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近几年来我国工业化的发展,环境污染越发严重,森林净化工程对我们越来越重要,保护好森林绿地,就是给我们生存的环境一个有力的保障。我国林业面积广,植物种类繁多,导致病虫害发生几率大,而森林在受到病虫害的破坏,严重影响林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就林业的病虫害对原因进行浅析,提出预防措施,来提倡林业对我们的重要性。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虫害原因;预防措施
0.前言
林业病虫害导致林木生长不良,林木成材率下降,严重的会造成整个区域或林分带的林木死亡和生态环境的恶化。针对病虫害的影响我国颁发了《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并提出现在林业病虫害的治理方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而由于我国是世界第三大国家,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覆盖面积广,这就导致林业病虫害的种类繁多,预防工作带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对病虫害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保证林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提醒我们大家爱护森林环境,维护自然和谐。
1.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
通过对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分析,得知在我国现阶段林业发展逐步扩大,原始森林面积减少,人工造林面积增大,在加上一些不合理的管理、不当的行为等对原始森林进行破坏,导致森林自身的免疫力下降,无法抵抗外界和内部的病害、虫害,最终形成枯死和森林环境恶化,加大病虫害的传播破坏。产生林业病虫害的原因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1乱砍乱伐
林木既是我们生活中的净化器,又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木材,通过加工做成各种产品供人们使用,而随着木业的大量使用和木材价值的上升,乱砍乱伐现象严重,原始森林遭受破坏,导致原有的生态环境失衡,人工植树造林时间短,不能发挥作用,产生病虫害。
1.2传播
病虫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自然传播途径和人为传播途径。
1.2.1自然传播途径
病虫害在自然环境中自身具有主动传播能力,在依靠自然动力传播后,沿途进行繁殖、适者生存法则,最终成活下来的病虫大量繁殖,在传播,造成林业大面积的病虫害发生。
1.2.2人为的传播
人为传播途径主要是外来物种的增多,一些病虫害被携带到国内,产生病虫害疫区,对林业造成破坏。
1.3人工造林面积的扩大
近年来,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扩大,病虫害发生也在扩大,究其原因是人工造林树种单一、林地整体结构单一、林地生态环境循环系统脆弱,一旦产生病虫害,传播时间短、速度快,可大面积流行,导致林业受灾或破坏。
1.4不科学的药物治疗
林业在长期的管理维护中,专业人员要根据实际的采集结果对林业进行合理科学的药物治疗,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然而在实际的林业管理中,不科学的用药,或是只依赖化学药物保护林业,不仅起不到预想效果,还会对林业造成伤害。
1.5林业防治方法不够先进
在林业管理防治中,对新的技术和设备推广力度不足,使用传统的防治措施,随着林业面积的加大,原有的生产力已经满足不了林业病虫害防治的需求,在大量使用化学药物,使病虫害产生抗药性、污染环境,形成恶性循环,造成病虫害的发生和大面积的传播。
1.6林业部门管理不到位
林业部门是专属林业管理工作,对林业进行监管、维护、再生等工作。林业部门如果管理不到位,森林资源将直接面对社会上的各种因素影响破坏,在加之林业部门对林业病虫害预防检疫工作的不到位,对病虫害发生、预防控制传播不利,导致病害的发生。
2.林业病虫害的预防措施
加强林业病虫害的预防,可以有效的缓解和防治林业病虫害的发生传播,为林业提供生存的环境保证。
2.1强化林业管理
强化林业管理就是重视林业建设,注重林业病害检疫工作,预防林业病虫害的发生。严格治理乱砍乱伐现象,保证林业不受破坏。引进先进的管理体制,聘用专业的林业技术管理人员,加强林业建设教育工作,合理规划布局,很好的协调各种林业事件,把林业“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放在第一位。周期性对林业病虫害问题进行勘察,检测,获取有效数据信息,及时处理病害问题的发生。一旦发生病虫害事件,林业部门必须及时组织除治,如果情况严重,就迅速的组织企业、个人,事实上报政府部门,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统一指挥工作,分组行动,共同除治疫情。
2.2加强检疫、巡视工作
加强林业病虫害的检疫工作,能够及时有效的了解林业的病害的存在程度,并进行合理、科学的防治工作。采用科学的技术措施对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预测侦查工作,了解林业生长状况,气候条件、物种变化等,随时进行正确的判断识别,确保林业病虫害发生进行预防措施的实施。
加强林业管理巡视工作,能够有效的了解森林、苗圃、种苗基地的病害发生情况,并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合理的防治工作。强化巡视过程,不仅是对林业进行监管,还能及时的解决突发事件的发生。不接触现场,就不可能熟悉现场发生的一切,只有加大巡视工作,恪尽职守,才能第一时间发现林业病害问题或其他影响林业正常发展的原因,上报解决。
2.3加强营林建设
加强营林建设,就是增加多树种的栽植工程,把单一的林区生产变为多项生产,从全局、全生态链条出发,运用科学技术手段育林管理,选则优良的抗病虫害树种大量栽植,丰富森林环境,为林业病虫害防治打下基础。在营林建设中还要辅以其他的防治措施,封山育林,保护植物、水资源等,根据树种的生存环境进行交叉栽植,逐渐形成森林体系,使造林真正的变为原始林系统。消除单一林区产生病虫害的环境因素,能够很好的解决病害传播问题,为林业的病害防护工作提供帮助。
2.4 科学药物治疗
科学的药物治疗,就是在使用化学药物除治病虫害时,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和说明进行,防治环境污染,确保药物不会外洒,对周围的环境和人畜造成伤害,较少林业内的有益生物杀伤,提供林业免疫能力和防治效果。在使用高科技进行林业治疗或预防时,要进行事先调研工作,以实际的数据进行科学的治疗,保证对症下药,做好林业病虫害预防措施工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林业病虫害治理中,我们要先正确的了解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对症下药,因地制宜,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细部的防治。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和监管,降低病虫害对林业的侵害,保证林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影.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与措施[J].科技风,2012.04.
[2]战明君.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手段[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9.
[3]刘珂,路威.林业病虫害原因及防御措施探討[J].农业与技术,2012(05).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虫害原因;预防措施
0.前言
林业病虫害导致林木生长不良,林木成材率下降,严重的会造成整个区域或林分带的林木死亡和生态环境的恶化。针对病虫害的影响我国颁发了《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并提出现在林业病虫害的治理方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而由于我国是世界第三大国家,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覆盖面积广,这就导致林业病虫害的种类繁多,预防工作带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对病虫害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保证林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提醒我们大家爱护森林环境,维护自然和谐。
1.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
通过对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分析,得知在我国现阶段林业发展逐步扩大,原始森林面积减少,人工造林面积增大,在加上一些不合理的管理、不当的行为等对原始森林进行破坏,导致森林自身的免疫力下降,无法抵抗外界和内部的病害、虫害,最终形成枯死和森林环境恶化,加大病虫害的传播破坏。产生林业病虫害的原因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1乱砍乱伐
林木既是我们生活中的净化器,又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木材,通过加工做成各种产品供人们使用,而随着木业的大量使用和木材价值的上升,乱砍乱伐现象严重,原始森林遭受破坏,导致原有的生态环境失衡,人工植树造林时间短,不能发挥作用,产生病虫害。
1.2传播
病虫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自然传播途径和人为传播途径。
1.2.1自然传播途径
病虫害在自然环境中自身具有主动传播能力,在依靠自然动力传播后,沿途进行繁殖、适者生存法则,最终成活下来的病虫大量繁殖,在传播,造成林业大面积的病虫害发生。
1.2.2人为的传播
人为传播途径主要是外来物种的增多,一些病虫害被携带到国内,产生病虫害疫区,对林业造成破坏。
1.3人工造林面积的扩大
近年来,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扩大,病虫害发生也在扩大,究其原因是人工造林树种单一、林地整体结构单一、林地生态环境循环系统脆弱,一旦产生病虫害,传播时间短、速度快,可大面积流行,导致林业受灾或破坏。
1.4不科学的药物治疗
林业在长期的管理维护中,专业人员要根据实际的采集结果对林业进行合理科学的药物治疗,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然而在实际的林业管理中,不科学的用药,或是只依赖化学药物保护林业,不仅起不到预想效果,还会对林业造成伤害。
1.5林业防治方法不够先进
在林业管理防治中,对新的技术和设备推广力度不足,使用传统的防治措施,随着林业面积的加大,原有的生产力已经满足不了林业病虫害防治的需求,在大量使用化学药物,使病虫害产生抗药性、污染环境,形成恶性循环,造成病虫害的发生和大面积的传播。
1.6林业部门管理不到位
林业部门是专属林业管理工作,对林业进行监管、维护、再生等工作。林业部门如果管理不到位,森林资源将直接面对社会上的各种因素影响破坏,在加之林业部门对林业病虫害预防检疫工作的不到位,对病虫害发生、预防控制传播不利,导致病害的发生。
2.林业病虫害的预防措施
加强林业病虫害的预防,可以有效的缓解和防治林业病虫害的发生传播,为林业提供生存的环境保证。
2.1强化林业管理
强化林业管理就是重视林业建设,注重林业病害检疫工作,预防林业病虫害的发生。严格治理乱砍乱伐现象,保证林业不受破坏。引进先进的管理体制,聘用专业的林业技术管理人员,加强林业建设教育工作,合理规划布局,很好的协调各种林业事件,把林业“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放在第一位。周期性对林业病虫害问题进行勘察,检测,获取有效数据信息,及时处理病害问题的发生。一旦发生病虫害事件,林业部门必须及时组织除治,如果情况严重,就迅速的组织企业、个人,事实上报政府部门,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统一指挥工作,分组行动,共同除治疫情。
2.2加强检疫、巡视工作
加强林业病虫害的检疫工作,能够及时有效的了解林业的病害的存在程度,并进行合理、科学的防治工作。采用科学的技术措施对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预测侦查工作,了解林业生长状况,气候条件、物种变化等,随时进行正确的判断识别,确保林业病虫害发生进行预防措施的实施。
加强林业管理巡视工作,能够有效的了解森林、苗圃、种苗基地的病害发生情况,并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合理的防治工作。强化巡视过程,不仅是对林业进行监管,还能及时的解决突发事件的发生。不接触现场,就不可能熟悉现场发生的一切,只有加大巡视工作,恪尽职守,才能第一时间发现林业病害问题或其他影响林业正常发展的原因,上报解决。
2.3加强营林建设
加强营林建设,就是增加多树种的栽植工程,把单一的林区生产变为多项生产,从全局、全生态链条出发,运用科学技术手段育林管理,选则优良的抗病虫害树种大量栽植,丰富森林环境,为林业病虫害防治打下基础。在营林建设中还要辅以其他的防治措施,封山育林,保护植物、水资源等,根据树种的生存环境进行交叉栽植,逐渐形成森林体系,使造林真正的变为原始林系统。消除单一林区产生病虫害的环境因素,能够很好的解决病害传播问题,为林业的病害防护工作提供帮助。
2.4 科学药物治疗
科学的药物治疗,就是在使用化学药物除治病虫害时,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和说明进行,防治环境污染,确保药物不会外洒,对周围的环境和人畜造成伤害,较少林业内的有益生物杀伤,提供林业免疫能力和防治效果。在使用高科技进行林业治疗或预防时,要进行事先调研工作,以实际的数据进行科学的治疗,保证对症下药,做好林业病虫害预防措施工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林业病虫害治理中,我们要先正确的了解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对症下药,因地制宜,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细部的防治。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和监管,降低病虫害对林业的侵害,保证林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影.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与措施[J].科技风,2012.04.
[2]战明君.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手段[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9.
[3]刘珂,路威.林业病虫害原因及防御措施探討[J].农业与技术,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