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跑步机上激励机制的设计研究

来源 :留学生·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cbgt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基于跑步机上激励机制的设计研究,是通过观察用户的心理反应和结合互联网思维,通过交友平台为载体进行一系列的运动社交,将运动融入用户的社交生活中,以此增加用户的使用率,使跑步机以新的角色和定义出现在用户的社交生活中。除此之外,通过更多的互动体验,增加跑步的乐趣和体验,除去传统跑步机的枯燥和乏味。
  一、跑步机的闲置现状
  在上述人群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使用跑步机。在用户调查反馈中我们得到了一个这样的信息:许多用户买了跑步机回家后,用不到几天就开始放弃,逐渐失去了运动的兴趣和动力,跑步机逐渐沦落为家里的一件摆设。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人本身的惰性外,更多的是很多用户缺乏一个目标意识,没有根据自身的状况定制一个合适的目标计划,从而造成“看心情”运动。但有目标计划也并非代表着用户会老老实实的按照计划去执行,也有制定计划但是又置之不理,执行一段时间后又放弃了的。这个时候,我们思考,到底是什么因素使得部分用户无法坚持使用跑步机运动呢?我认为,传统的跑步机充当的只是一个物理原理运转帮助人们在室内跑步的一个冰冷的机器,与人的互动只停留在物理属性上,全凭人们单方面的操作,由人的主观意识操纵,鉴于人有惰性,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完全执行运动计划,因此造成了跑步机闲置不用的现状。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一个现状,由于用户长期不坚持跑步导致跑步机的闲置现状。用户不能坚持使用跑步机,大多数因为跑步过程枯燥、缺少正确的训练计划而导致,有的则是因为短期内不见健身效果而中途放弃。
  二、激励机制——跑步机持续使用的关键
  1.用户心理分析
  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习惯性的动作;同样道理,任何一个想法,重复21天,或者重复验证21次,就会变成习惯性想法。所以,许多用户无法坚持使用跑步机,关键在于这“黄金21天”,当跑步机自身带有“激励”功能而不是只有枯燥的物理属性时,能够协助用户坚持使用跑步机达到二十一天,那么将会有效的帮助用户把使用跑步机成为一种习惯,降低跑步机的闲置率。
  2.情绪的诱导——有目的的使用跑步机
  (1)结合社交平台——运动社交
  利用社交网络作为载体,延伸跑步机的使用效果。如今社交软件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的互动社交平台,每个人都拥有他们的朋友圈,而且大多数社交软件的用户粘度相当高,比如微信和微博,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打开手机就能在朋友圈里一目了然的看到朋友之间分享的趣事。大众的心理,“攀比”或者“虚荣”的心理必然存在,最好的例子就好像为微信的游戏排行榜,朋友之间相互竞赛相互比较,而且排行榜更新的频率相当快,用户每天都会挑战排行榜的排名。利用这个原理,我们将跑步机的使用代入社交分享平台,使得每一个用户都能向朋友“晒”他的成绩,让朋友们相继挑战。因此,将跑步机代入社交平台也能达到相应的效果,使用户坚持使用跑步机。
  (2)社交平台朋友圈的相互监督、相互鼓励
  如今微信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且用户粘度相当高,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个微信账号,因此,我们将跑步机和微信朋友圈相结合进行跑步,利用大众的“攀比”和“虚荣”的心理,将每次跑完以后跑步的公里数会在朋友圈里公布,同样使用这款跑步机的朋友也会出现在排行榜上,在排行榜上,用户可直观的看见直接的排名,通过与朋友的对比,相互之间进行监督和鼓励,达到激励的效果。
  三、激励机制——人机互动
  1.增强人机交互——增强跑步体验
  (1)好友竞赛,增加跑步乐趣。如今的跑步机大多单调而枯燥无趣,一个人在家里跑步,最多只能看看电影,听听音乐。我们希望用户还可以通過APP,实现用户与用户之间可以互动的乐趣,实现在各自家中“一起跑步”的乐趣。用户可以与朋友之间公用一部虚拟地图,一个人在地图上是一个显示点,模拟“实时”的跑步进程,朋友之间进行竞赛,增加跑步的趣味性。
  场景模拟:当你在快下班的时候,晚上想约朋友们出去跑步锻炼,但晚上天气不好,可能会下雨,这个时候你可以拿出手机,打开APP,设置好今晚跑步的时间和地图,例如选择好起点和终点,系统会自动为您安排好路线,做好以上的步骤后,只需要通知邀请好友加入,便可实现朋友之间一起跑步的乐趣。
  (2)除了与好友互动竞赛,还有虚拟场景体验,用户可以根据系统自带的实景地图进行体验,让用户在家里也犹如置身于户外一样,且实景地图的速度快慢与用户跑步的速度一致,具有更强的体验感。
  结语:大多数用户都买跑步机,无非是想通过跑步改变自身的体质以及身形,但短时间内,用户无法得到预期效果,就容易放弃使用跑步机,逐渐将其闲置。但是,用户一旦拥有目的的去使用跑步机,这时候信念会比平时目的不明确的时候更加强烈,并且在附加的娱乐和虚拟体验功能的辅助下,在不知不觉之中可以完成用户的目的以及帮助用户养成跑步的习惯。拥有“激励机制”的跑步机便是如此,只有帮助用户制定目标,并且提供愉快的跑步体验,用户便不会感到枯燥,因此,可以帮助用户坚持使用跑步机并且形成习惯。
  作者简介:1.尤志鹏(1993.01-)男,广东陆丰人,研究方向:工业设计;
  2.赵斌(1985.03-)男,山东青岛,广州美术学院教师。
  作者:1.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工业工程工作室  510006;2.广州美术学院  510006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通过对海南省俄语人才缺乏的现状研究,提出了中俄高校合作办学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策略。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下,俄语人才匮乏的现象日益凸显,海南各高校联合俄罗斯高校培养适合海南发展的人才已经逐步启动。本文提出培养人才要因材施教,把语言用在专业和实践中,使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具有一定专业领域的相关语言。  【关键词】国际旅游岛;中俄联合办学;俄语;人才  作者:三亚学院 外国语学院 海南
期刊
发展来华生意义重大。对高校来讲,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职院校因地域、知名度、政策、专业等因素影响着留学生工作的开展,更突显其建设的意义。  一、国际国内大环境,培养知华友华人才  (一)接收初期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接收来华留学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和重要标志,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的象征。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创造经济利益、加强科技文化交流、引进优秀人才
期刊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二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读音认字受方言影响、写字教学不扎实,并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汉字构造规律提出了对策:竞赛法、指导汉字字形学习的策略。  【关键词】二年级 识字写字教学 问题 对策  作者: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东青小学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00  一、二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现状  新课标(2011)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贯串整个
期刊
《浅水洼里的小鱼》是人教版第三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能给人带来心灵震撼的文章。成百上千条小鱼被海水送上了海滩的浅水洼里,小男孩的做法让我们震惊,小男孩身上折射出的“珍爱生命”的品质令我们感动。他将小鱼儿一条一条地捡起来,用力扔向大海。他不是凭着一时的好奇在玩着一种游戏,而是在执着地完成一项使命。这么多的小鱼,他是捡不完的,但他在尽力地捡着,扔着。在他眼里,一条小鱼就是一个生命,捡一条小鱼就是挽救了一个生
期刊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充分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分析、归纳等合作学习活动中,去提出问题、探究发现、获得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初步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形成数学方法。  【关键词】图形教学;合作学习;空间观念;数学思维  作者: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翔顺实验学校 广东新兴 527400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
期刊
【摘 要】高校辅导员与学习导师在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和学习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班级的重要管理者。文章从高校辅导员与学习导师在班级管理上存在的“力量不均”和“管理单一”的现状和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分析,试从加强沟通、建立共同的班级管理目标和发挥所长等途径加强班级上的协作管理,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专业能力。  【关键词】辅导员;学习导师;协作管理  作者: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 计算机系,广州
期刊
【摘 要】通过阐述一次课间游戏意外发生之后的处理,结合案例回顾,进行案例反思,教师需要补充法律知识,沟通需要技巧;并进行设想,注意到处理问题的方法和细节后会让事情处理起来更简单;进一步思考,眼镜问题,教育无小事。  【关键词】法律知识;双方沟通;注意方法;注重细节;眼镜问题  作者:扬州汶河小学  一、案例回顾  一天课间,一个学生急匆匆地冲进我的办公室,告之我班上两个学生扶着脸上血流不止的小Y
期刊
【摘 要】从教学模式的作用和意义出发,从体育教学模式的特征、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以及“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爭论三方面,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以期深入推进体育教学研究,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体育教学研究;体育教学模式;特征及发展  作者:辽宁省营口市卫生学校 辽宁营口 115000  任何研究都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体育教学研究也不例外。体育教学理论的研究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
期刊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摸索、自求解决。”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应当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贯穿于教学活中。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做到“会学”,既要培养兴趣又要教会方法,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呢?  1 激发学习兴趣是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兴
期刊
【摘 要】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通过“由文到物,观察生活”、“创设情境,再现生活”、“走进社会,体验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关键词】观察;再现;体验;联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