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信息技术课生动起来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zef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是21世纪开设的一门新型课程,其实践性强,发展速度快。该课程应该有趣、生动,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效率,能够真正的让信息技术课程生动起来。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兴趣;生动
  信息技术课是近年学校新开设的课程。很多学生在未上信息技术课时表现出很强烈的兴趣,可是真的上课了,却大失所望,觉得很乏味。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让信息技术课生动起来呢?
  一、良好的导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课堂导入是一个重要环节。成功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课堂气氛,增添课堂活力,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安排情境导入时,可以创设故事情境、游戏情境、问题情境等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要想保证自己的课堂顺利进行,就必须要把开头做好,也就是要成功的课堂导入,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整个课堂就会活跃起来,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比如可以利用以下简单方法:
  1.比较法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比较法也是较常用的。例如:学生经常会把“复制”和“剪切”混为一谈。首先学生进行复制操作,观察其结果;然后进行剪切操作,观察其结果。经过比较,学生发现复制将会导致目标和原来的位置都会有相同的内容,而剪切是把目标放到了其他位置,原位置上已经找不到目标文件。通过对比,学生提高了认识,加强了记忆,提高了操作水平,也锻炼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通过比较获得自我发现、自我思考的能力。
  2.幽默法
  幽默法是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比如在介绍如何使用鼠标之前,我先讲了一节幽默故事:“一个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说‘将鼠标指针移动到屏幕中央’,不料,当老师在检查同学的操作时,看到有一个同学,将鼠标拿到屏幕上,贴着屏幕正在移动。”我讲完后,好些同学都不禁大笑,大笑过后,大家心里都明白鼠标该怎样移动、操作。
  二、合理的任务,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有效性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关键是“任务”的选择与设计。“任务驱动”强调让学生在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教学“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文化知识、获得操作技能、形成应用能力。因此,要正确认识任务驱动中“任务”的含义,使用中要坚持科学、适度、适当的原则,避免滥用和泛化;要注意任务的情境、有意义、可操作;任务大小要适当、要求应具体,各任务之間还要相互联系,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组成一个任务链,以便学生踏着任务的阶梯去建构知识。在教学实践中,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针对教材规定的各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必须设计一些不同类型的“任务”,作为对教材的扩展。在进行“任务”设计的时候我们应该重点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任务设计目标的明确性
  课堂教学目标应遵循实践原则、自主原则、创造原则,任务明确学生有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学习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例如:“从网上下载自己需要的信息”这个大任务又可以分为:保存一个网页、保存页面上的图片、文字等子任务,对于“保存页面上的图片”这个子任务,又可以分为:保存图片或者文字等子任务。这样学生就有了明确的任务,操作起来难度也不算大,而且学会了操作方法之后也能触类旁通,不仅能达到较好的课堂效果,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任务设计难度要适当,要有层次性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任务设计要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策略,要根据每个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设计难度适当的任务,如果设计的任务难度太大,大多数学生都无法进行操作和完成任务,这样的任务也就失去意义了,并且还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要求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一定要循序渐进,设计的任务的难度要适中。针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不一样的这种状况,我在课上安排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任务进行实际操作,如让基础好的学生在完成简单任务的基础上举一反三,通过自学进一步探究有没有其他方法,从而知道哪种方法最快捷方便。有时我还会布置选做任务给那些已完成简单任务的学生;让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踏踏实实从头学起,有时可以降低任务的难度,同时要多加关心,并给予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法的讲解,让他们尽快缩短与其他同学的差距。这样,不论是基础好的学生还是基础差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3.任务设计要有趣味,要有创新性
  任务必须能够通过实践来完成,所以应尽量避免抽象和完全理论化的任务出现。任务要有趣味,学生才会感兴趣,兴趣对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所以提出的任务必须让学生感兴趣,必须有吸引力;而且任务还要有创新性,我们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要考虑留给学生一定的创新空间,这样才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在学习网上搜索信息时,就可以找一些与 “游戏”“明星”、……等有关的关键词进行搜索,因为学生对这些都比较感兴趣,对他们有吸引力的东西,一旦他们学会了这种方法,就会主动去进行搜索,探索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生有了自己的发挥空间,就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教学效果也就能进一步提高。
  总之,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努力营造活跃、宽松、快乐、协作、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气氛,让我们的课堂生动活泼起来,让学生爱学、会学、知道自己要学什么、想学什么,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让学生在应用中有所创新,有所收获。
  新的信息教育的时代正快步向我们走来,我们必须要以全新的理念使一些枯燥乏味的信息技术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同时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感到自己一定能学会学好信息技术课!
  参考文献 :
  [1]郭芳 《浅探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设计》.人民教育出版社
  [2]《现代教育技术》.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教育技术基础》.新疆大学出版社.1993年
  [4]郭红阳,马宏春. 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探索. 中国电化教育,2006.10
其他文献
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一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每一名大学教师的基本责任。本文从学习动机、师生互动模式等方面讨论了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
一、业务流程审计rn会计工作是农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的基本内容,会计业务流程包括以下环节:一是初审关.指村级财会人员对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理性进行监督和认定.二是理财关
2011年6月,余某向某市国土资源局申请公开市政府《征用土地方案公告》、《某大学补偿安置方案》和被拆迁的720户产权认定依据及安置补偿明细、1988年之后该大学所建房屋产权
摘 要: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是一个合格建设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小学生是未来的祖国建设者,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数学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教学;策略  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提倡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通过探究式学习方式,可以
期刊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顾名思义写于1844年,是一部马克思早年的主要著作.这部手稿无疑代表了青年时期马克思的思想巅峰,但是直到1933年才被发现整理并发表,这从一个侧面体
期刊
初中力学前概念是指学生在未系统学习物理之前由于生活经验脑海中所具有的关于力学的知识。其影响着力学科学概念的学习。文章对近十年来我国知网上关于初中力学前概念的研究
期刊
对美的追求是每一个设计师的责任,也是每一位设计师必须完成的任务.在现代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各阶层人群都对自身所处的环境有着极高的审美追求,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设计都是那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