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日本人有没有“罪恶感”一直是近代文化人类学争论的课题之一。有一派学者认为,日本没有罪恶感,但却有很强的“羞耻感”,因此,日本人会为了丢脸而切腹自杀。 几年前,有一对日本的老农夫妇,他们经营养鸡场,有次心存侥幸,把病死鸡拿出来卖,事情被人踢爆,这对老夫妇立即谢罪自杀,他们认为做了极丢脸的事。 最近,坐落在神户的“理化学研究发展再生科学中心”副主任笹井芳树,因为他指导的研究员小保方晴子所发表的论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人有没有“罪恶感”一直是近代文化人类学争论的课题之一。有一派学者认为,日本没有罪恶感,但却有很强的“羞耻感”,因此,日本人会为了丢脸而切腹自杀。
几年前,有一对日本的老农夫妇,他们经营养鸡场,有次心存侥幸,把病死鸡拿出来卖,事情被人踢爆,这对老夫妇立即谢罪自杀,他们认为做了极丢脸的事。
最近,坐落在神户的“理化学研究发展再生科学中心”副主任笹井芳树,因为他指导的研究员小保方晴子所发表的论文被认为涉及造假,因而英国的《自然》杂志撤回论文,笹井芳树自认指导不周,因而自杀。近年来全球学术界丑闻不断,笹井芳树并不是主角,只是论文的指导者,他却自认为奇耻大辱。他羞耻心的强烈,真是举世罕见。
由日本的这两个自杀事件,我就想到另外两案。
一个是1990年代初期,意大利起诉了三四百人,其中有超过一打的人因为自认羞愧,起诉后即自杀死亡。意大利人一向被认为是散漫,却有那么多人因涉贪而自杀,让人感觉意外。另外一则是韩国前总统卢武铉,因为涉贪,尽管真相未明,他却选择了跳崖自杀。一个个烈性如此,令人感叹。这些人的自杀,都是“羞辱感”所造成的自杀。
讲到羞耻与自杀,我就想到远古时代的制度。周代以礼治国,礼不是礼貌、礼节,而是一种比法律更高阶的行为规范。周朝时认为刑罚是用在老百姓身上的,而统治阶级都是皇帝的自己人,这种人如果犯错就不能施加刑罚,而应用更高的礼,那就是自己了断自己。《周礼》卷四里说,周朝在王都有个管王田的官叫“甸师”,他管王田的耕作祭祀,也兼管官吏的犯罪处理。
西汉的贾谊在长篇奏议《陈政事疏》里有很好的发挥。他说皇帝驾驭百官,以礼相待,官吏就有更高的行为标准,知耻知勇,如果犯罪,就应跪而自裁,不会拉拉扯扯地拖到刑场去砍头。因此,古代说“刑不上大夫”并不是说当了大官就可以有了“免死牌”,而是说大官有惩罚标准更高的“礼”。有罪有责就应该自杀谢罪。我认为日本的切腹文化,就是从中国周朝那里移植过去的。纵使到了今天,日本人知耻文化还是很浓烈。
而我们的悲哀,乃是远古时代官吏责任意识及知耻文化,到了西汉之后已快速衰落,而被帝国时代的官官相护、朋比为奸、官大特权大等新的习性所取代。官场上,大官再怎么无能与祸国殃民、再怎么贪腐都会没事,纵使东窗事发,都还是鬼扯硬赖,罕见有人觉得很羞耻而自杀谢罪。我倒是一直在等待,什么时候能看到一个涉贪的大官,干干脆脆地自杀谢罪。相信只要有一个涉贪大官自杀谢罪,都会对沉闷的官场造成很大的刺激。中国的官场就是少了这种正面性的精神榜样!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越有能力,就应该多为国家和人民做好事。官越大,做好事的筹码也越多,而他的地位、在人民心目中的评价,就是最好也是最大的报偿。但中国从中古以来,已经形成了一种牢固的价值体系,一个人只要会读一点书,当上了大官,就认为这是他们命好,所以才有荣华富贵可以享受。这种畸形的价值观,遂使得中国人喜欢用命好命坏的观点看问题。正因为我们用命好命坏看问题,所以很多中国百姓看着大官大量贪污、吃香喝辣、家庭财产多至上亿,好多人不但不会产生义愤,反而会羡慕。如果大家都羡慕会搞钱的大官,贪官只会越来越多,甚至到了无官不贪的程度。
反贪是每个国家必须做的事。但反贪只是一端,官吏的知耻乃是同样重要的自律手段。官吏除了要不贪外,贪了之后还必须知耻,被逮到了就要主动切腹或上吊自杀谢罪。但这种自杀谢罪的人,什么时候会有呢?
其他文献
朴谨惠在20多岁和30多岁选民中得到的支持率分别仅为33.7%和33.1% 2012年12月19日,韩国第18届总统选举揭晓,代表保守右翼势力的执政党“新世界党”的候选人朴槿惠女士,击败了代表进步势力的在野派“民主统合党”的候选人文在寅,当选为总统。两者得票率分别为51.6%和48%,朴仅凭微弱优势获胜,选战可谓非常激烈。 朴槿惠胜选创造了多个第一:韩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统;韩国第一个单身和理工科
万象时间5月17日早上6时30分左右,一架载有多位高官要员的老挝军用飞机在该国北部川圹省坠毁。老挝官方初步调查显示,事故极可能因技术失误引发:飞机在降落过程中飞行过低,起落架曾撞击地面树木。“5·17”老挝坠机与2010年4月波兰总统专机失事极其相似,都是乘坐前苏联造飞机,都是飞行过低触碰树木导致悲剧发生,代价同样极其惨痛:包括老挝副总理兼国防部长、执政党中央宣教委员会负责人、老挝公安部部长、首都
《市场与政治:中国民商阶层脸谱》 张伟 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5年10月版 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孟德斯鸠不无乐观地认为:“有商业的地方,便有美德”,这句名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被认为是马克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论断的佐证,甚至成为工商业的发展可以推动国家政治文明进步的理论依据。 毋庸置疑,工商文明与生俱来蕴含的契约自由、契约神圣、诚实信用、等价交换在价值取向上与“政治市场”学说不
从2014年开始,PPP就成为中国经济领域的大热门。中央政府推动PPP的相关政策陆续出台,PPP成为了地方的一项政绩,各地项目申报踊跃。国庆节前,财政部推出的PPP融资支持基金更把这股PPP热推向了高潮。 在专家看来,PPP对于当下中国经济有着特殊的意义。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入伙基建,它能缓解政府财政支持的压力,切割地方政府和不规范债务的关系。同时,更能利用社会资本本身的商业化运作模式,提高中国基础
朋友最近很烦恼。留洋博士刚毕业,回国到一所重点大学应聘,对方告知,他的履历相当不错,条件也都符合,但是因为他们夫妻两地分居,来了之后可能“军心不稳”,因此还得“考虑考虑”。 朋友一打听,原来他所应聘的学院去年一气走了4个入职不过一两年的年轻教师,理由都是“两地分居,生活不便利”。4人同年离职,对于不过几十人的团队规模来说,可谓大动荡。“不明真相”的学界因此盛传,该学院待遇太差,评职称太难,逼走了
指人们在春节拜年时,因为一遍遍被问及同样问题而感到烦心,从而对拜年产生恐惧—尤以学生和大龄未婚青年居多。问题主要是“期末考成绩怎么样”,“找到工作没有”,“有没有对象”,“什么时候结婚”等等。有大学生认为,自己用“大二”、“习惯”、“还好”、“没有”四个词就能回答拜年期间遇到的所有提问。
去年9月国新办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明确了六大国家核心利益,即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这跟2009年7月戴秉国国务委员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概括的三个核心利益(维护基本制度和国家安全;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大同小异。 然而在一些媒体语境中,“核心利益”一词似乎是捍卫领土完整的专用
国土部不动产信息公开还在顶层设计 之前对媒体表示将“推动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公开查询系统,方便社会依法查询”的国土资源部,在1月27日紧急 “辟谣”,称该消息“不甚准确”,应该是“积极推进信息共享”,而不是“建公开查询系统”。“我国要通过不动产登记以保障不动产财产权与市场安全、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而不是‘公民财产大起底’”,“目前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重点是顶层设计”。 国务院医改办6月底前全面
全球两大经济体之间关于汇率问题的争议,总是没完没了。 当地时间10月1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以63票对35票,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法案要求美国政府对“汇率被低估”的主要贸易伙伴征收惩罚性关税。这个法案普遍被视为针对中国,试图迫使人民币升值。 按照法律程序,这一法案最终要实施还需要美国会众议院的通过,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签署才能生效。但在这一问题上,众议院议长约翰·博纳和奥巴马都
美国是否该放弃台湾? 到目前为止,国际关系理论家关于中国的辩论已然分化为乐观的自由派和悲观的现实派。自由派认为,当前的国际秩序在经济和政治上是开放的,可以容纳中国的和平崛起。这种说法在美国和其他主要大国盛行。标准的现实派则认为,竞争将加剧;而最现实的人相倍,中国会随着实力增强更果断地去追求自己的利益,这将反过来招致他国的制衡。中国近期在东海和南海强硬的海事请求以及美印日益密切的联系,已经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