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明礼仪成为一种习惯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liang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昌平区城北中心小学养成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积极营造了以“好习惯,好人生”为核心价值的好习惯。
  一、传承传统文化,开启文明礼仪教育之窗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弟子规》是我国传统教育的精华,是儿童品行修养,行为规范的国学启蒙读本。因此,我们开设了《弟子规》国学课程,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在课程的开发中,我们认真研读《弟子规》内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挖掘《弟子规》中文明礼仪习惯培养的教育点,并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如行走、坐立礼仪:“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再如,尊师敬长的礼仪:“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在每天一次的《弟子规》诵读中,在每周一次的《弟子规》课程学习中,学生们徜徉在国学的海洋中,汲取着传统文化的精髓,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逐渐显现在学生的言行中。此外,我们还开展了做“弟子规操”的活动,大课间的“弟子规操”,成为学校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挖掘社会资源,拓宽文明礼仪教育途径
  教育资源是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必备条件,要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活动,首先要选择好、组织好、利用好社会资源,把社会资源纳入教育活动的轨道。为了更加系统地开展好文明礼仪教育,我们邀请了专家到校为全校师生做行走坐立礼仪的专题讲座。精彩的讲解内容,生动的现场礼仪展示,让师生们不仅学习了礼仪知识,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师生的礼仪素养。我们还邀请了武警官兵到校为全体师生讲解和展示了升旗礼仪,当国旗班的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英姿潇洒地从师生们面前经过,庄严升起国旗的那一刻,在场所有人的心都被震撼了。大家再一次深刻地感受到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站在国旗下,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怀有崇敬庄严之心,来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对国旗的尊重。同时师生们也深深地体会到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不仅是一个人良好素养的体现,更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形象。
  三、注重行为体验,扬起文明礼仪培养的风帆
  积极心理强调人的情绪和体验感悟,所以学校在文明礼仪教育中融入体验的元素,激发学生积极的心理潜能,深化体验和思考,养成好习惯。学校以社会大课堂课程为载体,帮助学生更好更深刻地体会文明礼仪的重要性,促使他们养成好习惯。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适宜、更广阔的实践和体验好习惯的空间,我们在社会大课堂活动课程化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学校开发出三大类课程资源,即学科拓展类、综合技能类和专题教育类,按照三个类别,共确定了蓝天城、七彩蝶园、首都博物馆、抗日战争纪念馆等12个校外课程资源,
  今年学校还编辑完成了《我实践,我成长》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的校本教材。
  在我们的校本教材中,每一课都有明确的活动主题、目标、活动前的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后的拓展和延伸,处处都有学科好习惯的培养点。例如,在第二课《走进趣味蓝天城,感受精彩职业体验》中,我们制定的活动目标是: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各种职业体验,在实践的过程中认知社会、品尝工作的快乐、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职业体验形式,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主教育的能力。好习惯培养点是:在整个体验活动中,教育学生在体验时不随处乱跑,不大声喧哗,养成文明有序参与活动的好习惯;在整个体验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各种职业体验,听从组长的指挥,遇事大家一起商量,培养团结合作的好习惯;在体验时听从教师和场地工作人员的安排,严格按照项目的相关要求去做,养成遵守规则、有序参与活动的好习惯。
  一次次多彩的社会大课堂活动就是学生实践体验、养成好习惯的过程。学生们参观时的文明有序,就餐时的文明儒雅,乘车时的文明礼让,以及在活动中不畏艰难,敢于挑战自己的那份勇敢与自信,得到了相关活动单位的一致称赞与认可。学生们也在活动中感悟到了好习惯的魅力,感受着好习惯带给他们的成长的快乐和幸福。
  (作者单位:北京市昌平区城北中心小學)
其他文献
九年制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逐步形成教学创新意识。教学创新意识的培养是让学生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从教学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解决。近几年中考试题中出现了不少的开放性试题。开放性试题对学生用数字意识的训练,创新意识的提高,发展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实质性的作用。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又培养了学生凝聚性思维创新
当今教育发展要求,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的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教学过程要以人为本,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我认为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中实施素质教育应注意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注意师生关系的转变  课堂教学中,民主的、平等的、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是促进学生创造性学习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案例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大坪小学坚持“立志立新、笃行和乐”的办学理念,秉承“严格而自由”的校训。针对学校教学质量提升滞缓,教师专业成长较慢的现状,校长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并与全体行政和教师个别谈心,其目的是统一思想与认识,找到一个能形成共识的源动力。大家都认同: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凸显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基于此,学校决定以“教学质量预期管理”为突
自2019年12月初武汉市出现感染新冠病毒患者以来,新冠病毒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国内迅速传播,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数也从开始个位数猛涨到了数万人。新冠病毒肆虐,作为一名科学教育工作者,如何发挥学科优势,通过加强科学教学中的防疫教育,助力孩子们科学防护新冠病毒,保护好孩子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帮助孩子在防护病毒中获得特殊成长,成为了我需要完成的光荣使命。  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按照党中央部署,教育
信息量高速增长的今天,吃饭要吃快餐,出行要坐高铁,生活要快节奏……好像一切都与“快”字有关,就连课堂教学也在追求高效的背景下有了“大容量、快节奏、堂堂清”的口号,也与“快”字难分难舍!例如,一位教师在“匀变速运动的速度和位移的关系”的公开课教学中,进行了大容量的问题情境预设,除了教材中的速度位移公式,又带领学生利用基本公式一口气推导出六个二级公式。这位教师的教学设计意图是想通过多个问题情境,使得学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第三十一中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境优雅,人杰地灵,是一所独立初中,是长春市九台区的窗口学校。学校始建于1976年,现有两个校区,教职工278人,学生3817名,学校占地面积42000平方米,其中第一教学楼6500平方米,第二教学楼4500平方米。   几年来,我们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秉承“优我教育”的办学理念,着力构建学校、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关系到教学质量,而且关系到21世纪人才的培养。因此,探索、研究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结合教学实际,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  联想是从一个数学问题想到另一个数学问题的心理活动。联想是创新的翅膀。联想能力的强弱与思维品质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相互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目前我镇农村小学生数学成绩整体不很理想。就我所教班级而言,相对于城区的学校还是有一定的差别。如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摆在我们的面前。下面,浅谈我在如何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一些浅析认识和做法。  一、优化关系  1.摆正师生关系。长期以来,教学一向强调“师道
建校以来, 我们始终把教师专业素养提高作为学校发展的基石, 多措并举,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 加强学习, 提升教师理论水平。  为满足现代教育发展需求, 完善教师知识结构, 提升专业理论水平, 我校推动了“书香计划”。首先, 优化教师读书环境, 建成“教师读书吧”, 购置教育教学书籍, 为教师学习提供舒适环境;其次, 举办读书沙龙、读书论坛, 定期交流读书心得;第三, 评选“书香教师”, 促
學校里无非有两件事,一件是学生的事,另一件是教师的事。我一直认为,教育应该实现师生共生共长。  首先,教育要服务于学生成长。坚持“学生第一”的教育视角,真正做到“把学生当学生”,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成长需求,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发展规律。  其次,教育要实现教师的成长。坚持“教师至上”的管理视角,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教师。要以尊重为出发点,相信教师、依靠教师、解放教师、发展教师,从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