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真疑问,力求真理解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o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一些数学规定性知识时,教师应该让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教学中,可先设法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暴露学生的真实疑问,再组织开展深入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从数学本质的层面去感受规定背后的道理,最终实现对规定性知识的真正理解。
   【关键词】混合运算 数学规定 数学本质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例2,是教学类似“7 4×3”的含有两级运算的计算课。学生在学习本课前,有过较长时间的两步计算式题(同级运算)的学习经历,即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对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强烈的思维定式,导致学生在本课学习中得知这类式题竟然要先算右边的乘法时,心里就涌出了一个巨大的问号:这是为什么呢?
   教学中,很多教师这样告诉学生:“这是数学家规定的,先乘除,后加减。”然后组织学生根据规则进行强化巩固。这样的教学,当场看似效果也挺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根深蒂固的习惯就会消磨教师的“告诉”,到了三年级甚至到高段,学生还会出现运算顺序出错的现象。笔者对辖区内一所城镇小学和一所农村小学的491名三年级学生进行了专项测试,结果如下表:
   由测试数据可见,②④⑤题的运算顺序错误率是0,而①③⑥题的运算顺序错误率都在20%左右,且学生的错误都是按从左往右进行计算。这样高的错误比例,不禁让我们思考:先乘除后加减,学生为什么“记不牢”呢?
   我们进行了分析,觉得以下两个原因也许是主要的。
   原因一:按教材编排顺序开展教学,使得学生对新知的形成感知不够。
   教材(图1)的编排是从情境引入,学生读图后,看懂了每块跷跷板上有4人,有这样的3组,另外还有7人在观看。此时,若要学生计算总人数,他们根据对情境的理解,就已经想到了4和3是要相乘的,然后再和7相加。因此,无论学生是列成4×3 7,还是在教师引导下列出7 4×3,他们都已经默认了算式中需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如此一来,学生没有很好地感知到新知与旧知的差别,更没有深刻地经历新知形成的过程,知识的建构自然不到位。
   原因二:告诉式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对数学规定印象不深。
   也许是教师们认为“先乘除后加减”的数学原理不适合小学生探究,或者认为理解其原理并不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因此很多教师采用最简单的方式,直接告诉学生:“这是数学家规定的。”这样的做法,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得学生对这个规定产生的强烈疑问,缺乏一个释放、释疑的该有过程及深刻经历,以至于对数学规定印象不深,时间一长,难免就会遗忘。简而言之,学生缺少了一段难忘的学习经历。
   基于以上思考,笔者认为,本课的教学,教师应在学习过程的设计和教学方式的运用上动更多的脑筋,要使学生对新旧知识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暴露并聚焦对新知的真实疑问,开展积极主动的思考和探究,最终实现对数学规定的真正理解。为此,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课始,出示两级混合的计算式题4×3 2和2 4×3,让学生独立计算,组织反馈。第一小题学生都是先算4×3=12,再算12 2=14;第二小题2 4×3则出现两个不同的答案18和14。
   师:一个算式怎么会有两个不同的结果?你们是怎么算的呢?
   生1:2 4等于6,6×3等于18。
   生2:我是先算4×3,再算2 12,所以结果是14。
   师:两位同学的算法不一样,谁的对呢?
   生3:计算题都是从左往右算的,所以先算加法的对。
   生4:我爸爸说要先乘除后加减的,所以等于14的对。
   生5:我妈妈也说过要先算乘法。
   ……
   师:同学们说的好像都很有道理,到底谁的对呢?(学生都急切地看着教师)
   师:老师告诉你,先算右边的乘法才是对的,从左往右算是错的。(学生哗然)
   师:同学们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齊):为什么要先算乘法?
   师:你们是不是都有这样一个大大的疑问啊?(学生频频点头)
   设计意图:由两道两级运算式题的计算引入,直接把学生对“2 4×3”的不同算法暴露出来。然后放手让学生阐述各自的观点,引发双方的激烈辩论,学生在争议中达到矛盾的聚焦:到底先算什么?接着,教师“郑重”地告知正确的方法,引发学生迸出真问题——为什么要先算乘法?整个环节,不断造势,步步紧逼,促使学生产生想探索原理的强烈愿望。
   出示情境图(图2),按(1)→(2)→(3)→(4)的顺序,分四步呈现完整的图,领着学生口头列式,逐步得出算式2 4 4 4。(师板书)
   师:答案等于多少啊?
   生:等于14。
   师:完全正确。同学们能把这个算式再列得简单些吗?
   学生独立列式,反馈。绝大部分学生都列成4×3 2,学生说理。
   生1:3个4相加可以列成4×3,再加2,就是4×3 2。
   师:原来的加法算式中,2在最前面,你的算式中2到后面去了,看起来有点不一样。有没有不同的列法?
   生2:2 4×3。(有少数学生这样列)
   师:这样对不对呢?
   生:其实就是3个4和2换了一下位置,道理是一样的。(师根据学生的解释适时板书,如图3,学生都认可这个算式)
   师:这两个算式应该怎么进行计算呢?
   随着学生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形成板书如下:
   4×3 2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对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小学英语教与学》转载的文章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2018年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研究热点集中于校本课程开发、绘本教学、思维品质培养、教师发展、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评价研究等问题。在未来的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研究的发展中,将特别关注小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基于主题的单元整体教学、学业质量标准研究等问题。  【关键词】小学英语 教育教学研究 热点与重点问题 论文转载  
【摘要】完整发展,完型建构,为孩子刷新童年,此为全科教育的价值原点。以课程重构重启教育,以全程评价促进发展,全科教育为各方备份幸福,为公办学校的机制变革创建模版。  【关键词】课程特区课程人治理结构科组自治  深圳实验学校小学部(以下简称“深实小”)的全科教育像是永动机带动的造景台,稍稍抖开几个视角,百般美景倾泻而出。本组“创意课程”涵盖了具有浓重“深圳实验”特色的全科教育理论认知和实践运作“范式
福州夏天的街头,芒果挂枝,一派富饶丰收的景象,前不久,我就幸运地被一个掉落的芒果砸了一下,前额,很疼。想起在美国夏威夷,多年前,那里街上的椰子树也是会结果的,有一次,坚硬的果实砸伤了一个行人,有关政府就决定给街头的椰子树做“结扎手术”,从此它们只开花不结果。至于要不要给福州的芒果树也做“节育手术”,这有待商榷,但是美国人粗中有细的“没有小问题”的理念,却是我们应该引进与学习的。  记者会上,我常常
历史,厚实、凝重、晦涩。因为距离小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背景太远而不易被小学生所理解。历史中曾经有过的沸腾和鲜活,则变成了一个年代,一个人物,一个事件,一段叙述。  那当今历史题材的品德与社会课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怎么教?我想大概立足四点:一是对话历史,二是细化历史,三是深化历史,四是对接历史与现实。  一、对话历史——展开历史厚重的画卷  观教材,文字、插图、照片、示意图、表格等无不向我们透露着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时指示:“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二十多年来,于毅研究员一直在防虫减药绿色植保科研道路上不断探索,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  果树食心虫是我国及东亚邻国北方果树上的重大害虫,在苹果、梨、桃、枣、山楂等果树上普遍发生,其中梨小食心虫近几年入侵美国,被列为重大入侵性害虫。其危害特点是直接钻入果实内部啃食果肉,严重影响
城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主要指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导致城市内部格局改变和城市在区域中的扩展,从而发生不同时空尺度的土地系统变化的过程。当前的中国,伴随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正在经历一场快速且大规模的城市化过程,其实质是人口、财富、技术和服务在空间上的集聚,以及生活、生产和组织方式的转变。从地域空间上看,复杂的生态、环境和灾害效应,已经使中国的城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成为一种典型的人地系统
摘要:阅读小说的视角是多元的,而章回体小说的课堂教学不应追求多元化。此类小说最大的特点是入木三分的人物塑造,教学时,应找准一个视角切入,给予学生系统的方法指导。节选小说在教材中有特殊用途,教师应有整本书意识。  关键词:章回体小说 节选 人物形象 语言描写 整本阅读  章回体小说原是古代说书人的话本,后经文人的加工整合,终以长篇小说的面貌流传至今。章回体小说以其情节扣人心弦、人物栩栩如生和主题贴近
【摘要】“碎片化”的阅读意识、“蜻蜓点水”式的阅读习惯、“快餐化”的阅读指导使得小学阅读指导课存在着“反季节催熟”等现象。化零为整的阅读指导课的“融合”策略,由外及内的阅读指导课的“五步”范式,为慢阅读提供了一条实践路径。  【关键词】碎片化阅读 慢阅读 阅读指导  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使得我们的阅读正变得碎片化,它逐渐延伸至“全民”“全天候”“全方位”。数字化时代,这种阅读方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管尤跃 云南省教育学会副秘书长,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贵州省教育厅特聘研究员,云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云南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精彩的课堂来自于课堂精彩之处,源于学生的心底之音。日常的、平常的、正常的,即所谓家常的、常态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就应如水,来自山间,来自江河,更应来自心灵,来自学生的感受和感悟,顺其自然,顺势而导
“跳一跳,摘苹果”这一比喻所蕴含的教育理念深受教师们推崇。但在实际教学研究或教学实践中大都只关注于“如何让学生够得着”或者是“经过‘跳一跳’才能摘”等问题。如果我们进一步挖掘“跳一跳,摘苹果”的内涵,把这个教学理念引申到“跳一跳,摘到的苹果会更甜”,那就把这个理念提升到如何在设立目标、实现目标的动态过程中锻炼学习思维,培养学习气质的问题。法国著名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曾指出:“立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