钢材分别为8%至20%与3%至7%。
1.4 阶梯型基础
阶梯型基础较适合用于各种塔型、各类地质,该基型的主要特点就是采取大开挖,利用模板浇制,然后在成型后再填土,该基础主要是利用了混凝土与土体重量抗拔,基础底板刚性抗压较好,不须配钢筋。然而阶梯型基础需要的混凝土量较大,埋置较深,比较容易塌方或者有流砂地区很难达到设计要求,所以在这种地区应尽量少用阶梯型基础。
1.5斜插板式基础
斜插板式基础的明显特征就是塔腿主材坡度与基础主柱坡度相同。塔腿主材角钢就是插入基础混凝土中,这样可以使基础水平力对基础底板的影响降到最低。一般在正常情况下,基础土体上拔稳定、下压稳定和基础强度计算可以忽略水平力的影响。
2高压输电线路的杆塔工程
高压输电线路的杆塔按照受力的特点可以分为耐张与直线型。杆塔的选择,对输电线路的建设速度与经济性,还有供电的可靠性以及维修的方便性等影响都比较大,采用合理的杆塔结构、型式,是杆塔工程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一般来说,在丘陵、平地或者在便于运输与施工的地区,应该优先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杆和钢筋混凝土杆。我们应该积极推广预应力混凝土杆,逐渐代替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杆。一般还需要考虑到运输与施工时的实际困难,或者是重直档距大时,可以采用铁塔。
3高压输电线路的架线工程
一般来说,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的架线施工应包括:①架线前的准备工作;②导地线的连接;③弛度观测;④紧线以及附件安装。架线施工时,从展放方法来讲,可以分为张力展放与拖地展放。张力放线,就是利用牵张机械使导地线始终保持一定的张力,保持对交叉物始终有一定安全距离的展放方法。拖地展放线盘处不需制动,线拖在地面行进的方法,拖地展放这种方法是不需要用设备,比较简单,但导线的磨损较为严重,劳动效率低,在放线时需要大量的人力,特别是在山区放线时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然而张力展放这种方法可以保证导地线展放质量,放线效率比较高,但是使用的机械比较笨重和费用昂贵。张力放置的导线均不落地,因此有效的防止了线材的磨损,提高了施工的质量。
通常在放线的过程中,要仔细检查导线,不得有磨损、断股、金钩情况。例如单股损伤不超过其直径的一半时,钢心铝线与其它导线不超过导电部分的5%时,需要将毛刺、棱角修光处理。在补修金具的有效长度内,一般在钢心铝线出现铝部分损伤面积超过25%时,单金属绞线损伤面积超过25%,连续损伤面积虽然在允许修补范围内,而且损伤长度已经超过一个补修金具所能补修的长度,或者是破股、金钩已使钢心形成无法修复的永久变形者,都必须切断重接。
输电线路放线工作必须要在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100%,杆塔结构组装完毕时,螺栓已经紧固的时候进行,而且要在耐张塔受张力方向的反侧,必须要打好临时拉线,以防止杆塔受力过大或塔身变形产生位移,影响到弛度观测。并且临时拉线与地面夹角一般不宜大于45度,其所能平的张力值,应该要符合设计规定。
4高压输电线路的检修施工
通常来说,检修施工就是根据巡视、检测、试验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旨在消除缺陷、提高设备完好水平,预防事故,保证线路安全运行而开展的工作。
例如遇到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暴风、冰灾等外力的破坏下。例如偷盗线路器材造成送电线路倒塔、采石放炮崩断导线、断线金具等停电事故,都必须尽快的进行检修施工。一般来说在事故发生进行抢修施工时,时间都是非常紧迫,都是来不及设计的,所以都必须在抢修施工完成后,补有关变动的工程图纸,交给有关的运行部门技术管理存档。在停电的输电线路上工作,除了遵照线路施工应遵守的安全措施外,由于线路已直接与变电站的开关相连,线路随时都有来电的可能。所以说,检修人员在施工开始之前先要与调度联系,取得作业许可。然后在需要检查施工线路上进行验电,在确认线路上确无电压,就可以在线路施工点两端各挂一组短路接地线。通常输电线路的短接地线必须符合:接地必须使用软铜线,截面不小于25mm2,以保证在短路电流短路时不至烧断,接地线的接地端用金属棒做临时接地,直径应不小于10mm,打入地中深率不小于0.6mm。
通常在检修施工工作结束后,必须要注意参加线路检修施工的所有工作人员以及施工的工具等已确认全部从杆塔、导线以及绝缘子上撤下时,才能拆除接地线。一般在拆除接地线后,输电线路就已经有电了,所以检修人员不能再登上杆塔或者在导线安全距离范围内做有关检修的任何工作。然后再清点接地线组数无误并且按照有关规定交接后,就可以向调度汇报,恢复送电,完成输电线路检修施工任务。
参考文献
[1]李佛阳.浅析高压输电线路的状态检修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2]易军.高压输电线路设计与施工技术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