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法典》中的形成权及其诉讼实现

来源 :广西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gentha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实现方式为标准,我国《民法典》中的形成权可分为四类:一是法律未要求以诉的方式行使;二是虽未规定以诉的方式行使,但有争议时可向法院起诉;三是明确规定形成权的行使方式,即将争议交由“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解决;四是必须以诉的方式才能实现的形成权.在我国语境下,前两类因形成权发生争议诉至法院时,应为确认之诉;后两类形成权的纠纷为形成之诉.因形成权类型复杂多样,作为形成之诉行使的形成权及其判决效力存在差异,需通过判决主文撰写的技术化、诉讼费用收取的标准化等手段,方可实现形成权及其判决效用的最大化.
其他文献
流动与链接已经成为当今时代最为重要的特征,人、物、信息的流动和链接构成了整个世界运行的方式和规则.网络链接、云计算、复杂数据库和人类计算改变了人与世界之间的关联方式,由此人类学对于人的文化理解与解释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流动与链接状态下的文化,例如空间变迁、人际关系嬗变以及文化新秩序成为新的学术话题.
网络时代给予了文化遗产一个新的自我展演和表现的新空间,从线下到线上,传统文化经历了生存和表达空间的巨大转换.在新的空间中,基于文化自我展演的视频文本增加了民族文化呈现的观赏性、真实性和互动性.与此同时,流量变现激励下的平台生态也磨合出一套文化传承的新机制,刺激了文化持有者的传承意愿,客观上激活了民族文化的生命力.然而在网络空间中呈现的民族文化与具体的时空解绑会导致文化意义缺失,这也是文化传承中需要注意的新问题.
竹简、帛书及石刻等考古文献属于民族学、人类学的研究范畴.认知民族语言学、认知简帛学与认知甲骨学等认知科学、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目前在考古文献的研究中已有较多应用.从认知民族语言学的角度,对考古发现的与"慎独"有关的重要的简帛、石刻材料加以探讨,为理解"慎独"提供了新的视角.从认知民族语言学的认知原则来看,简帛及传世文献所见"慎独"与清华简所见"中"的关联,即是"思维的隐喻性"的体现;从认知语言学范畴及概念整合的视角看,"慎独"所包含的"谨慎独处""诚""专于内心""珍重"四义实出于不同范畴化及概念整合的
在全球的文科学界中,有一门唯独在当代中国催生出的新兴学科——玉学(或称"玉文化研究").本文从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兴交叉学科——文学人类学的视角,回顾伴随着玉学研究的当代兴起而来的理论建构过程,概括为七大理论命题,尝试解说这些全新理论命题的提出和讨论,对中国文化深度认知的创新引领意义.
21世纪以来,网络民族志大量涌现,其影响越来越大.这一演变趋势将使人类学发生如下变化:民族志之变、田野地点之变、社会之变、个人之变以及文化之变等,所有这些改变都是无法避开的.相关改变前后连贯,续写出人类学民族志书写的三部曲,即从书房人类学到田野人类学,再到网络人类学,隐含着当下世界人类学书写的文化转型,影响着人类学惯常使用的民族志书写和传播的旧有模式.网络虚拟现实的存在也使得既有的人类学文化研究区域限界被消除或抹平,大家同时共在一个虚拟的互联网平台之上,传统的时空观念受到了挑战.由此人类学的民族志书写进入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是中国古代神话的谱系性表述,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谱系性表述.“盘古开天”与“三皇五帝”实象征古代帝王统治秩序与法则.以“盘古开天”为起点,中国古代神话谱系是中国古代“神道设教”的话语建构与知识建构.“盘古开天”为“异想天开”,是“天大的秘密”,官方典籍罕言“盘古开天”,“盘古”遂变出“烛阴”“烛龙”“白犬”“犬戎”“犬封”“盘瓠”等多种称谓,并从正史避而不谈的创世神话转变为少数民族创世神话,从而揭示少数民族与汉族具有共同的历史文化渊源.
"帝王谒见西王母"是中华民族神话中经常出现的高频词汇,也是墓葬绘画的常见母题,它由神话的原始形态最终发展成为墓葬绘画母题经历了比较复杂的变化过程.在新视觉形象与图像组合的制造过程中,那些神话中抽象的神仙世界想象被墓葬绘画完整地保留下来并进行了形象化与艺术化加工,成为彼岸理想世界的"图说",并发展出"主神和群神的图像表现""帝王与墓主人形象置换"以及"对道教信仰的依附与图像程式化"三种主要形式.在墓葬信仰体系中,象征意义明确的"帝王谒见西王母"通过墓葬绘画的在场性去向"墓主人"解释西王母象征的信息,进而使"
作为口头传统的民间叙事,其分析平台由具体到抽象可分为语言层、文学层、逻辑层.各个层级均可呈现为名词性与动词性成分的有机组合,同一则叙事文本在三个层级的呈现形式具有同位关系.这三个层级共同确立了一个限定性的规则系统.依据这些规则,在逻辑层生成的一个陈述句,可以在文学层派生出许多不同的情节;进而,这些情节又能在语言层派生出更多面貌殊异的叙事.明确了文本系统的名—动词性维度和三个层级之后,我们可从动词性、名词性、动词性与名词性双重标准这三种路径重审民间叙事.名词性成分在韵文叙事和散文叙事中呈现出明显的密度差异.
在维护生态环境公共利益方面,我国经由立法、司法解释以及政策性文件确立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两种诉讼制度.《民法典》颁布施行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之法律属性不会因此而改变,其仍应为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并行的一种特殊的诉讼.《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四条、第一千二百三十五条同时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提供了实体法依据,但两者之间究竟是何关系并不明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之法律属性界定困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
作为私法基础法律的《民法典》,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民性既是《民法典》最朴实的底色,又是《民法典》最鲜明的亮点,更是《民法典》的本质和灵魂之所在.《民法典》是以人格自由为最高原则形成的私法制度.从法的归属上看,《民法典》隶属于私法范畴;从法的功能上看,《民法典》具有促进国家权力依法行使的基础性功能;从法的体系上看,法典化的本质是法的体系化.《民法典》具有体现人格尊严、维护私法秩序的鲜明特色,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健康运行提供规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民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