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活化的小学数学课堂的创建方法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z521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推动,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小学数学知识的来源就是现实生活,学生所学习和研究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要想优化教学质量,就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数学;创建
  数学是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同时,也是教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经过研究可以得知,大多數数学教师对于生活化的数学课堂的创建仍然停留在表面,教师缺乏变通的能力,学生也还处于题海战术当中。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日常情境和生活实例中寻找数学模型,从而创建符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的数学活动。并且,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细微的角度感受和分析数学知识,帮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灵感,优化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对于生活化的小学数学课堂的创建方法进行了以下几点探究:
  一、 联系生活素材,创建情境
  众所周知,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而这种抽象与教学活动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很大的联系。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需要掌握怎样的数学知识,想要学习什么形式的知识,就无法创建让学生满意的教学活动,那么,学生所学到的就是教材上的黑白字体,没有现实的价值和意义。因此,要想突破这种困境,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挖掘生活素材,合理创建数学教学活动,优化数学教学模式。
  比如:在《分数乘法 负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同时,明确“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展示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剪纸作品。并且,笔者提出了在剪纸的环节中也蕴含着数学知识,这时,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就被激发出来了。紧接着,笔者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剪纸的环节,提出了问题:1个占整张彩纸的1/5,3个占整张彩纸的几分之几?有的学生是用加法计算的,得到了1/5 1/5 1/5=1 1 1/5=3/5,也就是3个1/5相加。还有学生运用了乘法1/5×3=1×3/5=3/5,也就是1/5×3。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基本上就能够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和算法。
  二、 结合生活经验,直观教学
  小学数学活动的创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教学的效率,三者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所谓的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活动实际上指的就是重现生活中的画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数学思维。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建最为直观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和感悟数学知识的发展与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比如:在《比和按比例分配》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这样一个故事:李阿姨和张阿姨合伙开了家书店,第一年,她们各投资5万元,经过一年的苦心经营,除去交税,发工资和其他费用,共获利润10万元,你们说,她们各应分得利润多少万元?有的学生就提到了两位阿姨由于投资额相同,所以他们获得的利润要按1∶1来分配。这时,笔者就提出了按比例分配的概念。紧接着,笔者要求学生思考了生活中按比例分配的例子。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在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就能够掌握相关的概念。可见,直观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深化学生的认知,还能够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
  三、 设置实践活动,实际应用
  俗话说得好,实践出真知。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就是运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教师就要将数学活动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去,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体系,解决相应的问题,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实践活动中来。同时,教师要善于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真实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比如:在《统计》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形式的统计图的特点,笔者在为学生讲解了统计图的特点以及相关概念之后,将学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组,要求学生统计自己近六年来的身高数据,并且,制作统计表。同时,笔者要求学生计算了组内同学在每个年级的平均身高。在这样的形式下,学生运用统计相关知识的能力自然就得到了提高。
  总之,生活化的数学课堂的创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关键性的地位。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要与时俱进,不断创建数学教学模式。并且,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直观地讲解和描述数学知识,挖掘生活元素,创建数学情境,设置实践活动,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从而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数学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侯春玲.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36):137.
  [2]张贵英.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学周刊,2019(2):56-57.
  作者简介:
  罗彬,重庆市,江津区油溪小学校。
其他文献
先进文化,是人类历史进步的结晶,世界文明的精华.能否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研究中国的先进文化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推进中国的改
摘 要:课前导入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导入能为整个课堂进行定调,助力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尤其在新的教学背景下,各学科都被赋予了新的教学内涵。导入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也应在教学改革进程中得以优化,得以创新。本文针对导入教学的特征,提出了进行导入的有效策略,望给广大教师带来帮助。  关键词:情境;兴趣;质疑  在课堂导入部分如果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高效地
保障措施是WTO成员方在特定条件下撤销或停止履行其加入WTO时的承诺,以保护其国内工业而采取的措施.它是针对成员方的正常贸易措施而采取的,因此,WTO对其规定了比反倾销和反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水资源计算管理软件和GIS MFC函数库,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的基础平台Water WM.该平台以实时水文水质监测数据为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的推动下,我们要积极树立对教育的正确认识,摆脱应试教育思想带来的功利心理,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为目的,开展有意义的教学。课后作业是教学的关键环节,对学生的影响巨大。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遵循教育的基本原则,改变传统高中数学课后作业的单一形式,设计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有帮助的课后作业形式。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后作业;设计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也
摘 要:历史课堂教学主要是围绕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来展开的,尤其是历史人物的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让历史人物鲜活起来,学生才能走进历史人物内心,体验历史人物的真情实感,真正领悟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多种方法有效展开历史人物教学,活化历史人物,特别是结合史料,呈现历史人物经典图片、历史故事、人物言论等,使学生直观、生动、形象的感知历史人物,增强课堂的熏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