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欣赏艺术的习作指导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huigr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教材入手,学习写作方法;开展活动,引导欣赏;自我评价,交流评价;谈欣赏后感想。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多方面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才能获得丰富的写作材料。
  关键词:方法;活动;手抄报;交流
  艺术就在我们身边,它可以是一支优美的舞蹈,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也可以是一件不起眼的小工艺品……它让我们的耳朵听到最优美的旋律,让我们的眼睛看到最亮丽的色彩,让我们的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撼。艺术来源于生活,文章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要想写好作文,就要多方面观察和感受生活。
  一、从教材入手,学习写作方法
  1.按照顺序写。课文都是最好的写作例文,在《蒙娜丽莎之约》这篇课文中,先写了作者迫切地等待,然后具体写观赏过程,最后抒发了观赏的感触。在观赏画作时,先描绘了画作的尺寸和面容,接着写姿态和背景。文章只有按照顺序描写,条理才能更清晰。
  2.融入联想和想象。在《月光曲》一课中,兄妹俩在听贝多芬弹琴时,具体地写了他们俩产生的联想和想象,把《月光曲》那种不断跳跃的音符所蕴含的生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使我们虽然没有听到贝多芬的《月光曲》,但已经感受到乐曲的旋律就像大海的波涛一样由弱到强、由轻到重、起伏不定、扣人心弦。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写文章的时候,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具体,并恰当地加上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文章的内容就会更充实,表达的感情就会更深刻,更富感染力。
  3.抓住点来描写。点的描写就是细节描写。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就没有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为了使人物形象更鲜明,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就应该学会对细节进行描写。《蒙娜丽莎之约》一文,作者在描写蒙娜丽莎的表情时,从眼神和双唇着重刻了她神秘莫测的微笑,让我们感受到了永恒的美。作者通过细致地观察抓住了点来描写,既突出了画的精彩部分,又增强了文章的魅力。
  二、开展活动,引导欣赏
  学习了《蒙娜丽莎之约》这篇课文之后,我就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制作一份手抄报,主题自拟。准备手抄报展览。四十三幅手抄报粘贴在黑板上,就像争奇斗艳的鲜花。
  1.我先讓学生按小组去欣赏。首先引导学生从手抄报的图画欣赏。动漫的人物,夸张的造型,艳丽的色彩,流畅的线条,让大家赞不绝口。
  其次从手抄报的主题和内容观赏。手抄报的主题各异,有“徽州文化”“保护地球”“大自然”“绘出我的梦”……故事、古诗、名言、对联等内容精彩纷呈,无论从选材还是布局都反映了新时代孩子们的心声。
  最后围绕主题把图画和内容结合起来欣赏。以“徽州文化”为主题的手抄报采用了古色古香的文物和优美山水为背景,以徽州小吃、安徽名人榜、黄山四绝、古诗为内容。主题字体是用马克笔写的钟鼎文;“大自然”的手抄报主题三个字是由嫩叶、水滴和果实组成,整个画面以七色彩虹为背景,左边两个立体的风车代表自然现象,右边的大花和小花代表自然景物,下面小熊和小猫的头像代表自然界的生灵,赞美大自然的诗句穿插其中;“绘出我的梦”中拿着画笔和调色盘的长发女孩为中心意象,她在描繪着自己美丽的梦想,五彩的花环代表着五彩的梦,闪光的风铃代表着熠熠生辉的飘动的梦。调色盘上写着:每个人心中都有梦想,梦想是发光的,逐梦的过程也是发光的,我们要执著追求自己的梦想……
  2.学生欣赏过后,及时质疑:(1)在这些手抄报中你最喜欢哪一幅?它的主题是什么?(2)作者用什么内容来表现主题的?(3)在你喜欢的手抄报上,最吸引你眼球的是哪个地方?为什么?(点的描写)(4)结合图画和主题来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加上恰当的联想和想象)(5)你还喜欢哪些手抄报?主题是什么?(6)在观赏过后,你有什么感触?
  3.在提出问题之后,让学生再次自由欣赏。
  三、自我评价,交流评价
  首先让学生谈谈自己选择这一主题的原因,是采用什么内容来表现主题的,图画和主题是怎样相得益彰的,并说说对自己的手抄报最满意的地方是什么(或者是在制作的过程中哪个地方用的心思最多);其次让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评价,肯定优点,提出可以改进的地方,分享制作手抄报的经验;最后请教师点评。
  四、谈谈欣赏后感想
  学生可以从知识的角度来说,可以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可以从观察的角度来说,也可以从活动的角度来说,还可以自由说。
  五、指导写作
  1.条理清晰: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开头,欣赏的过程详写,从自己的角度写欣赏后的感触。
  2.重点突出:抓住点来描写最喜欢的手抄报,合理运用修辞手法和写作方法,并融入恰当的联想和想象。
  3.语言生动:语言要有个性,有自己的风格。
  4.多读多改:初稿形成后,自读自改。
  一读,订正错别字和标点符号,修改有语病的句子。
  二读,文章的条理是否清晰,段落是否清楚,过渡是否自然。
  三读,文章详写的部分,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和修辞手法,句子是否生动。
  四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是否切合主题。
  五读,欣赏自己文章中最满意的句段。
  5.规范书写:认真地誊抄在作文本上。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所谓能力不是一会就能从无到有的,只有历练到成了习惯,才算有了这种能力。教师该如何引导和指点学生,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很值得共同研究的项目。”
  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多方面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才能获得丰富的写作材料。教育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教育本身是有规律可循的,也是有方法技巧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掌握教育的艺术技巧,才能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写作。
  作者简介:汪泓雨,女,1973年8月出生,安徽省淮南市第二十小学语文教师兼班主任。
其他文献
摘 要:学前教育作为孩子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教育阶段,如果能够科学合理地利用信息化方式进行教学,不仅能够让学前教育与时俱进,吸引孩子的学习注意力,同时也能够有效促进学前教育水平的提高,为孩子正式迈入小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虽然在信息化的学前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为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信息化教学方式单一、缺乏相应的软硬件
摘 要:区角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当中。教师在区角活动的指导中应灵活多样,巧用图示法、观察记录法等有效策略,强调幼儿的主体地位,促进幼儿在快乐、主动的学习中富有个性地发展。  关键词:区角内容;区角材料;区角指导  区角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究竟如何能更有效地开展区角活动,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真正动
摘 要:生态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对基于生态化的幼儿园课程的价值理念进行运用的过程。主要从生态学视角下的幼儿教学入手,对生态环境教育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生态环境教育;生态文明;家园结合  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来看,自然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让生态文明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生态学视角下的幼儿教学已经开始得到了应用。生态环境教育可以被看做是生态学视角下幼儿教学模式
摘 要: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课题探究,可归纳出仿写是突破三年级习作教学难点的有效手段。仿写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降低了写作难度,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为以后的语文学习和人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作文仿寫教学又使得“雷同文”现象比比皆是,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作文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如何基于学情,让所有学生都有所收获,让他们的作文达到个性张扬的高效高质,以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我喜欢
摘 要:“学讲”计划的精髓是“学进去、讲出来”,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具体实践,简单论述学讲计划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探讨让学生自主学进去、快乐讲出来的途径和策略,以期共同探讨让“学讲”计划走进英语课堂,将课改推向深入和更远。  关键词:小学英语;英语教学;学讲计划  笔者在改革浪潮的冲击下,在“学讲”计划的推动下,面对新课改、面对崭新的新课改,曾经彷徨,也曾
摘 要: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历程,鼓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而以往的教学评价偏重结果,注重表象,评价的形式单一。因此,教师要努力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收获学习乐趣的过程。  关键词:小学语文;评价方式;对策  一、改变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1.自我评价,建立自信,张扬个性  过去的评价都
在新课堂中,教学评价应该充满激励,充满人文关怀。充满爱心、智慧的牵引和评价,有助于给学生营造一个愉悦、宽松的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的良好空间,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处于兴奋、主动、积极的状态,充分激发学生无限的内驱力;相反,指责性的评价往往让学生处在自责的心理状态中,压抑、自卑,注意力得不到集中。  在2016年的片区合作中,我作为交流教师到边城中心校任教二年级数学,数学教学对我来
摘 要:认知冲突是一个人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与当前面临的学习情境之间暂时的矛盾与冲突,是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存在某种差距而导致的心理失衡。  关键词:学生;认知;数学教学  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动的重要原因。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在易错处巧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促进知识的主动建构。如教授“认识周长”一课,为加深孩子们对周长概念的理解,我进
新课标的修订,对数学教育有了质的转变,大家都在讨论“数学核心素养”这一关键词语。实际上它时时刻刻都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基金、股票等理财产品。它的实质是指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数学应用意识五种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理解、数学交流、解决问题四种数学能力以及数学价值观的发展。下面对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加强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学,渗透核心素养  
说明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小学阶段说明文的特点,对其中所涉及的科学知识、语言运用特点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提高,体现出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色彩。怎样在说明文教学中灵活应用教材,并结合其文体特点使语文课堂更加生动呢?  一、把握文体,关注语言特色  通常情况下,说明文在行文方面相对平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