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蝴蝶结的气生根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ym2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没有见到大画家苏哲明前,我自我感觉超好。
  一个26岁的中学美术老师,接连三年在市书画展上荣获第一名,画作还频频亮相省里的画展,隔三差五总有人殷勤求画,这一切让我感觉自己是一只马上就要飞入青云的小鸟,喜悦常常充盈着我的内心。
  但那天,我去拜访苏哲明,他坐在沙发里,一言不发,只是翻来覆去地看我的画,过了好久他才说,小伙子,你很有灵气,但是……
  我有些失落。静等下文。
  之后,他就是一片沉默,又接着低头看画。
  终于他抬起头来,说,你作品的取材多来自乡野,我建议你去山里住段时间,好好观察体会,相信你会有新的感悟。
  我有些不以为然,但恰好正值暑假,我想,不妨暂且走一程,来体验下大画家的看法。
  我去了一个叫七里沟的小山村,租住在一位田姓农户家里。
  第二天,我随房东去果园写生,十几亩地的果园蓊郁青翠,微风拂过,飘来甜甜果香。大个的水蜜桃如晕染了太多胭脂的脸,苹果和梨还青着,果实累累,几乎压弯了枝头。房东絮絮地讲着果园的收成,说到最后,他指着几棵果树说,这几树果子今年留着不卖,他的一双儿女在省城工作,虽然他们都热衷于南方水果,但还是自家果子吃着放心,所以他每年都把最好的留给他们。
  我被他浓郁的父爱打动。我想,那父亲挑选好的,挂着馨香露珠的果子是怎样一路颠簸到达儿女手中?儿女心里又是怎样的感受呢?我支起画板,对着洁白的画纸陷入遐想之中,再落笔的时候,那叶间甜美的红桃子,以及那啁啾飞过的小鸟好像都蕴藏了浓浓的情愫。
  在山中的日子,我喜欢每天清晨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散步,晨雾还没有散去,山林披着乳白的轻纱,如梦似幻。在山角拐弯处,我总会遇见看林的老人提一只红塑料桶来泉水边打水。那是个精神矍铄,开朗健谈的老人,有时,我和他会在哗哗的流水声里拉些家常,他喜欢问些大都市里的生活,我爱听他讲些山中见闻。不过,这个爱开玩笑的老头总爱讲些鬼怪传说来吓人,我往往一边听一边脸上现出惊恐的神色,每当这时,他哈哈笑我胆小,我则说他胡编。晨起的心情变得像山间溪水一样轻松明快。
  渐渐地,我爱上了这里的山水、云朵、果园、野花,它们渐次走进了我的画纸,因为心中欢喜,手中的画笔饱蘸了情感,一花一鸟一果间,都融进了我对这些事物的理解和感情。
  但是,我并没有感觉出自己的绘画有什么突飞猛进的进步。
  回到城市,我又去见苏哲明,他看看画又看看我,冲我点点头说,进步不小。
  哪里有进步呢?我问
  看来你的感悟还需要点拨,他指着那幅工笔《汲水》说,这个在溪边打水的老者,他的神态、细微的表情、动作、衣着,妙在非常细腻、传神,如果你没有亲眼观察,没有倾注进自己的感情,哪会有这样让人身临其境的效果?
  我乐了,能得到他的表扬的确让人振奋。
  他又指着那幅《夏意》说,你看这在果树下仰望的孩童,嘟着嘴,挠着头,充满了童真、童趣,连飞过的两只小鸟好似也带有表情,我想你在画的时候,内心也一定洋溢着轻松和快乐吧。正因为有了生活,你才能画出这样生机盎然的画。你以前是闷在画室里画画,虽有灵气,但缺乏生活的神采,你现在的画更有乡野表现力。
  我若有所思,点头称是。
  苏哲明最后总结说,要想创作出好的作品,必须要把艺术的根深深地植入生活中,从生活里汲取营养,如果只在画室里凭空想象,那只会脱离生活,就像一棵植物长了太多气生根,虽然气生根也能呼吸,但植物生长最主要的是依靠主根和侧根,而你以前气生根太多,有些气生根还扎着虚荣的蝴蝶结。切记艺术要走进生活,要沉下心,这样才有感染力。
  这是我迄今为止上过的最精彩的一堂绘画课!苏哲明讲得真好,年轻的心只有摈弃那些浮燥的气生根,踏踏实实地在生活里求知、探索,才会结出更芬芳美好的果实。
  元月摘自作者新浪博客
其他文献
[作文题](吉林省松原市前郭五中高三第三次考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德舍尔多夫城有位著名的艺术家,作品非常出名。一天,王子慕名来请他做自己骑马的雕像。艺术家接了活便没日没夜地忙起来。巨大雕像做成后立在德舍尔多夫城的广场。王子带大臣观看。雕像是那么漂亮,王子忍不住惊叹起来,并称赞道:“你太伟大了!你把我雕得很完美。”大臣们听后对艺术家又妒又恨,想着法子污辱他一
明代嘉靖年间,明王朝的统治渐趋衰落,同时安南也发生了莫登庸篡夺黎朝的事件,导致其国内政局混乱、南北分裂,此时双方稳定的藩属关系已经难以维持,开始出现动荡与转折。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