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有声西井峪

来源 :当代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san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石之上
  最初我理解的古村落,往往囿于地势偏远深幽,也唯有一个远,方显世外桃源的安静与闲适。而这古冀州边的西井峪,近在眼前抬头便见。
  成村之地多有典故,西井峪传奇只在家谱里。据载明代村里周氏先祖周玉基,曾为戚继光镇守蓟州副将,素与元军作战勇猛,屡获战功。但沙场无常,也或许是犯了穷寇勿追之大忌,将军居然死于一次残兵交战,狼烟散尽刀光消弭,荒野英雄已是尸首支离。遥望边城,万历帝赐金头银躯以善其身,圣旨一路边关跃马,就地建陵葬于府君山,家眷一并迁徙蓟州昼夜守陵,这一守,就是光阴沉沉几百年。
  其实结识一处乡村,要远比走近城市容易得多。西井峪为众山一隅,若非前世的因缘偶合,谁又会留意这石头造就的深山老峪呢。按照地质学说法:凡山生成,初期必骨力峥嵘,历经天地日月万般磨砺,方得渐消桀骜,现其紫气仙境。周氏家族的智慧就在于,流年迭变,村子从未被规划,山水林木如初始,这曾于蓝色波涛中升起的陆地,八方虚空心无旁骛,几亿年前的层叠页岩石,依旧封存着过去的遥远时光。设若你的运气好,将一块石片掀起来,许会遇到亿万年前一条鱼,或是百态纵生一棵草,还许就是一枚昆虫一株花,重见天日的时候,已是时空穿越令人目瞪口呆了。
  灵山之上你在云中,清泉有声十里蛙鸣,天然给出的一幅吉祥图里,树绿石白,愈发见出虚实的曼妙与传神。西井峪人懂天意,至今房屋街道石筑就,粗犷的磨碾围栏,斜径而上的石阶,一尊缄默无言老树桩,白石青瓦散漫错落,索性人们也叫它一个“石头村”。偶有柴门随风而动,想必当初那主人,也是虚掩了岁月远走他乡,但往日痕迹却还在,历经无数打磨的青门石,依旧光泽殷殷闪烁着,窗下几朵硕大如伞玉兰花,依旧那么雍容华贵紫色白色兀自盛开着……也由不得你不去想,西井峪当初一派好时光,却也应了“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而一花一石一世界的疑问里,所有答案无非只在夙愿求生的一条摆渡之路上。
  皮影人间
  或许是注定守着一座山,村人不仅会将浪漫的幻化带入现世,自古尤以皮影出了名的好听又好看。百年前一座“皮影坊”,倾心建在最朝阳的半山腰,夜色聚拢月明星稀,丝弦喏喏鼓瑟铿锵,村人信奉的是一个帝王的典故:传说汉武帝刘彻夫人病故,刘彻思念心切终日恍惚,大臣李少翁路遇孩童手擎布娃,见地上影子栩栩如生,遂以色彩锦绣裁成夫人模样,入夜帷幕张起灯烛通明,眼前人物已是姿容娇艳脱颖而出了。西井峪人將这千年传说世代沿袭,并将皮影演变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艺术了。
  西井峪戏班缘起周氏家族,名堂撞响当属大名鼎鼎周六爷,一班人马深谙皮影要意,个个身怀绝技一专多能,秋收农闲婚丧嫁娶,添丁进口造房搬家,戏班也便威风凛凛应邀唱起来。“银灯映照千员将,一箱容下百万兵”,十里八方乡亲必会问:哪儿的影箱啊?答曰西井峪。“呦嘿!井峪儿皮影唱得好,八抬大轿请不来!”这便对了脾气与心思。曾经的自豪与荣耀,当然也来自一次全国大汇演,那年周家建福、继光、继德三兄弟,率了人马搬入天津卫,花花世界高手云集,眉眼高低冷暖人生,山里人抻筋扯脖手脚并用,高腔低吟一出《群英会》,直唱得掌声雷动满堂彩,事后竟也清风卓然捧个大奖回了家。
  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皮影戏,既是当代影视、动漫的鼻祖,亦是最早将戏曲、文学、美术融为一体的独特艺术。方便只在一块影窗白布,功夫则在复杂的制作与表演,看似一个“耍”,不仅于变形中蕴藏最原始的“现代派”,并以唱腔奇特甚或荒诞而出奇。凡“影人儿”必得菲薄驴皮矾水浸泡,施以多变刀工精心雕刻,色染主以红、黄、青、绿、黑,初觉彩颜拙气粗陋,一旦定夺必是出水芙蓉般的妩媚与多姿。人物造型生、旦、净、末、丑,细腰长颈发髻高耸,衣袖宽大裙摆挺直,正面人物亮眼机锋,鼻梁通天俊朗洒脱,反派则双目暴突变形尤甚,而丑角只需圈眼点缀,即刻见了诙谐与轻佻。民间戏文彻底口语化,更以乡间俚语信手拈来,听去歪声斜调插科打诨,却有着特殊乡风亲近在里边;一应响器丝竹管弦鼓板铙钹,看似简陋却一专多能,武戏紧锣密鼓悬念迭生,文戏举重若轻出神入化,一部影书演起来往往长达几个月,且几乎囊括了民间所有故事与情怀。西井峪偏会以个影子讲故事,冷暖人心谁又不是画中人?曲终戏散大山雾岚涌,月色里人影如同棵棵移动的树,鸡在草窝打盹,猫从墙头掠过,狗吠撞开夜空恍若隔世间,也便有人压着嗓子唱起来:诶吔吔,小娘子你慢些走,怎不知我意乱心迷恁忧愁……这人唱得岂止忧,分明喜不自禁一个乐!再待红红日头升起来,墙根那块大青石,端坐的居然也是失神人。而那戏痴俭老太,当初如花似玉一个大美女,老来得了青光眼,却依然将头垂在那里听,台下看似闭目养神,岂知心早已随了情境走。许是一段不了情,又许是为个自古大英雄,俭老太也会坐在门槛上哭,“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嘤嘤啜泣随风去,世间哪个又无苦?及至一天俭老太已将自己哭没了。
  乡风乡俗皮影戏,当初曾被冠以下里巴人,历经沧桑也曾一度偃旗息鼓黯然失色,但始终潜于民间的艺术生命力,不仅见证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如今已是阳春白雪般地大展风姿了。那天联合国要员踏进西井峪,先是穿街走巷访民居,看了清泉听蛙鸣,登高远眺放眼望,连称山好水好人更好,再待满怀新奇入了“皮影坊”,艺人先是一段儿《三侠剑》,又是一段现代版的《红色娘子军》,直看得要员起身问:三侠剑是什么剑?艺人言说道家精神在里边,又问娘子军是什么枪?艺人再答妇女翻身得解放!这时要员已经很严肃,只说中华文明真是雅俗共赏博大精深啊,已然堪比西方蒙娜丽莎维纳斯。这时山里人的一双眼,闪烁得如石头般光亮了。
  ……
  乡村始终是宽厚包容的,我在西井峪四处行走也便想,这山定是得了道,否则大戏也不会至今还唱着,一个百年周氏大家族,心境也只在时而喧腾时而无声的心安理得里。毋庸置疑城里诱惑也是强大的,那些远走闹市离开土地的人,回头留恋的到底还是家,几处小楼新起在山坳,藤蔓缠绕不动声色,显然已平添几分新气息,而后人惜福的又岂止是土地,重要的是以现代人的标识性,对新农村给出了真切的慰藉与致敬。
  世上唯一不变的,是时风始终在轮转,不可阻挡的休闲迁移脚步里,乡村粗粝的皱褶已几近奢侈品。面对导游的旗帜迎风招展,红男绿女蜂拥而至,“历史文化名村” 西井峪,当然也懂得身份有多重,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俺的山石林木花草可以看,“五景、十坊、三十院”也可看,需知西井峪的乡村皮影更可看。只是一条大红横幅也醒目,告示城里人:脚下山神动不得,自然里的一草一木动不得。而主客殷切的善意里,有着一番尊重在里边。更有文人墨客赞笔曰:山石绝尘音,西井夜色凉,皮影乾坤大,不觉闹市忙。乡间凭自在,了凡烟火长,造化风伴响,神鬼无狂猖!
  乡间有声西井峪,果然我思故我在,天意给出的山水人情画卷里,而今却也正是一份大自在。
  编辑:安春华
其他文献
本文依据法国学者罗兰·巴特(RolandBarthes)的摄影理论,指出摄影(作为图像)进入平面广告(非多媒体广告)的三种途径,设想一种理想的广告制作模式,为商业摄影师和广告设计师的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公元1958年9月1日,国家发出公报,号召全党全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是年10月,不满17岁的父亲背井离乡,随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建设大军开赴邯郸,走进峰峰……  机缘巧合,抑或天意,60年后的今天,我随中国百名作家采风团走进峰峰,走进曾经抛洒过父亲的汗水,留下过父亲足迹的这片土地,去寻找属于父亲的那座“峰”。  因了“矿区”二字,更因了父亲多年前模糊讲述挖矿、挑矿的艰辛,印象中的峰峰应该
期刊
在我们这儿的村子,正月里的响声总是此起彼伏,放炮竹和敲鼓成为许多人的最爱。而我一向偏好看大鼓,它热烈如火、振奋精神。初四,《店尚村志》主编杨中义先生从北京赶回老家,邀我去看对鼓,吸引得我们一行民俗爱好者闻声相聚。  一条有丈多宽的古老街道,悬挂在街道上的彩旗飘飘,街道东西两头各一个擂台,相距有200米。这就是店尚敲鼓的特点,两个鼓会在擂台上对着敲,叫对鼓。我们一去,见在街中间位置,围了几百号人,听
期刊
四月是华北地区最美的季节,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处处柳绿花红.似乎就是一夜之间,朋友圈里有多个朋友分享同一个视频,视频节选自央视4月6日播出的大型诗词音乐文化节目《经典咏
期刊
学位
2017年4月1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件“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立即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这块位于冀中平原腹地的土地,就汇聚了两个王朝关切的目光,承载着两种文明或明或暗的交锋博弈,在政治、军事、经济的全方位角逐中,构成如今雄安一带沉浑雄厚历史文化的底色。  孟德明,文化学者、作家,始终致力于对冀中平原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不断探寻“古镇雄关”与“蓬勃雄安”之间隐秘
期刊
在闪电河  体内的闪电一刻未休  草原却只剩草原  冷寂之河,从不关心  人类的疾苦与悲欢  转佛寺的钟声,转风转雨转经声  转不掉,山下紧压的秘密与屠戮  传说中,痴疯的女人  一直牵着自己的影子  与河流,北上南下  转来转去……  十月  请允许所有的植物  偷窥阳光的金色与幸福  请允许,孤独的人  再次,打开笑脸  请允许,爱之灯盏  在秋叶的体内一一点亮  请允许无家可归的孩子  在晚
期刊
他留山是滇西北永胜县境内的一座山。在很久以前,就听说过他留山上充满悲凉色彩而气势磅礴的墓地和古城堡遗址,听说过他留人独特的串“青春棚”“过七关”的婚姻习惯。前不久,我和专门研究他留人的朋友去了一次他留山,在那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徘徊五尺道  踩着清晨的露珠,在他留山的西南部,我们沿着崎岖的山路远远地看到一条陈旧的石板路,残破,充满了沧桑。朋友指着那条路说,这一条古老的石板路穿过他留山,这就
期刊
我的侏儒兄弟  这里,是你两倍高的人间  你有多于我们的  悬崖,就有了两倍的陡峭  你有更漫长的路  要赶。兄弟,你必须  比我们,提前出发  并准备好,比我们  咽下更多的苦,接纳  更多的羞辱,与呵斥  在路上,我的侏儒兄弟  你那么小,只能背负  少得可怜的干粮  你那么小,却要流下  两倍的汗,和血  与己书  许多事情不会有结局了。坏人们  依然对钟声过敏,更坏的人  充耳不闻。我也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