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消费文化浸染的当代艺术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shixu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代艺术在经济发展热潮中生长,环境物质的变化使得艺术也受到影响产生巨变。本文从“消费”的时代背景的描述中阐述消费文化的产生,并讨论当代艺术在此种背景条件下的变化,消费文化对艺术的影响。
  关键词:消费文化;当代艺术;影响
  1 当代艺术与“消费”时代背景
  当代艺术,在时间上指的是今天的艺术,在内涵上也主要指具有现代精神和具备现代语言的艺术。当代艺术体现的不仅有“现代性”,还有艺术家基于今日社会生活感受的“当代性”,艺术家置身的是今天的文化环境,面对的是今天的现实,他们的作品就必然反映出今天的时代特征。
  今日的时代特征可以用“消费性”来形容。从1970年以来,新自由主义成为一种经济自由主义的复苏形式,在国际的经济政策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新自由主义的主要主张是:市场是完全自由的竞争;倡导个人主义;提倡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崇拜“看不见的手”的力量;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私有化。马尔库塞、弗洛姆等人发现,鼓励和扩大国民的消费需求,成了资本主义良性运行的条件之一。为达此目的,消费者的欲望、需要和情感便成为资本作用、控制和操纵的对象,并变成一项欲望工程或营销工程。因此,今天的生产已经不仅仅是产品的生产,而同时是消费欲望的生产和消费激情的生产,是消费者的生产。只有“生产”出一批有消费欲望和激情的消费者,产品才能卖得出去,商品生产的目的才能实现。因此,消费主义便应运而生,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普遍流行的一种社会道德现象。
  《消费社会》的作者鲍德里亚认为,消费构成当下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逻辑包括:第一,商品消费面前人人平等;第二,消费不仅体现在物质文化上,更体现在文化含义上,消费体现个人身份;第三,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首先,艺术经济准确地反映了金融资本经济的状况。艺术不仅是一个非功利的自由表演领域,它也是一个投机市场,在这市场中,艺术品被赋予了投资、避税和洗钱等各种工具主义功能。第二,为了消除艺术观众心目中粗俗的经济考虑,当代艺术必将自己的作品从庸俗的大众趣味中独立出来,继续展示其自由独特的特点。缺失了感伤情怀的当代艺术展现了一种与流行歌曲、电影电视中表现的甜蜜幻想相悖逆的形象。在对人类心灵的探索中,当代艺术会探究其中最为黑暗恶劣的一面。第三,对于纯洁的文化自由理想来说,人们可能认为自由贸易与自由艺术分别是一个占统治地位的系统以及其补充物。自由艺术与自由贸易之间存在着一种不被承认的密切关系。自由艺术的大胆创新只是苍白地映照了一种资本自身造成的各种必然之物不断烟消云散的现象。当消费主义与晚期资本主义相链时奠定了当代社会消费文化的基础。艺术在消费文化中成为可利用的符号之一,从而也被消费文化所影响。人们一旦用消费的观点来对待文化艺术,它的经典性便被溶解了,因为艺术作为一种消费,便意味着它已不需要是一种具有永恒性价值的精神产品。它成为了一种满足人们生活的消费性功能。由于商品变得更富文化色彩,艺术也变得愈加商品化,市场不断扩张,同时也越加融入到资本主义活动的总趋势中。这一现象导致的结果就是,人们对待艺术的态度与对待商品的态度趋于一致,而那些商品也假装自己毫不劣于艺术。
  2 消费文化对艺术的影响
  2.1 外在影响
  (1)消费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为艺术的创造和欣赏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基础。不论哪一个时代,艺术的创作与繁荣都是建立在坚固稳定的经济及物质基础上的。物质基础,是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的前提,只有拥有了这一重要的基石,人们才能够从物质上,从生活中看到美与真理。
  (2)消费社会的技术力成为艺术普及的手段并改变着艺术的创作模式和欣赏方式。消费社会能够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技术力的高速发展,它带来的物质的极大丰富,它让技术崇拜成为消费社会的重要特征。在强大技术力的支撑下,人们对于艺术的创作如虎添翼,变得更加开放、大胆,变得更加不可思议,挑战更高难度成为可能。同时,也让艺术的欣赏者能够在技术力的帮助下,通过不同的视角,或者缩小版的复制品中全面的感受到作品的韵味。
  (3)消费社会的符号性质对艺术和美的利用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艺术和美的普及。在消费社会环境下,商业中的销售环节是被认为最重要的,而为了带来更好的成效,商业活力和美学感觉就成为了商业发展的两个必要条件,尤其对于商品包装而言。因此,美学和艺术对于包装的影响,一方面是商品在广告中得到更好的宣传,另一方面,现代工业设计本身也将这样的设计制作变成为一门“艺术”。美学与艺术帮助了商品的销售,同时,产品的宣传与流通也向世人展示着当代的美。
  2.2 内在影响
  (1)由于艺术品在消费文化环境中变的更像是商品,所以它本身的价值也开始更加依赖于自身的消费符号价值,这是由艺术所依赖的市场需求决定的。人们不仅消费物本身,还将消费物当作突出自己的符号。在消费中,艺术的符号价值被张扬,人们通过艺术来显示自己的偏好,或者将自己归为某个群体某个阶层。作为艺术欣赏受众的人们在享受艺术的同时,也自得其乐的享受着自己所属圈子的自信与荣誉;而艺术家们则通过他们的作品,在被认可被喜欢的圈子中成为焦点,成为艺术市场的幸运儿。
  (2)消费文化对人的身体和感官的解放使得当代艺术的形式从传统的艺术形式中超越出来,得到多种感触的扩展。消费社会对当代艺术的影响有如下几点:1)艺术的形式更加注意感官愉悦。随着当代技术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快速的应用于艺术和娱乐方面,形成了具有当代特色的艺术形式。如电影艺术,在用活动的画面为观众提供完整故事的同时,更加注意对感官的全方位的刺激,带给观众们更加全面立体的艺术娱乐享受。2)艺术展览价值的凸显。艺术不论什么形式,都更加注意展览展示,更想要得到大众的认可。只有被大众接受的艺术作品,某种意义上才能是成功的。3)由于对身体的开放,艺术的形式和关注的题材也在不断创新。出现了诸如行为艺术、人体彩绘等艺术形式,其作品可以表现任何可被人感知的素材。艺术对人体的开放,表达了传统艺术所不能表达或不被表达的内容,作品题材也或开放大胆或隐晦生涩的表现了当代人们的各种心理与审美状态。4)由于“消费既可被消耗”的特征,当代艺术的可消费性使得艺术创新需要变的越来越快来满足人们的需求。这使得一些艺术家为了吸引眼球,为了增加曝光度而忽略作品精神方面的内容,对欣赏者以及艺术本身都是很大的负面影响。
  (3)消费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所致,在此环境下艺术除了体现美,也需要有人文关怀。因此,当代艺术也担当起了对现实消费社会现象反思的角色,把消费文化本身当作的创作的素材。当代艺术对当代消费文化的反思反抗体现在很多新兴出现的现代艺术种类中,比如波普艺术。波普艺术本身形成于极具消费文化特征的流行文化中,它巧妙的结合了通俗文化与艺术,推翻了传统艺术的高级阶层独享的特权,发展了包括商标等具象实用的大众文化主题。同时,波普艺术也是在讽刺市侩贪婪的本性。当艺术被消费文化慢慢侵蚀,消费文化对艺术形成的负面影响便会体现,使艺术变成了空洞的形式。
  参考文献:
  [1] 布莱顿·泰勒.当代艺术[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2] Julian Stallabrass.当代艺术[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3] 范伟民.消费文化审视下的艺术链条——从艺术被消费谈起[M].批评与争鸣.
  [4] 宰政.浅析消费文化对艺术的影响[J].美与时代,2009(7).
  [5] 宰政.消费文化中艺术的传播与价值[J].武陵学刊,2010(9).
其他文献
【摘 要】探究性的化学教学课堂能够体现化学学科的内涵、思维以及教学的视角与价值等。因此,化学教师应该深刻理解初中化学学科的特质,对教材进行深入探究,通过挖掘教学内容的教学价值,帮助学生在收获化学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重视化学观念的教育,关注学生化学学习的方式方法的熏陶和训练,进而精心设计探究性课程的核心问题,开发基于学科理解的情境资源,落实化学学科的本质的教学,让课堂教学充满“灵气”,提升学生的综合
【摘 要】对于高中学习来说,化学是每个学生的一堂必修课,高中化学的知识并不算深奥,而是以贴近生活为主,所有的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用之于生活。同时,高中化学的实验课不仅能巩固理论知识,更是将理论与生活实践相链接的一座桥梁。  【关键词】高中化学 实验课 作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3.095  实验是检测理论知识是否过
【摘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实施素质教育的步伐,已成为全民的共识。历史教学作为培养中学生的教育基地,肩负着无比重要的责任。但不把应试教育的观点转变过来,历史教学可能走入死胡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释放学生自我创造的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是我们中学历史教师共同的使命。  【关键词】高中历史 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
【摘 要】数学的学习指的是对数与形的结合性学习,就是指通过对数学的学习运用数字与图形化的语言去描述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学好数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应用于生活。  【关键词】高中数学 生活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1.080  新课标课程的改革目的就是使数学知识可以更好的融入到生活中来。在高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老
【基金项目】廊坊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以建模为核心的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探索”,课题编号:091048  【摘要】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高职数学教学必须把数学与实际应用问题结合起来,而数学建模的过程,就是把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简化、抽象为合理的数学结构的过程,将数学建模作为高职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以建模为核心的高职数学教学模式,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高
摘要:平面构成是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基础课程,如何推进高职院校平面构成教学改革,彰显高职特色,强化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训练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着力把高职学生打造为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设计人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平面构成;改革  0引言  平面构成是作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高职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启迪设计灵感的任务。它不仅能培养高职学生善于发现美,正
摘 要: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当代学科的构建中,由于学科体系的不完善,学科存在边界模糊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与美学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艺术学;建构;边界;模糊  艺术学,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两解。一般而言,艺术学是对艺术现象的系统研究,包括艺术理论,艺术史以及艺术批评三大块。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历史在西方已有百余年的研究,而中国的艺术学理论和学科建设终究刚刚起步,才经历了一二十年,存在许多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