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失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保险制度,主要由政府负责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对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失去工资来源劳动者提供再就业服务与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和健全服务型社会必经的道路探索,是建设新时代和谐社会的关键内容,有助于预防失业无业、支持创业就业、稳定社会局势。文章从民生角度探讨失业保险,分析了失业保险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健全失业保险的措施,以期对当前失业保险存在的问题提供一定的指引。
关键词:民生角度;失业保险;社会稳定;影响
失业保险是我国现代社会保险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兜底民生底线、预防劳动者失业、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失业保险,从民生角度出发,探寻失业保险机制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发现当前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充分发挥失业保险的调节作用,保障民生,维护社会稳定。
一、从民生角度看失业保险的功能
失业保险的主要作用表现在发放失业保险金、提供失业培训支持、促进物资平衡等,通过保障基本生活、维持稳定和谐、促进创业就业、调节经济运行实现兜底民生底线、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
(一)保障基本生活
失业保险的重要功能之一在于保障民众基本生活,当劳动者处于失业状态后,失去直接收入来源,生活变得困难的时候,失业保险机构向这些符合条件的失业者发放保险金,保障失业者在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所需,使失业者能够正常生存生活下去,以便后续的劳动再就业。
(二)维持稳定和谐
失业保险的维持稳定和谐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失业保险金的筹集和发放减轻了经济波动程度,有助于缓解失业关系对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冲击;另一方面失业保险稳定了失业者暂时的收入,避免失业者因为失业不平衡而产生的社会不良心态与攻击心态,进而达到稳定社会和谐的目的。
(三)促进创业就业
失业保险在促进创业就业方面功能主要体现在:失业保险机构为失业者提供职业培训、职业介绍机会,重视就业信息的沟通互动与再就业的直接推动。对失业人员进行创业就业培训,能够提升失业人员的核心竞争力,使其尽快重新就业。通过失业保险的对口培训与介绍,将极大促进失业者的创业再就业。
(四)调节经济运行
失业保险可以向符合条件的失业者提供物质资源資助,物质方面的平衡将调节社会贫富差距,资源的合理配置将调节劳动生产率,调节经济运行,使社会处于一种和谐稳定的状态中。
二、实施失业保险维持社会稳定的主要措施
失业保险是指失业保险经办机构依法支付给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的基本失业保险补助,是对失业人员的一种临时补偿,而失业保险机构的失业保险主要通过发放失业保险金、实施职业技能补贴、实施援企稳岗护航补贴等举措实施。
(一)发放失业保险金
失业保险机构对参与缴纳失业保险人员,依据缴纳年限兑现失业期间保险金发放额度,如参保1~2年在失业期间享受3个月的失业保险金,失业2~3年在失业期间享受6个月的失业保险金,以此类推,但累计参保满5年不足7年的享受15个月失业保险金,满7年的享受16个月失业保险金,以后累计参保时间增加1年,享受期限增加1个月,最长不超过24个月。失业保险金能够保障失业人员暂时的生活基本需求,为再就业、再劳动提供必要保障。
(二)实施职业技能补贴
2017年,人社部下发的对取得职业技能资质证书的参保失业人员予以职业技能补贴,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引导和鼓励员工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其职业能力及竞争力,尽可能地预防失业、维护稳定就业局势;二是通过政策扶持提升劳动者整体素质水平,以满足社会发展客观需求;三是失业保险中的技能补贴,属于财政预算管理的范畴,发放职业技能补贴有助于提升失业保险金的使用效率,并实现稳定就业、促进就业;四是失业保险金从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延伸到职业技能拓展,使被保险者从中受益更多。
(三)实施援企稳岗护航补贴
近几天,政府在失业保险金方面又出台了“援企稳岗”政策,促使企业尽可能地少裁员,保持就业岗位的相对稳定,促使社会和谐稳定发展。通过稳岗护航补贴的运行,社会呈现以下态势:一是岗位的稳定情况得到改善,参保企业并未发生大规模的裁员现象,在保障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二是助推了企业的稳定发展,大部分企业在稳岗补贴下,减少了通过裁员缓解企业资金周转的现象,实现了良好发展的局面;三是调动企业参保、为劳动者缴纳保险的积极性,有助于进一步构建和谐社会。
三、失业保险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保障范围覆盖面不够广泛
尽管目前事业保险基本覆盖面较广,但是其范围仍然集中于城镇职工,并没有涵盖灵活就业职业及农村劳动者,而灵活就业职业者及农村劳动者的数量不在少数,失业保险并没有实现广大社会劳动者全体受益。因此,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将更有助于维持社会和谐稳定。
(二)促就业功效难于充分发挥
目前,国内失业保险的收入来源为企业及劳动者,支出主要用于失业者、下岗人员的生活保障。而很少有专用于职业补贴与职业介绍的专项资金,或者说这部分资金在大多数区域并未设立及有效落实,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失业保险促进失业者再就业功效的发挥。
(三)稳就业功能并未充分实现
在社会经济增长逐渐趋于平衡并呈现回落趋势的背景下,功能失业率不断攀升,迫切需要失业保险发挥稳定就业功能。然而,国内失业保险在此方面的功能实现受到阻碍,失业保险难于帮助企业稳定岗位、稳定员工就业,失业保险的存在并没有避免大规模失业现象的发生。因此,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并引导就业,将促进企业稳定就业,使就业岗位处于平衡状态。 四、健全失业保险对社会稳定作用的举措
(一)进一步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
通过进一步增大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既能够让自由工作者及农民工劳动者受益,又能够更好地发挥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功能。一是在失业保险系统中纳入当前尚未涵盖的农民工,并按照其工作的属性整合失业保险保障机制,以做到最有效的保障;二是失业保险中侧重灵活就业职工的保障,考虑灵活工作者的工作性质、平均收入、消费情况,设置相应的保险机制;三是失业保险还应该针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失业情况进行专项补助,基于自愿原则,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就业。
(二)进一步细化失业保险保障内容
进一步完善并调整失业保险保障内容,进一步让失业保险的内容更契合失业者的需求,更符合用人单位及劳动者的缴纳预期,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细化失业保险支出金额规定,特别是提升促进就业资金在失业保险金各项支出方面的比重。失业保险不仅包括失业者基本生活保障,如日常生活开销、贫困资助、医疗补助等,而且还要包括促进就业的补助,如职业教育补助、就业扶持、创业补助等,特别是增加岗位技能培训,让失业者有再就业的能力;二是进一步调整失业保险费率浮动机制,通过失业保险创设不同费率机制,并根据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解雇情况酌情调整缴费费率,能够减轻用人单位及劳动者的缴费负担,有助于进一步稳定就业情况;三是适当调整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方式,让失业保险的具体发放与员工的工龄、工薪、工种等挂钩,让不同的劳动者得到相应的失业补助,为暂时失业期间提供正常生活开销的过渡补助,为失业者再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三)更有效地预防劳动者失业
失业保险具有预防劳动者失业的功效,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最大限度地预防失业:一是基于稳定就业目的,为经营不良的劳动用人单位提供不了补贴金,促进这些劳动单位改善自身經营问题,以稳定就业岗位,预防员工失业;二是科学优化用人单位雇佣行为,考虑用人单位的具体情况及用人需求,适当调整失业保险的缴纳比例,同时束缚企业解雇员工行为,确保劳动者合理权益;三是改进失业保险预警体系,创造失业信息平台,动态监控失业保险的运营情况及失业人员的数量变动情况,以宏观调整稳固就业,预防群体失业造成的社会不稳定。
(四)更充分地促进劳动者再就业
在完善失业保险的过程中,更需要关注失业保险对于失业者再就业方面的服务与补助。一是考虑创建财政资金方面的激励机制,支持就业媒介、就业咨询机构、就业服务平台等的建设,以便于失业者获取更多就业信息,从而在最短时间内再就业;二是着重建立健全就业培训系统,依据当前经济环境及用人单位需求,帮助待就业的失业人员树立良好就业理念,并提升其整体职业素质,使其更适用于用人单位需要;三是优化就业援助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各项资金的用途,充分通过资金与政策扶持失业人员、自主创业人员、弱势人员等,服务就业、促进就业。
五、结语
目前,国家非常重视失业保险的调节作用,对其存在的问题也在不断的进行完善,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在民生保障中的调节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失业保险的作用,失业保险的目的不仅在于保障失业者失业期间的收入,更在于通过保障促进劳动者再就业,使社会就业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在稳定的就业环境中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社会和谐、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
参考文献:
[1]于滢昊.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运行效率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20.
[2]田大洲.充分发挥失业保险稳就业的重要作用[N].中国劳动保障报,2020-02-29(05).
[3]贾恒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构与思考[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04):30-32.
[4]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陕西省财政厅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Z].陕西省人民政府公报,2019(22):30-36.
[5].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省财政厅关于完善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岗位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Z].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2019(08):53-54.
[6]桂桢.兜牢民生底线、维护就业稳定——中国特色失业保险制度的变革与发展[J].中国劳动,2019(02):20-29.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劳动就业服务管理局)
关键词:民生角度;失业保险;社会稳定;影响
失业保险是我国现代社会保险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兜底民生底线、预防劳动者失业、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失业保险,从民生角度出发,探寻失业保险机制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发现当前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充分发挥失业保险的调节作用,保障民生,维护社会稳定。
一、从民生角度看失业保险的功能
失业保险的主要作用表现在发放失业保险金、提供失业培训支持、促进物资平衡等,通过保障基本生活、维持稳定和谐、促进创业就业、调节经济运行实现兜底民生底线、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
(一)保障基本生活
失业保险的重要功能之一在于保障民众基本生活,当劳动者处于失业状态后,失去直接收入来源,生活变得困难的时候,失业保险机构向这些符合条件的失业者发放保险金,保障失业者在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所需,使失业者能够正常生存生活下去,以便后续的劳动再就业。
(二)维持稳定和谐
失业保险的维持稳定和谐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失业保险金的筹集和发放减轻了经济波动程度,有助于缓解失业关系对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冲击;另一方面失业保险稳定了失业者暂时的收入,避免失业者因为失业不平衡而产生的社会不良心态与攻击心态,进而达到稳定社会和谐的目的。
(三)促进创业就业
失业保险在促进创业就业方面功能主要体现在:失业保险机构为失业者提供职业培训、职业介绍机会,重视就业信息的沟通互动与再就业的直接推动。对失业人员进行创业就业培训,能够提升失业人员的核心竞争力,使其尽快重新就业。通过失业保险的对口培训与介绍,将极大促进失业者的创业再就业。
(四)调节经济运行
失业保险可以向符合条件的失业者提供物质资源資助,物质方面的平衡将调节社会贫富差距,资源的合理配置将调节劳动生产率,调节经济运行,使社会处于一种和谐稳定的状态中。
二、实施失业保险维持社会稳定的主要措施
失业保险是指失业保险经办机构依法支付给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的基本失业保险补助,是对失业人员的一种临时补偿,而失业保险机构的失业保险主要通过发放失业保险金、实施职业技能补贴、实施援企稳岗护航补贴等举措实施。
(一)发放失业保险金
失业保险机构对参与缴纳失业保险人员,依据缴纳年限兑现失业期间保险金发放额度,如参保1~2年在失业期间享受3个月的失业保险金,失业2~3年在失业期间享受6个月的失业保险金,以此类推,但累计参保满5年不足7年的享受15个月失业保险金,满7年的享受16个月失业保险金,以后累计参保时间增加1年,享受期限增加1个月,最长不超过24个月。失业保险金能够保障失业人员暂时的生活基本需求,为再就业、再劳动提供必要保障。
(二)实施职业技能补贴
2017年,人社部下发的对取得职业技能资质证书的参保失业人员予以职业技能补贴,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引导和鼓励员工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其职业能力及竞争力,尽可能地预防失业、维护稳定就业局势;二是通过政策扶持提升劳动者整体素质水平,以满足社会发展客观需求;三是失业保险中的技能补贴,属于财政预算管理的范畴,发放职业技能补贴有助于提升失业保险金的使用效率,并实现稳定就业、促进就业;四是失业保险金从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延伸到职业技能拓展,使被保险者从中受益更多。
(三)实施援企稳岗护航补贴
近几天,政府在失业保险金方面又出台了“援企稳岗”政策,促使企业尽可能地少裁员,保持就业岗位的相对稳定,促使社会和谐稳定发展。通过稳岗护航补贴的运行,社会呈现以下态势:一是岗位的稳定情况得到改善,参保企业并未发生大规模的裁员现象,在保障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二是助推了企业的稳定发展,大部分企业在稳岗补贴下,减少了通过裁员缓解企业资金周转的现象,实现了良好发展的局面;三是调动企业参保、为劳动者缴纳保险的积极性,有助于进一步构建和谐社会。
三、失业保险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保障范围覆盖面不够广泛
尽管目前事业保险基本覆盖面较广,但是其范围仍然集中于城镇职工,并没有涵盖灵活就业职业及农村劳动者,而灵活就业职业者及农村劳动者的数量不在少数,失业保险并没有实现广大社会劳动者全体受益。因此,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将更有助于维持社会和谐稳定。
(二)促就业功效难于充分发挥
目前,国内失业保险的收入来源为企业及劳动者,支出主要用于失业者、下岗人员的生活保障。而很少有专用于职业补贴与职业介绍的专项资金,或者说这部分资金在大多数区域并未设立及有效落实,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失业保险促进失业者再就业功效的发挥。
(三)稳就业功能并未充分实现
在社会经济增长逐渐趋于平衡并呈现回落趋势的背景下,功能失业率不断攀升,迫切需要失业保险发挥稳定就业功能。然而,国内失业保险在此方面的功能实现受到阻碍,失业保险难于帮助企业稳定岗位、稳定员工就业,失业保险的存在并没有避免大规模失业现象的发生。因此,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并引导就业,将促进企业稳定就业,使就业岗位处于平衡状态。 四、健全失业保险对社会稳定作用的举措
(一)进一步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
通过进一步增大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既能够让自由工作者及农民工劳动者受益,又能够更好地发挥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功能。一是在失业保险系统中纳入当前尚未涵盖的农民工,并按照其工作的属性整合失业保险保障机制,以做到最有效的保障;二是失业保险中侧重灵活就业职工的保障,考虑灵活工作者的工作性质、平均收入、消费情况,设置相应的保险机制;三是失业保险还应该针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失业情况进行专项补助,基于自愿原则,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就业。
(二)进一步细化失业保险保障内容
进一步完善并调整失业保险保障内容,进一步让失业保险的内容更契合失业者的需求,更符合用人单位及劳动者的缴纳预期,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细化失业保险支出金额规定,特别是提升促进就业资金在失业保险金各项支出方面的比重。失业保险不仅包括失业者基本生活保障,如日常生活开销、贫困资助、医疗补助等,而且还要包括促进就业的补助,如职业教育补助、就业扶持、创业补助等,特别是增加岗位技能培训,让失业者有再就业的能力;二是进一步调整失业保险费率浮动机制,通过失业保险创设不同费率机制,并根据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解雇情况酌情调整缴费费率,能够减轻用人单位及劳动者的缴费负担,有助于进一步稳定就业情况;三是适当调整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方式,让失业保险的具体发放与员工的工龄、工薪、工种等挂钩,让不同的劳动者得到相应的失业补助,为暂时失业期间提供正常生活开销的过渡补助,为失业者再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三)更有效地预防劳动者失业
失业保险具有预防劳动者失业的功效,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最大限度地预防失业:一是基于稳定就业目的,为经营不良的劳动用人单位提供不了补贴金,促进这些劳动单位改善自身經营问题,以稳定就业岗位,预防员工失业;二是科学优化用人单位雇佣行为,考虑用人单位的具体情况及用人需求,适当调整失业保险的缴纳比例,同时束缚企业解雇员工行为,确保劳动者合理权益;三是改进失业保险预警体系,创造失业信息平台,动态监控失业保险的运营情况及失业人员的数量变动情况,以宏观调整稳固就业,预防群体失业造成的社会不稳定。
(四)更充分地促进劳动者再就业
在完善失业保险的过程中,更需要关注失业保险对于失业者再就业方面的服务与补助。一是考虑创建财政资金方面的激励机制,支持就业媒介、就业咨询机构、就业服务平台等的建设,以便于失业者获取更多就业信息,从而在最短时间内再就业;二是着重建立健全就业培训系统,依据当前经济环境及用人单位需求,帮助待就业的失业人员树立良好就业理念,并提升其整体职业素质,使其更适用于用人单位需要;三是优化就业援助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各项资金的用途,充分通过资金与政策扶持失业人员、自主创业人员、弱势人员等,服务就业、促进就业。
五、结语
目前,国家非常重视失业保险的调节作用,对其存在的问题也在不断的进行完善,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在民生保障中的调节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失业保险的作用,失业保险的目的不仅在于保障失业者失业期间的收入,更在于通过保障促进劳动者再就业,使社会就业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在稳定的就业环境中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社会和谐、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
参考文献:
[1]于滢昊.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运行效率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20.
[2]田大洲.充分发挥失业保险稳就业的重要作用[N].中国劳动保障报,2020-02-29(05).
[3]贾恒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构与思考[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04):30-32.
[4]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陕西省财政厅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Z].陕西省人民政府公报,2019(22):30-36.
[5].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省财政厅关于完善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岗位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Z].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2019(08):53-54.
[6]桂桢.兜牢民生底线、维护就业稳定——中国特色失业保险制度的变革与发展[J].中国劳动,2019(02):20-29.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劳动就业服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