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抗癌物质对微管蛋白体外聚合及热变性的影响(英文)

来源 :物理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e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浊度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四种小分子抗癌物质犤紫杉醇、卡铂、猪芽藻提取物(ZYZ)和番荔枝素提取物(F43)犦对微管蛋白体外聚合及热变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四种化合物的浓度均为15μmol·L-1时,紫杉醇和猪芽藻提取物(ZYZ)能促进微管蛋白的聚合并使其热变性温度升高,而卡铂和番荔枝素提取物(F43)却对微管蛋白的聚合及热变性温度无明显影响。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对四种抗癌物质与微管蛋白相互作用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The effects of paclitaxel, carboplatin, ZYZ, and F43 on the expression of tubulin in vitro were studied by turbidimetric method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And thermal denatura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paclitaxel and Zymosan extract promoted the polymerization of tubulin and increased the heat-denaturation temperature when the concentrations of all four compounds were 15 μmol·L-1. However, Litchi extract (F43)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ubulin polymerization and heat denaturation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abov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mechanism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four anti-cancer substances and tubulin is discussed.
其他文献
中央多次指出,培养和造就人才,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随着形势的发展,这项任务也同样迫切地提到了水利战线各级领导部门的面前。为了
立足于现代文学观念上的大学中文教育突破了其束缚,认为现代文学观念已不能适应大学中的中文教育。本文站在大学的角度,重新审视现代文学观念,探讨大学中文教育该向何处去。
1 IL_8起源及结构IL 8是一种细胞因子 ,为趋化因子超家族中的一员。它是 1 987年Yoshimur发现的第一个趋化因子 ,当时被命名为单核细胞衍生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MDNCF)。 1 988年 1 2月 ,在嗜
黑龙江省小兰县地处半山区,以粮食生产为主。1985年,在遭受特大洪涝灾害情况下,全县粮食总产和农民人均收入与承包前的1982年相比,分别增加了42.9%和4倍。这一年是建国以来
止 Souree:AIB of MMIImport And Export Of Motor Vehicles(Jan. to Sept., 1996) Souree: AIB of MMI Import and And Export Of Motor Vehicles (Jan. to Sept., 1996)
期刊
笔者于 1 996年 3月 -1 999年 9月 ,应用中药内服配合耳压治疗小儿咳喘 60例 ,取得了一定疗效。1 一般资料本组 60例均为门诊病例 ,男 3 1例 ,女 2 9例 ;年龄最小者 2岁 1 1
通过轮胎的静态和动态实验,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技术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建立了轮胎弹性力与轮胎变形的非线性关系式,分析了充气压力、激振频率、振幅及轮胎滚动速度对轮胎刚度特
通过采用罂粟碱的不同给药途径研究比较其对脑血管痉挛 (CVS)的防治效果。将 43例动脉瘤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 ,A组术中经置入脑池的硅胶管用罂粟碱溶液持续灌洗 ;B组术后使
恶心、呕吐是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可导致部分患者延迟或放弃治疗 ,甚至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笔者将恩丹西酮与小半夏汤联用 ,预防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