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农村地区初中英语教学水平的有效措施

来源 :校园英语·月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tengfei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推进,我国城乡差异逐渐加大,尤其在教育方面差距尤其明显。本文根据农村地区英语教学水平的现状及问题,结合“听说读写”能力与核心素养进行分析,从提升农村地区初中英语教师专业素养、加大农村地区中学教学设备投入和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参与度等方面论述了提高农村地区初中英语教学水平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农村地区;初中英语;教学水平;提升;有效措施
  【作者简介】钟炳灿,福建安溪茶业职业技术学校。
  一、农村地区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及问题
  1.农村地区初中英语教师专业素质有待提升。相对于城市而言,由于农村条件较为艰苦,难以留住英语教学技能过硬的成熟教师,英语教师的流失率很高,故从数量上看,农村地区初中英语师资力量不足;农村地区的教师多来自本地,本科学历老师只占25%的比重,大部分英语教师学历水平较低,未经过专业教育与培训,自身口语与听力比较薄弱,语法结构体系不够完善,故从质量上看,农村地区初中英语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2.农村地区初中英语教学辅助设备欠缺。由于教育资源在城乡及地区之间分配不平衡,农村地区在教育资源方面的投入远远不足,硬件设施配套不达标,教学设备较为简陋,教学设备严重短缺。在英语教学中,講究的是对“听、说、读、写”四大方面的训练,这些训练需要相应的硬件设施作为技术支持,而多数农村及落后地区学校缺乏网络图书馆、多媒体设备、语音教室、听力设备等现代化的教学辅助设备,教师没有丰富的教学资源获取途径,教学内容无法生动形象地展示,英语的听力、口语训练没有模拟场景,这些都给英语教学带来诸多不便,使得教学效率较低,教学效果欠佳。
  3.农村中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足。受农村地区经济水平与传统观念的影响,家长及学生对学习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许多小学没有条件开设英语课程,不少学生进入初中后才开始学习英语,这样起步晚、零基础的情况造成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不足甚至厌烦英语课程的现象;初中学生属于学习初期阶段,接受知识能力较强,但注意力不易集中,由于教师授课理念较为落后,授课方式较为单一,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更难以带动课堂氛围与学习积极性。
  二、提高农村地区初中英语教学水平的有效措施
  1.提升农村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技能与核心素养。针对农村地区初中英语教师数量不足、教学水平较低的情况,首先,政府应加强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向农村地区输入大批具备专业技能的英语教师,为英语教学队伍输入新鲜血液;其次,针对目前在职的中学英语教师,应定期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其进行专业培训,以更新教学观念与方法,从而提升总体素质。除此之外,教师自身应保持积极学习的态度,持续丰富知识储备,不断练习英语发音,不断锻炼英语听力,完善语法体系结构,完善英语授课方法,提升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进而提升英语核心素养。
  2.增加农村地区的教育与辅助教学的投入。目前,农村地区的教育仍处于底子薄、基础差、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状况,教育资源的投入也远低于城市地区的投入。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给予农村地区一定倾斜,加快农村地区教学设施的配备,跟进设备配备的落实情况。从最基础的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开始着手,继而加快语音教室、听力教室、网络图书馆的落实,现代化信息技术可以给教师提供更多获取教学资源的途径,给学生现代化的课堂体验。例如,在学习仁爱版七年级下册Unit6 Our local area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利用PPT为孩子们展示图片,请孩子们介绍图片上的home,可以采取放大效果突出房间摆设的家具、物品,引导孩子大声读出英文名称,并与学生进行一问一答的交流,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发音,又可以锻炼其交流表达能力,只有大胆说出来,并坚持不懈的练习,英语口语才会有质的飞跃。
  3.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目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主要采取较传统的授课方式,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被动的听讲和抄笔记,这种单一方向的输入模式较为枯燥,不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无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在充分把握英语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首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运用联想法记忆长难单词,例如,学习“ambulance”一词时,可联想到谐音“俺不能死”,直接想到救护车的词义,有趣的方法能够提升学习意愿;教师可利用英文视频引入教学内容,让学生对英国的传统文化与习俗有所了解,增长知识,扩宽视野;教师还可利用音频设备,通过听音填空、听音判断和听音重述等方式训练学生的英语听力。通过课堂的小练习,激发学生兴趣,带动学生参与,以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与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结论
  农村地区的英语教学是整体教学的薄弱环节和短板部分,政府应加大师资力量投入,跟进硬件设备的落实;教师应不断提升教学能力与核心素养,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学生应充分了解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主动学习,积极参与,促进教学相长,从而有效提升农村地区英语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袁爱祥.农村中学英语教学水平现状分析及提升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4,01.
  [2]彭建兰.试论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5,91.
  [3]张清习.豫北地区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分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02.
  [4]唐静.关于如何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思考[J].科学咨询, 2017,05.
  [5]王彬容.浅谈农村高中英语教学[J].都市家教月刊,2017,09.
其他文献
【摘要】核心素养将“语言能力”列为最基本的素养任务,而阅读又是实施小学英语教学的核心活动,直接影响着小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提升与发展,所以小学英语教师要全面优化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小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打好基础。本文将从“创设阅读情境,优化学生阅读参与意识”“丰富阅读探究,发散学生阅读思维”“组织课外阅读,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如何培养与优化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
【摘要】多元智能理论自提出以来逐渐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20世纪 90 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和地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多元智能理论给我国的教育教学实践带来了许多启示,大学英语教学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能够使自己的教学模式走向多层次、多样化。顺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学也应在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进行重新思考和设计,以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本文以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探索这一理论对
【摘要】基于对毕业就业现状及路径特点的分析,笔者发现警务化管理对学生产生很大的积极影响。警察情结使毕业生更倾向于入警、考公务员、转攻法学硕士、参军等,显示了就业机会的独特优势和多样性。  【关键词】英专毕业生;就业现状;路径特点;警察学院  新世纪,随着招生规模的加大,英语专业学生的毕业就业情况自然而然受到关注。普通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为英语教师、翻译、文秘、公务员等,能去跨国公司、大型
【摘要】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师没有真正重视对学生审美需要的满足,教师自身也存在审美教育意识和审美教育能力等方面的短板,在英语校本课程的设计理念、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实施、师生教学活动等环节忽视了审美活动的穿插渗透,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得到全面落实,大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无意甚至有意被架空。本课题的实验目标是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融入审美思想,遵循审美规则和内容,将审美教育贯
【摘要】随着目前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家对于英语教学所具备的重要意义有了深入的认识。特别是在不同的小学之中,也都开展了英语教学方面的课程。但是因为容易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小学英语教学的时候,就有着比较多的问题,这样就对英语教学的成果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所以,需要充分结合学生在年龄与性格上的特点,在英语课堂教学的时候,采取游戏教学的模式,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爱
【Abstract】Semantic prosody implies the speaker or writer’s stance and attitude towards certain entities or propositions. Using data-based approach, semantic prosodies of “incur” and “induce” are analy
【摘要】可视化教学具有直观性及趣味性,可以把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或隐性结构通过图文等方式,简单直接地呈现出来。阅读教学中,除了词汇和语言点的显性知识外,还有语篇结构等隐性知识,可视化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阅读思维模式,起到化零为整的作用。  【关键词】可视化教学;初中英语;阅读课  一、思维可视化  思维可视化概念是由刘濯源首先提出的。它是指运用一系列图示技术把本来不可视的思维(包括思考方法和思
【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阅读教学是思维品质发展的重要突进,但很大一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阅读教学的内涵,只是简单地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能将题目进行解答,所以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其会将一定的方法教授给学生,但是很少让学生去动脑思考。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思维相对比较封闭,没有得到有效的活跃,也就很难提升
【Abstract】In L2 acquisition, many factors may influence the language learning and learning outcome. Utilizing these factors rightly will help learners reach a high level proficiency. This thesis tries
【摘要】《牡丹亭》是中国四大古典名剧之一,更是当之无愧的文化瑰宝,在我国的文化传承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本文探讨了英语译本中的各种意象的翻译。《牡丹亭》意象非常丰富,作为戏剧的灵魂,意象承载着审美信息和文化信息,是戏剧的主体。因而,《牡丹亭》英译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对于意象翻译的处理。  【关键词】《牡丹亭》;意象翻译  【作者简介】孙晓东,大连科技学院。  一、戏剧意象概述  明代剧作