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学视角下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职业素养的培育和践行——由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引发的思考

来源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hao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以赛促学”视角,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融合,针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职业素养的培养,提出明确课程教学职业核心素养教育目标、以序列项目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进行项目过程和结果评价的体系构建,以期解决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不完善、职业精神教育不重视、实践效果不佳等问题。围绕“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育教学模式,开展提升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职业素养的训练,以期更好地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角色转换,为养老服务者的培养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教学思路,培养应用型为老服务人才。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19年10月就诊于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接受常规护理的38例股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将其纳入A组;2019年11月—2020年12月接受快速康复护理的38例股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将其纳入B组。2组均干预至出院后,并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比较2组干预前及随访3个月后的髋关节功能[髋关节评分表(Harris)]、心理状况
近年,电子商务平台的蓬勃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线下商业购物转变为线上网络购物,这也使得我国的快递量呈直线上升趋势。而高等院校由于学生居住相对集中、偏爱线上购物等习惯,使得高校快递业务近几年持续快速增加。本文介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如何利用这个契机,让校园快递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服务。
一流本科课程是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基础,也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通过对J高校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调查,了解教师参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情况,从建设基础、教师投入、学校支持、教师能力四个方面分析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建议。
“轻负高效”是作业设计的目标。如何提高语文作业的有效性,切实做到减负增效,是作业设计必须考虑的问题。根据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作业现状,从作业设计的主要障碍分析入手,总结出开发性作业、情境化作业、“超市型”作业三种作业设计模式,满足学生需求,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
初中语文作业纵深化设计应当以“语文素养”总体目标为核心,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为基点,以学科综合、五育融合为途径,以科学化的分层选择为助力。在作业的内容、形式、数量、难度、效果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设计探究,并加以个性化配置,开发出自主设计型作业、实践融合型作业、分层选择型作业。
高职教育的重要职能就是服务于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依托产业设置专业,驱动课程体系建设,制定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输入合格职业化人才。为应对产业随时代科技、社会需求出现的新变化,职院校践行基于专业核心素养匹配能力为首位度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探索什么是专业核心饲养匹配能力,为什么要把专业核心素养匹配能力作为首位度培养,其培养的途径是什么,又遇到了哪些问题需要反思。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活动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护理在髌骨骨折患者护理中对术后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厦门市中医院收治的髌骨骨折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数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进行快速康复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疼痛情况、膝关节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生命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视觉
目的 探讨研究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对股骨骨折术后患者功能独立性、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该院收治的76例股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38例患者在围术期间采取常规护理,纳入对照组;另38例患者应用快速康复护理,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功能独立性、疼痛程度和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各项功能独立性评分(进食、行走、洗澡、做家务)显著高
传统的初中文言文教学作业设计呈固化模式,忽视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融汇视域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作业设计,立足“双减”背景,遵循“育人为本、素养导向、注重实践”三原则,既包括有分层的基础性作业,又包括有发展的实践性作业,能够用高质量的作业设计促进学生高质量学习的发生,实现作业功能的最大化。
本文在专业核心素养匹配能力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创业人才培养进行深入探究,首先简要阐述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意义,其次分析了当前人才培养的主要现状,最后着重探讨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具体对策,其中包括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创建创业教育体制、组建专业教师团队、加强学生素养训练等,以此确保学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为高校办学提供充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