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表演与声音艺术的结合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anb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皮影作为我国一种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就以其基本常识入手,分析皮影的形体表演与声音表现艺术的结合。
  【关键词】皮影;形体表演;声音表现;结合
  皮影戏,是我国一种传统、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势,其主要是利用光和影,将皮影人物照射到隔亮布上,从而进行表演。皮影人物大部分都是用动物毛皮经过一定的加工制作而成。皮影表演时,表演者都是在幕后操作皮影人物,同时还要唱戏,也有专门的乐队为表演者配乐,吹拉弹唱好不热闹,散发出浓浓的乡土气息。皮影故事大都是民间改编而来,所以说,皮影戏是我们古老传统的民间艺术。
  一、皮影表演的基本常识
  (一)道具。皮影的表演舞台,行家将其称作亮子,也就是一块大约200cm×110cm的长方形幕布。舞台周围是四块5cm×5cm的正方形木条,行家称之为亮档。将白纸或白色细密棉布或绦良布(俗称亮幕)固定在较长的两个亮档上,两边再用较短的亮档撑起来,立于桌面并用绳子固定起来(一般与桌面不能垂直,稍有斜度),就可以在(亮幕)上面进行皮影表演了。
  (二)表演程序
  第一步:走台。一般在正式演出之前都会有这一段武打戏,取自著名剧目的武打片段,主要是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前来观看。
  第二步:正戏。可以演一段完整的剧目,也可以表演折子戏。具体根据班组的演出的时间来决定。
  第三步:加演。这一段可以有也可以没有,主要看现场观众的情绪,加入正戏表演完了以后,观众意犹未尽,要求再演一段,那么班组就会安排表演一些精彩滑稽的小段子。
  (三)观众。自古以来,不管是什么演出,都离不开观众的参与,它是表演者与观众在剧场中进行交流互动的一种审美游戏。
  二、皮影的形体表演
  (一)基本身法、手法和步法。皮影人物,也叫影偶,是由身体的各个关节连接而成。其的动作根据肢体的不同部位进行划分,主要有头部动作、身躯动作、手部动作以及腿部动作共同组合而成。躯体各个部位的具体动作,构成了皮影表演的基本身段。详细来说,头部动作和身躯运动由主杆在后台操纵,手部动作由副杆在后台控制,腿部动作由主副杆相互配合在后台控制。一般情况下,头部和身躯的运动叫做身法,包括了以下几组动作:点头、摇头、俯、仰、躬、挺、坐、抖、甩发、转身等;手部动作叫做手法,包括以下机组动作:拉、抖、搡、指等;腿部动作叫做步法。包括以下几组动作:站、走、跷等。
  (二)上下场。从表演的角度来看,影偶的上下场都有一套固定的动作流程,比如上场后的站定、整冠、捋须、转身落座、念上场诗、自报家门等。然而,由于皮影舞台大小的限制,其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一般由表演者根据实际情况来定,比如,在皮影表演中的龙套、丫鬟,这些角色往往只有一种站立形式,不管从哪个门上场,都要求其沿着影窗,挨个站定,一字排开相面主角,一般没有大的变化。而且在实际的演出中,所有角色的上场都是根据人物性格各有特色。相反的,影偶的下场相对来说要简单很多,影偶不管是什么角色,什么行当,在下场时都是一样,都是以最快的速度,从影框中撤出,不如上场动作那样,缓步而出。
  (三)武打动作。总的来说,武打主要有用兵器和不用兵器两种,用兵器的称为硬打,不用兵器的称为软打。相比徒手大豆来说,用兵器的打斗有更多的花样,兵器种类多,不同兵器动作也不一样,更具有观赏性,在皮影表演中用的也稍微多一些。
  如果要划分细一些的话,硬打又分为长打和短打、马战和步战。顾名思义,长就是利用长度较长的兵器打斗,而短打则用短一些的兵器,比如刀、剑之类的。显然,马战就是在马上打斗,步战则在地面打斗。不管哪种打法,动作都非常的多,但是套路是不变的。武打戏在皮影表演中比较受欢迎,主要就是其表演非常有气势。一般情况下,表演者在幕布前操纵影偶激烈厮杀,旁边的配乐还会配上惊堂木、跺脚等烘托出逼真的气氛。在演武戏的过程中,整个后场喊杀声、锣鼓声,声势壮大,场面热闹非凡。通常,熟练的表演者可以同时操纵多个影偶进行对打,动作花哨,精彩动人。
  (四)特技表演。跟一般的戏曲比较,皮影表演更注重随心所欲。在皮影幕布上,影偶在艺人的手里,能够劈头、换脸、腾挪,上天入地、腾云驾雾,七十二般技术变化莫测。这样的场景即使在戏曲表演中也很少见到,然而影偶却可以在艺人十指掌控下,灵活、多变。这样的表演就是运用了特技,这在影戏表演中非常常见。不管是文戏或者武戏,不部分的剧目都有换人、换脸、动作变化的情况。当然,也有一些剧目专门表演特技,展现皮影独有的艺术,对观众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三、声音艺术的表现
  前面说到过,表演者在幕布前表演,后台还有乐队进行配乐。他们顺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在把式的指挥下为前台表演者默契配合,完成跌宕起伏的故事伴奏,将故事情节演绎的淋漓尽致,用形体与声音的完美搭配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
  把式主要是靠唱词叫板以及形体语言叫板来进行指挥。唱词叫板用于阳、阴腔之前,几个简单的音符和词便是阳腔的叫板。形体语言叫板主要是靠手和脚的动作的暗示来指挥上手。如果是表演武打动作,还需要有踏足来指挥。比如在表演过程中,上手通过鼓点来指挥下手和空场,而空场同时也收到把式和亮子上人物行动的指挥。另外,在为唱腔伴奏时,乐队要按照舞台的变化规律进行演奏,即兴配乐,由于把式的演唱就是即兴的,所以伴奏也要与之默契配合,把式怎样唱他们就怎样拉,把式唱什么他们就拉什么。这对演奏者是一项考验,必须灵活、敏捷,还要能随机应变。
  四、表演与声音结合的审美
  动与静的结合、虚与实变化、形与色交融,是皮影表演的精髓所在。操纵表演是皮影戏人物造型的完整体现,通过光与影的完美结合,艺人将不同的皮影人物及故事在幕布背后操纵到前台,将皮影人物配合着不同的唱词,演绎出丰富多彩的故事。我们可以将皮影故事当作电影和动漫的前身,就算在现在也可以把它说成是“看图讲故事”。皮影“以声动人”、“以形传情”,雕刻精湛的影偶虽也有男女老少之分,也有忠奸善恶的人物形象,但由于皮影的特点,其表情一尘不变。影偶本身是没有生命的傀儡,只能供表演者把玩,供观看者欣赏。然而,加上活跃的动作,精彩的唱词,它立刻活跃于幕布之上,展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和感情变化,精湛的表演,热闹的配乐,塑造出影偶鲜活的生命。尤其是形与乐的配合,唱出了皮影人物的情感变化,也正是其丰富的情感才吸引着人们去观赏。由此可见,形与乐的配合在影偶的塑造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表演者在操控过程中要把握好人物的喜怒哀乐,情节的舒缓急徐,以情入戏,以景生情,将任务曲折的生活、情感经历通过光与影在幕布上的交融娓娓道来。赋予皮影以灵魂和生命。
  五、结语
  俗话说得好,“三分耍,七分唱,全屏嗓子亮”。皮影艺术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动与静、实与虚、形与色的交融。皮影不只是意见牛皮裁剪的小人儿,更是由形、色、声三样融合而成的一个艺术形式,由唱念艺术、操纵表演艺术以及声腔音乐充实它,赋予它极致的美感、观赏价值与传承价值。
  参考文献:
  [1]高尚桢.皮影艺术的发展式保护[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03).
  [2]贠红阳,杨军燕.皮影艺术衰落的现实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11).
  [3]金海玉,姜喆.对望奎皮影戏发展现状和创新研究的思考[J].绥化学院学报,2010,(01).
  [4]于建德,张永林.民间艺术的衰落与重塑——以皮影为例[J].东京文学,2011,(12).
  [5]张志炎.皮影戏进校园是其传承发展的有效途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6).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可以陶冶我们的艺术情操,而钢琴又是一种非常有代表性的音乐媒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能够从小为孩子提供学习钢琴的机会,这也使得我国高校的钢琴教学变得日益重要。针对现在高校学生都是90后,他们在钢琴基础以及理解能力上都和以前的学生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在新的时期高校中钢琴教学模式的改革就变得意义重大。本文主要针对在新时期高校钢琴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践作简单分析。  关键词:
摘要:展现给音乐观众的第一印象就是每件乐器所具有的独特音色,好的音色是演奏员不懈努力的追求。本文首先以英国管音色的特点以及介绍其家族开始,在此基础上详细的分析了其音色的基本原理以及运用。  关键词:英国管 音色 嘴型 哨片  英国管的声音基本表现为哀伤、柔顺或富有浓郁的田园风光。听起来声音比较浑厚、圆润,所以作曲家都是突出此乐器的特点性专门为英国管谱写缓慢的节奏,如诗般的优美或哀伤的旋律性作品和乐
摘要:现代教育的开展,衍生出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古筝教学中,也是比较注重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将探究式教学方法应用在古筝教学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快速地吸收古筝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也能够顺应时代开展教学工作,进而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行有效培养。文章针对探究式教学法在古筝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并对这种教学方法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古筝教学 运用  探究式教学
摘要:中国当代音乐发展中,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在快速发展壮大的背后则隐藏着许许多多的隐忧。本文研究的对象着眼于当代国内音乐发展中两种不正确的态度与方向,以"困境"和"挑战"为论点进行思考,找寻中国音乐正确的位置与发展状态,对一系列隐性问题给予关注。  关键词:当代音乐 困境 挑战 发展方向 态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日新月异,以戏曲和民歌为代表的传统音乐艺术登堂入室,从民间的田野中
【摘要】本篇文章针对中国古典舞基本训练课中的钢琴伴奏变化一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结合中国古典舞基本训练课中钢琴伴奏的变化需求与笔者的自身经验总结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钢琴伴奏变化策略,其中包括钢琴伴奏师要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古典舞教学课程的认识与了解、钢琴伴奏师要敢于对伴奏曲目进行改革与创新以及对现有的钢琴伴奏教材内容进行完善与优化等等,以期能够对我国中国古典舞教学水平的提高献上笔者的一点绵薄之力
摘要:受到地理环境以及经济文化的影响,我国的民族音乐体裁丰富且曲调灵动,极具浪漫主义气质。我国的作曲家作曲时将民族音乐与现代的作曲技法相结合,不仅将少数民族音乐中鲜明音乐风格表达出来,而且处分的展现出了作曲家创作作品的个性化[1]。作曲家刘聪就是其中一个鲜明的代表,她将现代作曲技法和民族音乐元素成功的融合为一体。本文以刘聪创作的《在青翠的山谷里》为例,对民族音乐元素和现代作曲技法的融合进行探讨研究
【摘要】节奏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节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第一教学,而农村中学中学生的音乐素养普遍不高,如果我们的节奏教学训练能够系统且有效,就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尽可能为学生未来的音乐发展打下扎实基础,使学生受益终身。因此,节奏教学方法的改进意义重大。  【关键词】节奏训练;音乐教学方法;农村中学  一、缘起  人人都有节奏感,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然而只有后天的培养才
摘要:武冈丝弦是湖南曲艺的一个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5月,武冈丝弦成功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笔者发现近几年来武冈丝弦的发展并没有预期的那么顺利,甚至有所停滞不前。本文从历史回顾、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考三个部分对武冈丝弦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武冈丝弦 现状分析 发展思考  武冈丝弦这种民间曲艺主要流传于以武冈为中心的邵阳、洞口、新宁等地,是湖南曲艺的一
摘要:本文进行了市场与专业调研,分析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业实体的结构特点,提出完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业实体激励机制对策:发挥专业优势,引导创业意识,内需激发;利用政策支持,争取创业项目,利益驱动;善用创业平台,多方合作投入,环境吸引;进行价值评估,树立优秀典型,荣誉激励。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 创新创业 实体 激励机制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在新常态下由粗放扩张型向平衡型过渡,其发展动力要通过
摘要: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音乐创作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目前电脑音乐创作已经逐渐成为了音乐创作的主要形式。因此开展电脑音乐创作教学,对于学生音乐素质的养成和音乐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重点分析了电脑音乐创作教学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进行电脑音乐创作教学的主要途径,希望与同行教学人员共同交流讨论。  关键词:电脑 音乐创作 教学 实践性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音乐产品的精神需求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