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动解放到主动解放的教学实践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s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不仅把“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作为“课程性质”之一,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再次提出了“注重创新精神”这一要求。国家教育对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反观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其实质也正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根本出发点。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电子白板、动画等各种技术手段,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努力解放学生的眼、脑、手,然而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学生还是喜欢照着课本或者教师的范例进行模仿,对已经掌握的创作技法不会灵活运用,把课堂和生活分得十分清楚,他们不会注意观察生活以积累素材,更不会用美术方式去表现生活。这是在教师引导下形成的“被动解放”——当学生离开了教师的指挥便失去了观察、动手和思考的兴趣。因此,笔者通过深化课堂教学变革让学生在“被动解放”学习过程中建立起追求美的兴趣,以兴趣为核心让学生进入“主动解放”创造过程。
   一、以激发兴趣为目标,开展“被动解放”教学
   “被动解放”教学是整个发展模式的基础,其发展是否扎实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的刺激程度,因此,笔者从多个方面探究分析。
   1.赋予学生审美权利
   各个派系的艺术家创作了大量或写实或抽象的作品,这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视觉体验,还能开拓他们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但在进行欣赏教学的时候,学生并不容易被优秀的艺术作品所吸引,特别是造型偏于抽象的作品尤为突出。
   2.引入有价值的网络信息
   网络的快速普及与发展,让学生的生活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他们所能获得的信息量是难以估算的。因此,现今的美术课有责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利用网络的观念,让网络为教学服务。网络的教学优势在于能帮助学生查找创作素材,尤其是丰富的创意作品更是能激发学生的美术创造能力。
   3.创造展示机会
   笔者以为,学生完成作业得到等第不能算是一次学习的结束,还应该给他们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使用装订好的作业有其缺陷,很多优秀作业无法让更多的学生看到。因此,笔者每次批完作业都要把最有特点(也许不完美,但有优点)的作业裁下来,装进透明塑料袋后粘贴在美术教室墙上,这样就能经常性更换作品。
   二、发挥兴趣核心动力, 开展“主动解放”实践活动
   通过课堂上培养起来的美术兴趣,能最大程度促进学生的创作欲望,因为此时他们不仅掌握了常见的创作技法,而且能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人、物和事,由此,学生的手、眼、脑得到了“主动解放”。
   1.主动关注生活
   学生接触社会的范围非常有限,学校、家庭以及与此相关的人、物和事构成了学生绝大部分的生活内容。但运用好这些生活素材足够让学生创作优秀的美术作品,有时候一些小物品也能变成美术作品。在以兴趣为核心的“主动解放”艺术实践活动中,笔者仅提供完成创作所必须的内容,具体的创作过程则由学生完成。以五年级第九册课题2《画人像》为例,笔者在课上讲解人物画构图、五官结构及特点、动作和服饰等内容,然后给学生一个星期的时间进行观察,可以面对观察者写实,也可以通过多次观察后凭记忆创作,至于用什么表现方式来创作则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学生在不断对身边的人和事进行观察后会逐渐成为一种习惯,然后慢慢延伸到对熟悉或不熟悉的各种人物和事件的观察上来,对于生活中的美与丑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在作品中都能表现出来。
   2.主动体验美
   自然和人文景观让学生对于美又有了新的认识,有自然天成,也有精心构造,无须多言总能吸引每个人从内心发出赞叹。有人仅仅是赞叹就完了,也有人将眼睛看到的用各种方式表达出来,成了一件艺术作品。尚美文化教育自然要让学生既会欣赏,又会表达。通过基于兴趣激发为核心的“被动解放”教学,学生不但有了创作的技能,而且有了创作的动力。如:六年级第十一册课题16《家乡的老房子》一课给学生提供了近距离体验江南民居的机会。在学校的周边有一小排沿河建造的老房子,与同里古镇相距仅20公里左右。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和同学或家人一起去走走看看,感受江南居民的传统生活方式,主动寻访一些老人了解更多的故事,再用相机从不同角度拍些老房子的照片,为创作作品积累参考素材。
   3.主动创造美
   通过观察再创作的方式侧重于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技能,而美术创造则需要在作品中融入学生独具个性的想法和与众不同的创意。因此,在美术课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想象力不只是对所创作的内容来说的,也是对材料的使用来说的。生活中有很多废旧材料,这些东西是进行艺术创作非常好的材料,有时候一些被称作“垃圾”的碎纸片也能变成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陶行知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沿着教育创造之路,笔者将不断前行、努力实践、勇于探究,建立起以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尚美文化教育课堂。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八坼小学
其他文献
儿童画是艺术,孩子们是天生的艺术家,美术活动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游戏形式,在美术教育中,我们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材料及表现技法,如折纸添画、棉签画、印章画、手指点画、吹画、版画、刮画等趣味形式开展美术教育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活潑的活动中,感知、体验幼儿美术教育的乐趣。  1、游戏激趣教学策略  游戏是儿童的生活,儿童通过游戏来展现其潜在的精神。教师善于运用游戏的情境来感染和调动幼儿。如:情境表演、视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井巷掘进爆破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应用,以下文章根据笔者现场实践经验,提出了提高井巷掘进爆破效率的相关技术对策,以促进煤矿井巷钻爆法掘进速
初读课文,我们往往喜欢把字词从文本中拣出来,带领学生一个一个读正确,再交流一下词意,然后重点分析课文内容。那些带着母体肤温和体香的字词,就这样成了孤独的个体,失去了意
估算是根据具体条件及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算式的结果作出大概推断或估计.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一种近似的口算,它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有计算,
永磁同步电机(以下简称“PMSM”)具有功率效率高、噪声小、输出值转矩大、控制简单等优点,在轨道交通行业牵引系统中应用较为广泛。但是PMSM的抗干扰能力较差,易受外部干扰,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作为一种“隐形课程”一直受到大家的关注与重视。区域活动中教师不直接参与,环境的作用就更大,教师成为游戏的观察者、引导者与支持者,为孩子们创设适合的环境成为教师参与区域活动的重要方式。  笔者将从环境美观性、材料的提供、幼儿参与性等三个方面来分析美工区的环境创设,让教师和幼儿一起“玩转美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