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爱上课外阅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t5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这么多年的教学总结,发现课外阅读可以点燃语文学习的兴趣。要想燎原星星之火,就得从如何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入手,如何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课外阅读,成了关键。最终得出只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不断的探索他们的兴趣点,努力实践,学生定会爱上课外阅读,从而点燃语文学习兴趣的星星之火。
  【关键词】低段小学生 课外阅读 语文学习兴趣
  低段小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不高,加上他们刚从幼儿园跨足而至,对于校园内的各种摆设、课间的游戏活动倒是非常投入。手里拿着崭新的语文书,会饶有兴致地去翻看,也会好奇的去读一读。但是真正到了上课,学习的时候,却是摆出一副可学可不学的样子,令人无从下手,不知如何是好。我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他们不喜欢语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怎能很好地去热爱它,学习它呢?
  要想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我觉得首先应该让学生爱上课外阅读。
  "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自我读书以来,老师就是这么对我说的。在学习生涯中,我也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谛。这得归功于我的老师,他从我们刚入学开始就介绍给我们看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比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选》、《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等等。的确,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今我当了一名小学老师,而且是语文老师,同时兼班主任。带一年级时,我就认识到,我也该传授我的学生这样一句话:"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虽然对于他们来说,还不懂真谛,但我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明白读书的好处,爱上课外阅读,从而点燃他们学习语文兴趣的星星之火。
  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于整个学科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我们必须力争"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
  那么,怎样才能让低段学生爱上课外阅读呢?
  一用课外阅读中的绘本做"诱饵",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记得我听过一堂课,是绘本阅读。这本绘本阅读的题目就是《蚂蚁和西瓜》。上课伊始,教师贴出"蚂蚁"和"西瓜"的图片,图片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立刻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接着出示图片1许多小蚂蚁2大大的西瓜和一群小蚂蚁。老师提问:"这是一块怎样的西瓜?小蚂蚁看到西瓜怎样想得?戴帽子的小蚂蚁给他取个什么名字?"等一系列的问题,引出了故事,引出了一幅幅生动的图片和文字,也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很期待下一个片段是怎样的,迫不及待地想看到下一页。故事到了最后,让小朋友明白了,这是一群聪明、团结、勤劳的小蚂蚁,为了吃到西瓜,为了把西瓜搬回洞穴,想尽了各种办法,最后终于成功了。这一切,都是通过大屏幕出现在学生面前的。紧接着,老师发下读本,四人一小组,仔细阅读绘本。孩子们根据刚才的理解,更加喜欢读本了,还能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部分讲给其他同伴听。由此可见,一年级学生对于这样的绘本阅读,非常感兴趣。
  二结合电视节目,高涨阅读热情,让"爱的感觉"迁移到语文学习中
  一年级学生受认识能力的限制,对辨别挑选书籍的能力可以说没有。教师应有意识地推荐一些优秀的读本,教育学生读好书不读坏书。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有益的知识营养,培养并不断提高审美能力。
  记得我教一年级时,中央电台在播放《上下五千年》动画节目,刚好在播放《孟母三迁》的故事。故事以动画人物出现,非常可爱、活泼,而且故事生动感人,饱含的道理非常容易理解,不知不觉也把我吸引住了。突然让我想到,何不把这个节目介绍给我的学生去看呢。于是第二天我就趁休息时间,给孩子们播放了这个节目,意想不到的是,他们看完之后居然说还想再看一遍。有的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原来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呀......"看来,孩子们的确很喜欢,我就布置了一个作业--回家可以看看这部电视。可是这样的电视节目毕竟是有时间限制的,于是我借机介绍他们去买这本《上下五千年》的读本。这本读本,有着生动的文字,鲜活的图片,孩子们一看就会爱不释手。这样一来,既能让孩子爱上阅读,也能增加课外知识。
  三开展课外阅读读书活动,积累读书方法,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每周二,四中午是我们学校的读书时间,于是我就利用这个时间,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如: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与热情。
  每次活动,我总把学生分成10个小组,每五人一组,有组员推荐一本这个星期读到过的最有意思的读本给组员。这样,经过三次的阅读后,基本上能把一本读本读完。之后,就在班上进行读书心得交流,把自己觉得精彩的部分讲给全班同学听。这样一来,有些同学介绍得非常生动,激发了那些没读过这本读本的孩子的兴趣。兴趣一来,最好不过的就是相互交换读本,再进行下一轮的小组阅读。这样周而复始,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积累了好的读书方法,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有了这些学习语文的法宝,每次语文课上,很多问题都不是问题,对于平时感觉上课听不太懂的孩子来说,无疑挪开了学习路上的绊脚石,上课自然而然就更有信心更有兴趣了。
  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语文的兴趣有了,学生才能更好的走进语文大课堂。当学生爱上了课外阅读,他们就会有更多更浓厚的兴趣去读更多的书。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大量的阅读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打好了良好的语文基础。基础扎实了,语文素养提高了,能不爱学习语文吗?同时,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积累了很多学习方法、读书方法,在上语文课时,就自然而然的运用这些方法,感到学习语文非常容易轻松,由此学习语文的兴趣还会不浓厚吗?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主编李维高等教育出版社
  《小学语文学科专业知识》2011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四环节”教学法即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分组学习,合作交流;精讲点拨,巩固训练;检测反馈,拓展运用四个环节,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立足于我区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构建特色鲜明、富有活力、扎实高效的课堂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全面提高我区的教育质量,助推三名工程宏伟蓝图早日实现的指导思想下提出的。  “四环节”教学法即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分组学习
【摘要】数学作业是一座桥梁,一座沟通教师和学生联系的桥梁。如何更好地发挥这座桥梁的作用呢?我们通过实践研究,发现预习性作业、总结性作业、实践性作业、操作性作业、自主性作业等作业类型受到学生的喜欢,因为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学会总结、学会用“数学眼”看世界、学会用数学创造美丽,更感受到“多彩的数学作业”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数学作业,本来是一座桥梁,一座沟通教师和学生联系的桥梁,一座沟通学校与家庭的桥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无论任何形式的教育,都内含着身教重于言教的因素。教师作为各项教育活动的灵魂人物,其影响之深远不言自明。我们每一位学生都希望自己遇到好教师,在一个班集体都希望自己遇到一位优秀的班主任。显而易见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就尤为重要。  一:让自己成为知识厚重者  教师立德,就要做一个学习者。学习是立德之本
【摘要】大部分学生已经具有计算机的初步使用能力,他们的兴趣爱好和要求各不相同,如何根据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确定课程体系、组织教学内容、安排教学形式成为我们计算机基础课主要面临和研究的新课题。当今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主要是面向大量的非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成为既精通本专业知识,又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计算机基础
【摘要】书面表达是高考英语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新课程标准也对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但实际教学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高中英语写作无论是教还是学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严重影响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有鉴于此,笔者结合教学经验,提出以“本”为本,分阶段,阶梯式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学的全面训练,以求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英语书面表达句段篇章  书面表达是高考英语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
游戏是一项少年儿童所喜欢的综合性、集体性的体育项目。它具有一定的竞赛性和趣味性。而情境教学正是沉浸一定力度的氛围,使少年儿童寻现实生活场景的美感,与他们的思维、想象能力相协调,就会很快激起强烈的情绪,形成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情不自禁地投入到美化过的游戏中去。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互助、关心集体和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优良品质,并能开发学生智力,促进身体的正常发展和健康发育,提高
【摘要】班主任手上的每个班都是一块璞玉,有着不同的资质,用你的温度和智慧改变它。请相信,每一块都可以是美玉。对待每个孩子,请记得,身教重于言传。给她们远洋的帆、勇气的桨,做梦的床、远眺的窗,让她们学谦卑勇敢、但平凡善良。班主任工作很多时候是个良心活,用你的个人魅力去感染你的每一个孩子,她们终会信任你、疼惜你、爱上你,你就会是一个幸福的班主任。  【关键词】分担;分享;接纳;引导;责任;成长  人生
【摘要】:教师通过设计各种问题,来启发、引导幼儿理解分析图片的意义,鼓励幼儿大胆说出图片的内容。本文通过激发幼儿对看图讲述创造想象的兴趣、教师通过设计各种问题,抓住图画中有利于幼儿创造想象的因素、教师引导幼儿对图片的分析、讲述。这三个方面进行讲述分析,培养幼儿在看图讲述活动中大胆的创造想象。  【关键词】:创造想象、讲述、兴趣  在心理学的角度讲,创造想象是一个人根据自己的创见,独立地去构造新形象
胡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再次指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美术课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在中学阶段,由于中学生的各种心理生理等方面都进入了一个特殊时期。青春期丰富的想象力与"绘画危机"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如何来调和二者之间的关系,甚至把中学生的"绘画危机"转化为中学生想象力的爆发时期,在这个过程当中美术课的重要作用就充分的凸显出来了。以下
摘要:本文基于对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的教学中遭遇的问题进行反思,想出办法并实践检验,以期为小学科学浮力知识部分的教学,及教材的编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受力分析;浮力;控制变量;抽象思维  对于“度”的思考相信每位老师都曾经经历过,在教学中照搬课本的内容还是扩展开来教些更深的知识,都值得我们深思,也会充分的体现在我们的教学目标上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小学生理解能力的把握应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