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通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e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硕通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2月采用硕通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823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70例,女353例。年龄19~86岁(52.1±12.7)岁。结石最大径1.4~5.3 cm(2.8±1.8)cm。根据结石最大径分组,≤2.0 cm组112例(13.6%),2.1~3.0 cm组395例(48.0%),3.1~4.0 cm组257例(31.2%),>4.0 cm组59例(7.2%)。肾结石508例(61.7%),输尿管上段结石196例(23.8%),肾结石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119例(14.5%)。手术均采用全麻,患者取截石位。在F3输尿管支架管引导下置入输尿管通道鞘,硕通镜沿鞘上行至肾盂、肾盏寻找到结石后,钬激光碎石,并用负压吸引器清石。统计分析结石清除率(SFR)和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

本研究823例患者中,一期手术663例,二期手术160例。手术时间23~145 min(74.8±35.3)min。术后住院时间1~5 d(1.9±0.8)d。术后1 d的SFR为75.6%(622/823),术后1个月SFR为83.8%(690/823)。≤2.0 cm组、2.1~3.0 cm组、3.1~4.0 cm组、>4.0 cm组术后1 d的SFR分别为89.3%(100/112)、82.5%(326/395)、61.1%(157/257)、52.5%(31/59);术后1个月SFR分别为95.5%(107/112)、87.6%(346/395)、72.0%(185/257)、61.0%(3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823例术后91例(11.1%)发热,16例(1.9%)输尿管损伤,5例(0.6%)出现严重血尿,10例(1.2%)发生石街,3例(0.4%)发生肾周血肿,经相应处理后均治愈。

结论

硕通镜治疗上尿路结石清石率高、安全性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活动性肾上腺结核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1月1日收治的1例肾上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患者男,54岁。因干咳伴间断发热9个月余,发现左肾上腺占位1周入院。查体:左肾区叩痛阳性。外院诊断为左肾上腺占位,行左肾上腺肿物穿刺活检,提示为慢性炎症,抗炎对症治疗后发热症状仍无明显缓解,来我院就诊。血培养及尿培养均为阴性,PPD试验(-),血液结核抗体(+),尿找抗酸
目的探讨高浓度草酸作用下HK-2细胞系中外泌体提取与鉴定的方法。方法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进行实验。配制含草酸浓度分别为0、0.25、0.50、1.00、2.00、4.00、5.00、8.00、10.00 mmol/L的DMEM/F12无血清培养基,分别对HK-2细胞干预48 h,然后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草酸对HK-2细胞生存率的影响。结合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选择2.0
目的探讨单侧肾切除术后对侧肾脏成石状况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 048例行单侧肾切除术患者的病例资料。男596例,女452例。肾切除时年龄16~87岁,平均58.7岁。213例合并代谢综合征,532例合并代谢综合征组分。164例既往有泌尿系结石病史。对1 048例患者术后对侧肾脏的成石状况进行随访,分析对侧肾脏继发结石的特点,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合并症和泌尿系结
目的比较超微经皮肾镜(SMP)和输尿管软镜(FURS)治疗肾下极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手术治疗的195例肾下极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20例,女75例。年龄19~68岁,平均45岁。分为FURS组(112例)和SMP组(83例)。FURS组结石累计直径(CSD)15~24 mm(20.3±3.9)mm;SMP组CSD为15~28 mm(20.7±3.2)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原位双U形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可行性,总结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6月我院收治的4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例,女2例。年龄59~71岁(65.7±4.9)岁。患者术前行泌尿系CT、膀胱镜等检查,并通过膀胱肿瘤电切术明确病理诊断。4例均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扩大淋巴结清扫术,其中2例在机器人辅助下使用直线切割闭合器行肠道吻合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细胞来源的血清外泌体miRNA作为肾癌诊断的生物标志物的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的30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组织标本和相应的血清标本,男20例,女10例。年龄45~70岁,平均57岁。选取同期与患者年龄、性别匹配的30例排除肿瘤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男20例,女10例。年龄42~70,平均56岁。结合肾透明细胞癌组织microarray芯片检测结
目的探讨采用超声监控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的130例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结石定位方式不同,分为B超组和X线组,每组65例。B超组男37例,女28例;平均年龄(47.7±21.3)岁;体重指数(22.1±4.7)kg/m2;结石大小(1.4±0.2) cm。X线组男22例,女43例;平均年龄(51.3±19.2)
期刊
传统的排石方法包括增加饮水、适度运动、溶石疗法以及口服药物等。这些方法主要通过大量饮水增加尿量、服用药物增加输尿管的蠕动频率和幅度,以及扩张输尿管等作用促进结石与尿路黏膜脱离,从而促进结石排出,因此被称为"被动排石" 。近年来,体外物理振动排石系统逐渐受到泌尿外科学界关注。该系统利用简谐波,产生强大的推力促使结石沿着泌尿系统的天然通道活动,使结石主动排出。这种全新的理念,我们称之为"主动排石"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