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三个把握”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w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其中政治认同要摆在首要位置。高中时期是学生政治认同形成的关键阶段,对学生政治认同有重要意义。教师在进行政治认同教育之前要自我反思,才能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这是教师进行政治认同教学的前提。只有从这两个方面加以反思,才能促进学生的国家认同与政治认同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  思想政治  认同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3.079
   2017年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强调,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其中将高中学生的政治认同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就是对政治认同教育重要性的一个强调。
   一、高中生思想政治认同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高中阶段,学生的三观及性格等逐渐趋于定型,这个阶段学生已经开始有一定的政治敏锐度,且由于个人阅历、见识等限制,使得学生在思想上比较激进,“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他们这个年龄段的特征,且该年龄段的孩子一不小心就容易在思想上被误导、被引诱。加之在当今信息网络快速发展,信息轰炸、多元链接、碎片拼凑、价值观评判标准混乱等,信息摄取量大,信息筛选极难,严重冲击着学生的政治主动、认同感和教育效果。
   其次,在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有教师认为,高考政治知识和答题技巧的掌握才应该是高中政治教师的最重要任务,其实是本末倒置。目前高中政治教学仅处于授基本理论知识的阶段,教师较少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更不用说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再次,我国的人才流失相对来说比较严重。我们培养人才,西方国家在享受我们的教育成果,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相当部分外流的人才存在这样一些错误的意识,外国(不止是发达国家)收入高,重视人才等。显然,从中国发展大局来说,这是片面的认识。但在这样的意识形态的引导下,加之学生对于社会的认识和价值观判断绝大部分还不能来自于自身的实践,而是来自于道听途说或者阅读,他们没有足够强大的政治认同,因此也极其容易被一些片面的思想带“跑”。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政治认同教学的几点认识和素质培养途径
   首先,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将培养学生的国家政治认同作为第一要务。如今,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期,但危险也是并存的。尤其是近些年国际间政治较量、经济博弈、恐怖危机、难民问题、局域战争、核威胁等不断加剧,国内问题比较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认同的培养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其次,理性精神培养也是我们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的中学教师教给学生的理性更多的应该是思维方式层面,即从大到对国家政治的看法,小到对个人生活中面对的问题的看法,通过否定与怀疑等过程,最终实现同自己、社会和国家的思想觉悟层面上的和解。再次,对于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意识的培养同样不能懈怠。我国是一个法制国家,公民都应该参与进国家的政治建设中,方能促进自身懂政治,保证自己有政治觉悟和政治高度。而这些都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提醒、引导学生,并教育学生掌握一定的评判标准、方法和策略。
   (一)确立素养为本的教育理念
   乌申斯基说,人是教育的对象。但实际教学中,书本知识成了教育的对象,教学异化为“为了书本知识的教育”,把占有知识和考试分数的“堂堂清”作为最高价值。其实,这种教学清的只是书本上的“知识”点,而不是学生成长中的“发展”点,最终“清”掉了课程促进学生成长的丰富营养。这种价值取向不扭转,我们的知识教学与素养培育永远是南辕北辙。因此,要培育核心素养,教师必须以个人知识理论为指导,树立“通过知识获得素养”的理念,让教育回归本真,通过问题与活动引导学生转知成识,转知成智,化知识为美德,增强知识立德树人的力量[1]。
   (二)探索素养落地的形成机制
   所谓机制是事物诸要素之间形成的相互依赖、相互掣肘的关系。机制能规定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形成扳道转向的巨大力量。与知识的形成机制不同,素养形成离不开学科知识、学科活动和学科情境三大核心要素。其中,学科知识是素养形成的主要资源,学科情境是素养形成的主要载体,学科活动是素养形成的主要路径。三者相依相促,产生化学反应,方可形成学科素养。因此,要培育核心素养,高中政治教师必须遵循素养形成的机制,让知识通过活动的参与、情境的体验,浸润学生心灵、提升学生气质、升华学生人格,促进学生沿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健康成长。
   (三)形成素养生成的评价导向
   端正教学价值观,把最有价值的知识教给学生。在个人知识视域下,个人知识比书本知识更有價值,内隐于知识符号的思想、情感、态度和价值系统比知识符号更有价值。体验探究形成的知识比储存记忆的知识更有价值,只有前者才能成。为学生终身有益的东西。因此,高中政治教师要走出狭隘肤浅的评价观,深入研究高中政治课中“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不断增强政治课促进学生发展的力量。
   三、高中政治教学的“三个把握”
   (一)把握时代脉搏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科的思想性、知识性,而且要把握时代性,使教学与生活水乳交融。把握了时代性的教学、学生们才会产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前几天,听了一节课,在教学“世界上各大国与中国建立的各种伙伴关系”时,教师列举了“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北斗导航、国产航母,中美贸易战”等实例。联系这些学生们普通关注的国家大事和国际局势,来阐述“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这一观点,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把握学生心理
   高中思想政治课理论性较强,如果不研究教法,不联系实际、不掌握学情,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要增强思想政治教学的动力、做力和活力,教师应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比如,在教学“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时,教师发现不少学生认为“民主决策”与“一把手负责制”之间是对立的,抓住学生这种矛盾心理,教师把学生按不同的观点分成两个学习小组,进行组内合作学习,整理出小组意见后,组织辩论赛。辩论场面异常热烈。最终学生们统一了认识,弄清了“民王决策”与“一把手负责制”之间的关系[2]。
   (三)把握思维起点
   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都有一定的思忠政治学习基础,生活中,通过各种渠道,学生也会获得一些思想政治信息,尽管有时是一知半解,但是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起跑线”,也是思维的起点,教师们应该有效利用,比如教学《美国的两党制》时可以从电视新闻美国总统竞选人特朗普VS希拉里入课,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竞选州长》,再学习新课,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有更深刻的认识。
   四、结束语
   总之,我们作为教师,尤其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最好的状态应是紧跟时代步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争取引导学生参与政治,借用教材中的政治认同资源,提高自身学科素养和施教能力,并拓宽高中生的政治认同途径,与其他学科相配合,最终促进学生的国家认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娜.浅析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多媒体教学[J].教育现代化,2017,4(09):236-237.
   [2]周小爱.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人本主义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3):134-135.
其他文献
摘要:平面构成是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基础课程,如何推进高职院校平面构成教学改革,彰显高职特色,强化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训练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着力把高职学生打造为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设计人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平面构成;改革  0引言  平面构成是作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高职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启迪设计灵感的任务。它不仅能培养高职学生善于发现美,正
摘 要: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当代学科的构建中,由于学科体系的不完善,学科存在边界模糊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与美学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艺术学;建构;边界;模糊  艺术学,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两解。一般而言,艺术学是对艺术现象的系统研究,包括艺术理论,艺术史以及艺术批评三大块。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历史在西方已有百余年的研究,而中国的艺术学理论和学科建设终究刚刚起步,才经历了一二十年,存在许多的理论
摘 要:当代艺术在经济发展热潮中生长,环境物质的变化使得艺术也受到影响产生巨变。本文从“消费”的时代背景的描述中阐述消费文化的产生,并讨论当代艺术在此种背景条件下的变化,消费文化对艺术的影响。  关键词:消费文化;当代艺术;影响  1 当代艺术与“消费”时代背景  当代艺术,在时间上指的是今天的艺术,在内涵上也主要指具有现代精神和具备现代语言的艺术。当代艺术体现的不仅有“现代性”,还有艺术家基于今
【摘 要】阅读不是简简单单靠上课的40多分钟就能做好的,其还需要课外的学习和积累。教师要让学生努力学习课内知识,但是课外的阅读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需要让学生将课内外的阅读加以结合,让学生不断地训练和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让自己对阅读充满激情,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最终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 整合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
【摘 要】思维作为一种能力和品质,作为人的智力的核心,它是人的智慧的集中体现。促使学生开启自主思维之门,拓展思维的宽广度,是教育赋予我们的新使命。  【关键词】初中物理 思维能力培养 案例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9.084  我国著名的化学家戴安邦先生说过:“智力因素包括动手、观察、查阅、记忆、思维、想象、表达七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