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来源 :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q1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创新是时代的需要,是民族发展、人类进步的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由于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呆板等原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成为一句空话。因此,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高中学生心理特点,结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际,谈一谈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关键词】 阅读教学 高中英语 创新思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需要依靠教育,而教育需要教师来完成,因此教师肩负的责任非常重大。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时时刻刻关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发展。在英语教学中,尤其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就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笔者在这几年的英语阅读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下面就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谈谈笔者的一些做法:
  一、转变教学观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
  转变教学观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传统的教学就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英语课文为蓝本、逐句翻译、遇到语法内容则逐一详细讲解,没有提出让学生思考的问题,也没有留出让学生思考的时间,往往是教师一讲到底,“一言堂”、“满堂灌”成了教师授课的唯一方法,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即使有交流,也是少数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简单的一问一答,老师提问学生时,学生常常处于紧张、惶恐的心理状态,对老师的提问通常茫然不知所措,在这种状态下,学生无法积极思维,当然更谈不上创新。因此在英语课文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从传统的英语教学束缚中彻底摆脱出来,变以教师讲为主的英语课文教学模式为在教师主导下以学生学为主的课文学习模式。在课堂上我们必须构建和营造一种师生间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只有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才能得到激活,也才会出现打破思维常规、突破思维定势的创举,智慧的火花才会得以呈现,创造性的思维才会得以发展。
  二、优化教学设计,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
  新课标英语教材中,题材广泛,素材丰富,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何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优化教学设计,是我们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如在阅读时,我们常常会遇到作者在文章中未将态度、意图直接说出来,学生要根据字面意思,通过语篇逻辑关系,研究细节的暗示,推敲作者的态度、意图,理解文章的寓义。这就是人们经常所说的深层理解。深层理解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因此,在英语课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习环境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出能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充分发展的问题。故而在英语教学中笔者常常设计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究:
  阅读短文之前,先让学生预测短文内容:
  What is this passage about?
  短文阅读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思考和讨论: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would be _____.
  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短文读完后,让学生考虑如何用自己的话复述或续写文章:
  Please retell the passage in your own words.
  三、增加教学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保障
  英语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只有通过参与到语言实践中来,做到语言的活学活用,才能形成语言技能从而达到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若能长期坚持,可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探索创新精神的建立和养成,特别是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形成及创新思维能力的逐步提高。立足于学用结合,力求学生做到学有所获,学以致用,既学得活,又学得透。强调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要求学生充分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把掌握知识的重点放在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掘和培养上,依据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和特点,通过各种渠道把知识结构铺垫成学生思维的方式,通过提问、探究和点拨,引导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不断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能,这样才能实现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如果阅读教学教会学生“会学”,学生就能主动使用各种学习资源自主学习,就能运用各种阅读策略进行自主阅读,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也就会随之增加、创新思维也才会随之得到发展。因此,只有不断增加语言实践活动,丰富语言实践内容,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才有保障。
  四、结束语
  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必须取决于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优化,教学方式的转变,即在教学中不断让学生通过使用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开展学习活动。除此之外,还取决于教师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活化教学内容,增加语言实践,丰富语言活动。
  [1] 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鲍正洲. 浅谈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 中小学教材教学, 2004(8).
其他文献
本文重点谈了中学英语分层教学时如何分层的问题。看上去这是一件小事情,其实这里面蕴藏着巨大的学问。本文从分层前的三个准备阶段、根据自愿原则分组、教师要正确引导和适
俗话说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学习基础是具有差异性的,中职英语教师需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为学生制定更易接受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英语学习的质量。  1. 中职英语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的必要性  分层教学法是指针对学生学习基础与学习水平的差异性,对学生量体裁衣,制定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等。在传统教
现在高考中对于情态动词的考查趋向于情态动词比较细的用法,包含情态动词表推测,情态动词表虚拟及情态动词的特殊用法。目前语法书对于情态动词的讲解五花八门,学生看过之后无法对于每一个情态动词的考点掌握得十分充分,这也对解题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分析了高中英语常见情态动词的所有用法,并合理地进行分类,易用学生的记忆。  1. 情态动词的分类及归纳  1.1 can  a. 基本用法:表示能力,可译为“能够”
期刊
词汇是组成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想要学会并学好英语这一门语言,词汇学习是关键所在。掌控相当数量的英语词汇有利于提升英语的口语能力和阅读、写作水平。词汇量越多,英语的学习效果就会越好,但是英语当中的词汇教和学,基本是传承了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使广泛教师和学生非常费神的一个难题。英语词汇教育和学习容易充满单调无趣,事倍功半效率甚低,大大地影响学生们的积极性,容易搓减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在新课程
小田鼠豆豆捡到一只大喇叭,搬回家修补得又干净又漂先。
高考中的书面表达是一种指导性写作或控制性写作,它的体裁、内容和篇幅都有明确的规定,它不仅考查学生记忆单词的能力还考查了学生对单词、语法的运用,因此它的难度还是相当大的,所以在高考英语的写作中我们还是要教给学生一些方法。  1. 认真审题  认真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它关乎作文的成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教给学生如何审题。在教学中,笔者常常讲“四步审题法”,即审体裁、审时态、审人称、审要点。在高考英语作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高考说明中对英语书面表达题型的要求为基准,观测分析了目前普通高中英语书面表达教与学的现状,尝试构建切实有效的高考英语书面表达美文生成策略,对目前普通高中的有效英语书面表达教学策略做出了深入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高考要求 英语书面表达 对策  根据浙江省考试院提供的高考英语成绩数据分析,近年来高中生的书面表达题平均得分基本在9-13分这个区间(满分为30分),得分之低让广大英
英语与其他学科不同,属于应用型语言学科,新课改对英语学科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目的是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本文从"生态教学"全新理念入手研究,分析了当今英语
本文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个体差异现象出发,探讨学生之所以会表现出个体差异的原因,以及应该如何利用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初中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