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来源 :锦绣·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今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一些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也随之出现,为我国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鲜的活力,可以有效的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在这种全新的教育背景下,也应该积极反思,如何有效的利用这些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是迫切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小学数学,更应该进行反思,使用合理的教学策略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本篇文章主要分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1]。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引言
  如今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小学基础教育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关注,尤其是小学数学教学,更是对小学生的学习以及身心成长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其课堂教学效率并不高,所以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有效的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便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此,教师应该加大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并使用有效的方式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可以有效提升,为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2]。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1.1教学方式落后
  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影响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学明显存在着教学方法落后的情况,多数的教师依旧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落后的教学方式,就是完全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授课,几乎就是知识的搬运,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下,课堂教学氛围也比较枯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受到了影响;而且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容时,一味的追求教学目标的实现,而忽视了情感以及价值方面的教学,不仅学生的学习效率受到了影响,也阻碍了小学数学教育质量的提升。
  1.2教学结构不合理
  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学结构不合理的情况,这与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有紧密的关系,由于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没有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导致课堂的教学时间、教学内容等均出现了不合理,这不仅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甚至也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进度存在明显的滞后情况,自然教学效率也比较低,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重要意义
  一直以来,小学数学受到广大群众的高度重视,新课改的推进,社会对小学教育的期望值不断增加。所谓数学课堂有效性,仅从字面意思而言,主要是数学教师在有限时间的课堂中,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数学知识。从另一角度而言,当前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除了掌握丰富的数学知识之外,还需要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及思维的发展。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综合而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投入最小的成本,能够取得最大化的教学效果。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与课程内容的情况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选择最有效的教学措施,开展与之相应的教学活动。
  3、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3.1建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是创设高效数学教学课堂的先决条件,在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中,教师和学生才能很好地进行沟通和交流,教师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在构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时,教师要俯下身去,多和学生沟通、交流,和学生做朋友。小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对和蔼的人会产生亲切感,只有教师获得了学生的信任,才能和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及时发现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解决。在学习上,教师要关心每一个学生,对学困生和学优生都辅以同等的教学辅导,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寻找合适的机会,创设符合学生兴趣特点的问题情境。例如,“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出问题来考考老师?你们可以出几道我们最近学到的三角形的知识来考考老师。”学生听到教师的话语,都争先恐后地给教师设置难题,“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顶角为 60°的等腰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这些问题层出不穷,学生在教师回答了问题之后,也都能积极对答案进行演算,看教师是否回答得准确,学生在不断的演算中强化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课堂的学习氛围空前高涨,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2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方案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必须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以节点式推进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某小学数学教师在讲授《圆》这一课前,就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生现阶段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教学规划,并给自己制定教学目标是:协助所有学生掌握关于圆的所有理论知识,而且教师还在不同教学环节和课堂中不同的阶段进行详细的布置。在课堂开学开始时,教师先将课前总结的课程大纲通过多媒体设备投放在显示器上,要求学生根据课本中的记述,将大纲在自己的笔记本中补充完整,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分析。在学生开始讨论时,教师就针对知识掌握能力差的同学进行了轮流的辅导,帮助他所在的小组完善知识内容,并划分出重点。在讨论完毕后,教师要求他辅导过的学生们走上讲台,依次为同学们讲述自己的理解,并运用多媒体设备将教学大纲补充完整,最后根据学生们的薄弱点进行了弥补和解答,所有学生都在课程中掌握了关于“圆”的定论。
  3.3教学内容要紧靠生活实例
  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以更为直观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内容。例如,在学习《乘除法运算》时,教师就将乘除法的运算形式,拓展到日常生活中的折扣上。比如,有一次教师和朋友两人共同去商场购物,两人看上了同一款衬衫,衬衫原价为 180元,通过广告牌教师得到买一件是 8.5 折,买两件是六折,教师问我们以两种形式购买分别是多少钱?学生们纷纷动笔计算。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得出及教师和朋友如果分开买,每人需支付 153 元,两件衬衫一共 306 元,如果一起买的话,教师和朋友需要一共支付 216 元,每人承担 108 元,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娟.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6,29(2):104-104.
  [2]李霞.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7(8):147-148.
  [3]黄元岭.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數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6(20):93-93.
其他文献
摘 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信息化时代到来,播音主持也面临着很大的发展挑战,播音主持的语言规范就显得愈来愈重要。基于此,本文先就融媒体下播音主持语言规范的重要性以及面临的挑战加以阐述,然后就播音主持语言规范的措施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融媒体;播音主持;语言规范  0 引言  融媒体时代是媒体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在如今的时代发展中,利用互联网平台对传统与新媒体二者之间进行融合,成为当今发展
期刊
目的:通过研究鸢尾素(Irisin)对大鼠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及相关信号通路,探讨Irisin作为组织工程骨生长因子的可行性及其对骨缺损愈合的影响。
  方法:体外培养大鼠BMSCs,分离纯化、鉴定;设置Irisin不同浓度组(0、80ng/mL、100ng/mL、120ng/mL),CCK-8法选择Irisin的最佳实验浓度。含有Irisin的培养液培养大鼠BMSCs为实验组,单纯培养液培养为对照组,3、7、14天进行茜素红、von Kossa钙盐染色;3、10天进行RT-PCR和Wester
摘 要:教学过程是认识发展和情感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在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还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完善教学目标。实施情感教育,要深挖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要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来渗透情感教育,使情感教育不仅是优化德育课教学的重要手段,也应当成为这一课程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  关键词:情感;教育;德育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感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
期刊
摘 要: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广播作为一种新闻传播工具普及伊始,广播节目类型不断丰富延展,广播情感类节目就以其丰富多样的节目风格与贴近生活、以情动人的情感特点在广播电视类节目脱颖而出[1],在众多新兴媒体类节目中占据独特优势,收获了大批忠实听众。本文旨通过对现代广播情感类节目的研究,结合典型广播情感类节目案例,从广播情感类节目的发展历程、主持人基本素养和声音形象以及社会市场等方面探究广播情感类节目主持
期刊
摘 要:当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已进入信息时代,网络技术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高校大学生,但与此同时,网络世界过度娱乐化,也导致了青年大学生在网络上活动的时间过长,缺乏网络学习动力,甚至还有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基于此,文章就基于易班平台对大学生的网络生活需求和行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旨在帮助相关高校构建良好、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  关键词:易班平台;
期刊
目的以真实世界研究为导向,通过文献研究国内外病例注册登记方法,借鉴慢性腰痛病的研究范式,探索腰大肌损伤“后病前治”针刺法的理论依据和临床疗效。通过选用腹部腧穴与腰部腧穴的不同针刺入路方法治疗腰大肌损伤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根据疗效分析针灸临床的优化治疗方案。研究真实世界中病例注册登记方法的实际运用,探索未来参与针灸临床注册登记研究协作的模式。研究方法(1)通过借鉴慢性腰痛病例注册登记的范式研究真实世
目的:
  结合前期研究基础,本项目基于神经血管耦合机制,利用功能近红外光谱成像(fNIRs)技术检测和评估单眼剥夺损害后视皮层功能柱“漂移”改变与刺激响应特征,初步揭示单眼剥夺后视皮层可塑性改变的中枢机制;进一步探讨和分析“调气通经明目”针法干预对视觉剥夺后视皮层空间分布、功能柱“漂移”以及跨感觉通道重组的影响,初步阐明针刺干预视觉可塑性改变的脑功能调节作用和机制,为弱视的针灸效应和应用研究提供依据。
  方法:
  14天龄SD大鼠70只,利用计算机生成随机数字法先分出空白组(10只
目的:
  利用全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检测分析单眼视觉剥夺后视皮质区差异基因的表达,对针刺干预后视皮质特异性针刺响应基因进行筛选、鉴定和功能分析,以探讨和揭示“调气通经明目”针法干预视觉剥夺效应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方法:
  14天龄健康SPF级幼鼠72只,体重20-30g,随机分为空白组(BG)、空白捆绑组(BBG)、空白针刺组(BAG)、模型组(MG)、模型捆绑组(MBG)及针刺治疗组(AG),共6组,每组12只。模型组、模型捆绑组及针刺组幼鼠进行右眼视觉剥夺模型复制
目的:
  中医学注重辨证论治。辨证论治以证候为中心来认识、治疗疾病,传统上中医学对证候的辨识通常来自中医医师的主观判断,缺乏客观、统一、可量化的标准。因此,想要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医诊断的客观化与证候的量化是亟需解决的课题。传统的统计学方法、现代测量学方法以及计算机自适应测试等技术都被运用到了中医证候量化与诊断模型的构建当中。然而,传统的统计学方法多建立在线性化与单维度的假设之上,与中医的临床辨证理论并不相符。多维项目反应理论等现代测量学方法虽然具有非线性及多维度的测量学特征,但仍建立在数学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