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古典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wz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多数语文教师在教学生古典诗词的时候,只注重工具性,即以知识和技能为主,通常将诗文完整、通顺地给学生翻译一遍了事,并要求学生在课下死记硬背,到考试时能够顺利默写名言名句,能够中规中矩地翻译出某些课文中的段落和句子。但是这和倡导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相违背,也使古典诗词的文化底蕴失去了美感。因此,继承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全的人格就成了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 教师的人格美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首要条件
  作为教书育人主体的教师,首先应该具备完善的人格。教学艺术也是情感的艺术,身教胜于言传。在平时的教学中将明是非、重操守、知廉耻等传统人格中的积极因子灌输给学生,优美和谐的教师语言,恰当的表情和动作,教师良好的态度观念和正确的价值取向都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激起学生的审美热情,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人格修养。
  二、 创设适宜的氛围,让学生沉浸到诗歌的意境中,体味美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创设情境,挖掘文本中的社会美、自然美、道德美和人性美等美育因素,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的作用,播放一些古典音乐或者优秀的朗读磁带,让学生在美育的氛围中陶冶情操,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古典诗文大多数都是以山水田园等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让学生透过诗句想象出“山雨初霁、月下青松、淙淙清泉、翠竹成林、晚归浣女、水中碧莲、水中渔船”等,体味秋天傍晚空山幽美恬静的意境。体会诗的内涵:表达了诗人对安静纯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泉水、青松、翠竹、青莲等,也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和理想境界的烘托。
  三、介绍与作品、作者相关的背景知识,理解美
  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看到一些内容是我们自己非常熟悉,或者很关注的事情时,无论它是以故事或者新闻方式表述出来的,我们一般都愿意自觉去学习,并能很好地对其进行理解,即便它词汇含混晦涩,很难通读下来。白居易在谈诗歌创作时说:“事物牵于外,情感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咏叹。”因此在古典诗文学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在课前帮学生搜集或者安排学生自己搜集与作品和作者相关的背景知识,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的主旨。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美
  利用多媒体技术,从网上下载或者教师绘制一些色彩艳丽、生动形象的图片,把作品的美景呈现给学生,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王维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张志和的“西塞山、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山行》中蜿蜒的山路、飘渺的白云、苍劲的树木、停车观赏枫林的诗人、满山遍野的红枫。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共写了四种景物“江山,花草,燕子,鸳鸯”勾勒出一幅蓬勃盎然的春日图,观之令人赏心悦目。同时也表现作者陶醉在春光中的怡然之情。
  五、反复吟诵,感受作品中的美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写道:“读骚之久,方识真味,须歌之抑扬、涕夷满襟。”读《离骚》当如此,课堂上学习古典诗文也应如此,必须诵读,才能识其真味,才能更好地理解诗词的主旨,才会与作者达到心灵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才能深刻领会诗句中的美的情感,才会有会心的微笑和感伤的泪水,才能留下深远的记忆,才能丰富自己的人格。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先描绘了一幅“秋江月夜送客”的图画:红醉的枫叶,飘摇的荻花,瑟瑟的秋风,月亮的倒影在白茫茫的江水中,悲凉的气氛衬托出“沉郁之美”。接着以较大篇幅描绘琵琶女高超精湛的技艺:“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接着又通过琵琶女的自述,感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通过反复的诵读,不难领会作者在前言中所说“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的因事兴感之作。又如虞世南的《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作者描画了一只在高树上饮着清露、自在鸣唱的夏蝉。无须凭借秋风的帮忙,也能将歌声传到很远的地方,反复诵读能够领会作者所表达出的一种不攀附权贵,品行高洁的追求。
  总之,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发掘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美的意境和高尚的情操,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其他文献
新课改带动新理念,新理念要求我们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还有利于教师开展工作,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  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时,我主张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我们应经常站在学生的位置上考虑问题,对他们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宽容。学生犯错误时,想一想学生的想法,然后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处理问题,他们的想法是好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融入了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新课改以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在已经成为了一门必修课程。学好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加强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并且为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熟练地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巧。但在目前它只是门年轻的学科,在很多方面还不够成熟,也没有成熟的教学方
在生活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当今社会中,英语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英语也成为全球各个领域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在信息化和新课改的推动下,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由于各方面的条件限制,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效果还不是很理想。因此,我们要加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现状  (1)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学设备奇缺。一是农村师资力量严
细胞色素P450(CYP)是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不同生物体内的一类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代谢酶系,它可以催化大量亲脂性外源物质,承担大量肝脏药物的代谢解毒作用[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